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六十三章 危城Ⅰ

作者 ︰ 孰不依

西門君惠從震怒中鎮定下來,對堂下招招手,吩咐羽林衛將謝花六和那些殘兵敗將的尸骸都抬出去葬了。

西門君惠對今天這件事越想越覺窩囊,對趕來的鬼母道︰「看來,我們也不能再依仗這些廢物了。不如從今日起就啟動九軍玄冥陣,與地藏王那一批人血戰到底。」

鬼母點頭道︰「昆陽之戰是我們九重門與九天諸神的決戰,王邑這些人本來就是配角,不值得依靠。擊敗那些名門正派,拿住地藏王才是正事。只有這樣,才沒有人能夠撼動我兒的大新天下!嫂子這就吩咐人啟動陣法!」鬼母轉身出帳,即刻吩咐眾人築壘設壇。

深藏在王邑大營的神秘營帳被掀開,那是一座按照北斗七星布設的七座土壘。一大批羽林衛正按照鬼母的吩咐,將中間那一座土壘又加高夯實了許多,看起來足有三丈上下。

中間土壘上按八卦方位擺有八座大鼎,居于中央之處還有一處高台,又高出丈余。高台上一座香案,三座香爐檀香縈繞,緊臨香案擺著第九具大鼎。高台左右各有一名手捧拂塵的童子肅然站立。

幾道白幡在土壘四周隨風飄揚,帶著幾絲蕭殺味道。即便是尋常兵士也知道,這土壘分明就是一座法壇!法壇四周羽林衛戒備森嚴,刀戟輝映,寒光映日。

王邑大營中突然冒出這座法壇,昆陽城上兵士瞧得十分清楚,守將趕緊差人飛報劉秀。劉秀聞听兵士來報,即刻與陰麗華一道來到城樓上。陰麗華望著那座七星壇,立刻明白決戰時刻來了,憂道︰「九重門惱羞成怒,要用九軍玄冥陣對付昆陽,不惜大開殺戒了!」

陰麗華與劉秀下了城樓,徑到淨瓶師太住處,將城外大營的情形告知師父。淨瓶師太早已料到這一天,冷然道︰「該來的終究要來,咱也不用怕。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吩咐各位師妹,還有你師伯和韋馱大師兄,準備列陣迎戰!」

西門君惠登上七星壇做法,禹王九鼎卷起一道道黑煙,項王、虞姬、範增等人率八千江東子弟兵從禹王九鼎呼嘯而出,迅疾升上半空。一柱煙功夫,九天之上已是劍戟如林,兵陣如岳,旌旗如雲,如一道大網罩在昆陽城上空,昆陽城內瞬間便暗了下來。

茫茫天際之中,項羽與眾將領立于陣前,一個個玄甲銅盔,威風凜凜。項王銅盔面部還有一個碩大的船錨形護鼻器,模樣十分猙獰可怖。跨下烏騅一身重鎧,除了耳朵、眼楮、鼻子、嘴以及四肢尾巴暴露以外,全身都受到鎧甲的保護。項羽手中的鐵脊蛇矛橫放在馬背上,那一束紅纓泛著腥紅的血色,格外醒目。

八千江東子弟兵也身披玄甲,頭戴銅冑,寒光閃閃,殺氣逼人。尤其是那一幅幅銅冑,頂部裝有獸角,既能護頭,又可觸人,看在眼中更是凶惡異常。銅冑的正面鑄有獸面紋飾,額部中心線是扁圓形的獸鼻,大大的獸目和眉毛在鼻上向左右伸展,與雙耳相接,圓鼻下是冑的前沿,在相當于獸嘴的地方,則露出將士的面孔,顯得十分的威嚴以致近于凶殘。

城中有膽大的弓箭好手,彎弓搭箭向空中射了一箭,數百米高處的西楚兵士連眼皮都不眨一下。那羽箭破空而來,射在項羽兵士身上後「鐺」的一聲響,兵士順手一撥,箭支反彈回來,如流星般破空而下直插城樓。「咻」的一聲,箭支射進城樓圓柱,深達數寸,箭尾震顫不止,錚然有聲!

城上兵士駭了一大跳,將羽箭使勁撥下,箭頭黑鐵盡皆反卷!這才知道即便是強弓硬弩,射到那些西楚兵士鐵甲之上也是毫無效果,守軍一個個臉色變得蒼白起來!

八千江東子弟兵列陣完畢,戰馬瀟瀟,兵車轔轔。每輛戰車上,中間一個兵士御車,右邊是手持長槍怒目而視的勁卒,左邊是背負箭囊,彎弓搭箭,面無表情的弓箭手。長槍手負責近戰,弓箭手負責遠攻。數百輛戰車巍然列陣,遠遠望去竟如高高的城牆一般蒼然如岳!

昆陽城內兵士被高高在上的一堵堵森嚴的高牆壓在上頭,不免要先氣餒三分。

王邑大軍之中還帶有不少精通韜略的專家,就是所謂的六十三兵家,他們設計了一種「五虎齊奔箭」,裝備在八千江東子弟的戰車之上。

「五虎齊奔箭」將數十支箭裝在一個四方型木匣內,箭首縛藥管,箭翎後帶鐵硾。一次點燃,百矢齊射,勢如群虎狂奔,射殺威力巨大,且輻射面廣闊。

等到西楚兵士將「五虎齊奔箭」架在戰車上,昆陽城中兵士才偶然發現這種奇異的兵器。城上兵士從未見過這種古怪的兵器,心里直發毛!

更讓兵士膽寒的是雲中戰陣還有為數眾多的秦弩。秦弩在弓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由弩機、望山、懸刀、鉤心等部件組合而成,勁力之強遠射六百米猶帶嘯聲。城中兵士多數听過秦弩威名,有的還吃過秦弩苦頭。故而一見之下,腿都略略打顫。

秦弩須用腳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項羽從幽冥界出來,又對秦弩作了些改進,弩機外增了銅郭,強化了機槽,十分堅固。數十枝弩同時飛出,射程可達數百丈,無論是殺傷距離、力度和精度,都遠高于當時任何一種弓弩。

休說昆陽城兵士們身上薄薄的皮甲,就是厚重的門板,也往往被這些凶狠的秦弩穿透。守城的將士都知道,一旦被秦弩射中,沾上那些帶著倒鉤和毒液的箭頭,任何人皆無法擺月兌死神的招喚。

昆陽城中守軍見到如此可怖的兵器,早已駭得四處躲藏,有的閃到鐵鍋大鼎旁邊,有的鑽進城樓烽燧,有的干脆卸下門板頂在頭上。

看著城中兵士們一片狼狽,項羽哈哈大笑,一揮手,各戰陣之中箭弩齊發,遮天蔽日有如狂風暴雨般呼嘯而出,「咻咻」聲不絕于耳,震得城中兵士耳膜嗡嗡直響!

可憐那些無處躲藏的慌亂兵士和民眾,瞬間便被弓弩射成了刺蝟,一個個睜大眼楮驚恐地看著穿胸而過的箭枝,猶自不信那噴射而出的便是自己的鮮血。但也就是那麼一瞬,就不得不癱倒在城牆,死不瞑目又待如何?

城樓上有數扇鐵門,連鐵門上都顫悠悠地插著箭弩!鐵扉雙鎖,黯淡無色,門上雙眼怒突之小獅,竟似涔然涕下血淚!

淨瓶師太見項羽向昆陽城中凡夫俗子血肉之軀痛下殺手,怒喝道︰「項羽,你好歹是舜帝之後,居然不遵天道,對凡夫俗子如此殘暴,簡直跟邪魔毫無二致!」

項羽聞言,狂笑不止,而後長槍一擺,指著淨瓶師太,厲色道︰「你也配來教訓本王,當初你逆轉天運,害得本王命喪烏江時為何不來說教?如今見本王殺了幾個俗人,便拿天道來嚇唬本王了。你告訴本王,天道到底在哪里?你以為本王是誰,會听你這種虛偽言語?」

血魔哀章也早騰在空中,听了項羽的話大聲叫好,指著淨瓶師太怪笑道︰「邪魔?你是說老子吧?魔道又怎麼樣?自古以來,諸天魔眾,皆以人為糧。魔道食人,何過之有?何況我哀章只抓那些沒人管的孤魂野鬼,那是你們正道都棄之不顧的亡靈,我為什麼就不能抓來驅使驅使?」

據傳,遠古之時,如來運大神力,攝伏魔王,皈依五戒,而部族不服,皆曰自無始以來,魔眾食人,如人食谷。佛能斷人食谷,我即不食人。魔王亦不能制。後來,佛祖見孽海洪波,沉淪不返,無間地獄,已不能容,便牒下閻羅,以塵世作惡多端及鬼魂為害蒼生最烈者,讓邪魔噉噬。所以邪魔吃人,佛祖也是睜只眼閉只眼。

淨瓶師太自然知道這些傳聞,知道不便反駁,不理睬哀章。對著飛上天來的鬼母痛惜道︰「白帝宮好歹是一方帝宮,你這白帝宮女主人居然淪落到魔道之中,難道不怕天譴?」

鬼母慘然厲笑,道︰「老身與你們這些正道打了幾百年的交道,向天庭討了幾百年的說法,我兒無辜被誅,有誰曾經仗義執言?人心不如水,平地起波瀾,落井下石者倒比比皆是。老身只見到你們所謂的魔道,敢為老身舍命相助,那些正道中人個個懦弱退縮,沒有一個敢替老身出頭!老身不靠這些古道熱腸的魔道俠士,難道還能指望那些虛偽的九天諸神討回公道?」

淨瓶師太默然半晌,才緩緩道︰「白帝宮少主之死純屬偶然,怨不得別人。再說是非屈直總有分明之時,天庭終究會還你一個公道。但你等篡漢自立,這是企圖逆轉天運,犯了謀逆大罪!如今又濫殺無辜,禍亂蒼生,只怕到頭來萬劫不復。貧道勸爾等及早回頭,否則,數百年上千年修行將毀于一旦!」

血魔哀章不等鬼母答話,搶先陰笑道︰「老子看你們這些人才要倒霉,過不了幾天就該跟這座昆陽城一樣,整得稀巴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