昆陽之戰•佛緣 第四十三章 丁香結Ⅰ

作者 ︰ 孰不依

迦葉尊者久久盯著鬼母,一手結印,蓄勢待發;一手急速撥動佛珠,神色極為凝重。

面對釋加牟尼首席弟子,鬼母豈敢托大,也祭出了「乾坤鏡」,嚴陣以待。一場惡戰眼看一觸即發。

不過,迦葉尊者並不急于出手,而是暗中留心鬼母神色。見鬼母正氣凜凜,毫無愧色,不免心里有點打鼓。因為到底是誰拿了紫金缽,迦葉尊者其實也拿不準。並沒有什麼確鑿證據,能夠指證就是鬼母竊走了紫金缽。如果冤枉了鬼母,弄得不好又得結下難解的冤仇。

迦葉尊者猶豫了一下,又暗忖短時間內可能勝不了鬼母。九重門又在附近,如果西門君惠等人趕來相助,那時只怕就有些棘手了!

迦葉尊者想了想,對鬼母道︰「女施主貴為白帝宮主人,想來說話不致失了身份,還不會欺誑老衲。既然女施主一口咬定未見紫金缽,那老衲就信你一回。將來,如果老衲有確鑿證據在手,老衲絕不輕饒!」

鬼母淒然長笑一聲,苦澀道︰「白帝宮雖然敗落,也不是人皆可欺。如果尊者定要誣陷白帝宮,白帝宮也不是那麼好欺負。老身就算拼了性命,也一定奉陪到底!」

迦葉尊者「哼」了一聲,不再言語,轉身投入雲層之中,遠遠地去了。

鬼母心中苦極,沒想到一夕遭災便人微言輕,白帝宮的信譽也在三界之中受人詬病。

西風凜冽,鬼母呆立在虛空之中,恍惚一株搖曳的枯柳,沉浸于傷心往事。

「夫人!」一道清脆的聲音悠悠傳來,將鬼母從失神狀態喚了回來。鬼母向聲音傳來方向一看,原來是虞姬。虞姬自從收攝先天真乙元神後,早就可以橫跨陰陽兩界且行動自如了。鬼母在這里踫到虞姬,倒也不感覺意外。

早先,虞姬因為陪同項王苦研九軍玄冥陣,才滯留在九重門地宮。前些日子虞姬到南海普陀山時,已經不需仰仗禹王九鼎的庇護。但真正月兌離禹王九鼎的庇護飛離地宮,今日還是第一次。不想遠遠瞧見了鬼母,故而上前拜見。

鬼母擦了一把有些發潤的眼眶,道︰「虞姑娘,這是要到那里去?」

虞姬輕輕扶腰作禮,道︰「夫人,項王的烏騅乃天下神駒,只因被西門先生拘于幽冥法器,歲長月久,已不復往昔追風趕月的氣概。為此,項王常常傷感不已。听說東海蓬萊島的龍駒川,曾是穆天子養八駿的地方。島中有一種草名叫‘龍芻’,傳說尋常馬匹吃了它,都可以化為龍駒。小女子想替項王分憂,設法去取些‘龍芻’草回來,或許可以讓烏騅重振雄風!」

鬼母早就听說過項羽、虞姬之間的患難真情,今日見虞姬對項王如此貼心,便慨嘆道︰「虞姑娘真體貼人。既然項王急于得到‘龍芻’草,那你就快去吧,別耽誤了要緊事!」

虞姬看鬼母容顏委頓,略為一停,怯聲道︰「夫人,剛才不知何人至此,讓夫人如此心神不安?」

鬼母見虞姬瞧出自己心思,強顏一笑,道︰「沒什麼,虞姑娘不必掛念。剛才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迦葉尊者來尋老身的晦氣。不過,老身自有分寸,已經打發他走了!」

虞姬見鬼母不肯細說,只好淡然一笑,柔聲道︰「夫人,那小女子就告辭了!」

虞姬朝鬼母揮揮手,鬼母也點了點頭。虞姬身形一動,「莫邪」劍不知何時竟已出鞘,虞姬躍然劍上,那「莫邪」劍載著虞姬,風馳電掣而去。

八百里伏牛山奇峰競秀,滿目涌翠,溝澗瀑布水石相依,乃千里淮河的發源地。

佛桑香界弟子陰麗華、柳紅葉、李若水奉淨瓶師太之命趕赴伏牛山,搜尋傳說中的靈獸夔牛,已歷數旬之久,卻始終一無所獲。

這日,三人在山中疾飛,像三道青煙一般穿山越嶺,流連盤轉。奈何山高林密,空谷傳幽,沒有夔牛半點蹤影。看看又近黃昏時分,三人只得收了法寶,落下雲頭,期待明日再來能有收獲。

伏牛山中常有古鎮突兀獨立,眼前的小鎮便是一座廢棄的山寨。青磚黑瓦的古屋一層層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氣勢不凡。想必多年之前,曾有躲避戰亂的百姓寄居于此。

古寨外的石牆口,幾棵古老的松柏樹依偎著,仿佛是古寨的最後守護者。跨入石牆口,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佛桑香界弟子三人漫步古寨,感覺仿佛是在時光之間穿行,不經意間似乎還能听到歲月變換中發出的滄桑嘆息。

整個古寒座落在一個小山頂上,其地形外觀極似一只停泊著的客船。古寨的街道中間寬、兩頭窄,街道向外梯次收攏,最後街檐相接,與石牆口下的寨門緊鄰,其形狀像船頭。最北端有一座古樸的山神廟地勢略高,看起來就像艄公的尾篷了。

奇怪的是整個古寨似乎空無一人,如同鬼寨一般,曾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不知是已經作古還是遷棲他方。秋雨如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籠罩著了整個山寨。

三人在古寨中走了許久,沒有踫到任何居民,心中有些失望。

柳紅葉迎著柳絮飄飄的細雨,走到一座大院面前輕輕扣門,斑駁破舊的木門、長滿青苔的石牆里面,半天沒有傳來任何反應。只好對陰麗華低聲道︰「師姐,我看這家也不像有人居住!」兩人正說話,李若水卻驚叫一聲︰「師姐,快看!」

原來就在前方不遠處,有一道撐著紅布傘的朦朧人影。遠遠望去那女子面色略顯蒼白,似乎帶著淡淡的惆悵,眉眼憂郁迷離,斜飛的雨絲偶爾粘上那一頭飄逸的秀發。那道神秘的身影,孤寂地走在石板路上,深得風華掩映之美,讓三人呆了一呆!

柳紅葉正要上前問話,那道身影也停了下來,向三人凝視片刻。突然身形一動,轉入一條小巷,轉眼之間,沓然無蹤。

三人吃了一驚︰「此人輕功了得!」趕緊飄然追趕,等到了巷口,早已不見了那道神秘的身影!

陰麗華默然許久。柳紅葉幽幽道︰「只怕今夜我們要多長幾個心眼了。這身影分明是個女子,就我所知,三界之中輕功如此高強的年輕女子,寥寥無幾!」

陰麗華一只手搭在劍柄上,面色一寒,「哼」了一聲,道︰「就算是鬼魅,我等也能把她揪出來!」

柳紅葉看看天色已晚,便指著附近一所石屋道︰「師姐,我們今夜便在這石屋歇息吧!」陰麗華依舊是冷峻神色,略略點了點頭。

三人沿小徑而上,越過緩緩流淌的小溪,繞過屈曲盤旋的青石台階,來到石屋內。

雨停之後,晚霞滿天。石屋的周圍雲水環抱,清清的泉流縱橫交錯,環境優雅之致。柳紅葉將歇息的地方選在這里,就是相中了這石屋居高臨下,險峻堅固,易守難攻的諸多好處。

但石屋好象曾經有人在此居住!

屋內不僅有草榻,地上還鋪了一張用萑草編成的草席,這草席足足有八尺見方,四周以粗布圍綴,顯得十分干淨整潔。透過窗口,榻前映著一抹淡淡的晚霞和青翠的松柏,恍如仙境一樣。

走出石屋,陰麗華臨溪佇立凝視,看到石屋前一個缸放在地上。陰麗華走過去細細打量,那缸周長不足三尺,下面有泉水流淌。泉水非常清澈。李若水也跟了過來,拿起旁邊的葫蘆舀了一瓢泉水,嘗了一口,泉水好似甘甜的美酒。

陰麗華見李若水貿然飲用泉水,喝阻不及。開始還有些擔心,過了一柱煙時間,見李若水若無其事,便也與柳紅葉一起各飲了半瓢。三人回到屋中升起一堆篝火,先煮了些野生菌類充饑。然後梳理了一遍白天的事,商量了明日的行程,便各自打坐練功。初更之後,留下一人值夜,兩人躺在草榻上歇息,一個時辰後值夜者交替。

陰麗華睡到四更就起來替換柳紅葉值夜。閑來無聊,又往石室四周再三打量起來。石室北面的牆壁或許是因為潮濕的緣故,野生藤蔓爬滿廢墟,盤結著沿牆壁爬了上去。此時是深秋時節,繁霜夜降,藤蔓上枝葉已經凋零。

陰麗華披衣起來,靠近窗邊。山中常常夜半飄雨,此時外面正好下著淅淅小雨。透過殘破的窗欞,看到從蒼穹落下的雨滴,打在庭院的青石板上,濺起一朵朵的水花。回廊上方的屋檐瓦間,雨水匯聚成流,細細縷縷,如小小瀑布一般垂下來。

漫長而寂寞的夜晚,最易思念遠方的朋友。陰麗華靜靜地凝視雨線在風中飄舞,獨守深山夜雨,莫明其妙地想起那個呆頭呆腦的劉文叔來,也不知此刻他在做些什麼?

陰麗華心中似乎也下著這種略帶酸澀的秋雨,一縷惆悵揮之不去。陰麗華站起身來,借著月光順著石室向下望,古寒之中,蒼青赭赤之間,一條微微的白道,像一根長線,無窮無盡地向前方伸展,好似永遠也走不到盡頭。

陰麗華坐了許久,夜雨已經停了。陰麗華寞然起身,覺得有些感傷,轉身就要回到篝火旁坐下烤火,卻突然听得一陣幽幽的琴聲遠遠飄來。這琴聲還伴著一縷淺吟低唱,歌聲縹緲清絕,帶著淡淡的哀愁。

「古寨果然詭異!」陰麗華听到琴聲,心頭一激,一手抓起「掩日」劍,就順著琴聲飄來的方向御劍而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