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七十一章 塵封湮滅Ⅱ

作者 ︰ 孰不依

劉秀率領百余船只在沙灘靠岸,船頭和船艙中的兵士拎著些包袱蜂擁而出,面對王邑已經布設好的戰陣,似乎並不慌亂。

劉秀一聲號令,漢軍突然發力狂奔,沖向王邑兵陣。快到陣前,漢軍兵士紛紛打開包袱,取出鋒利兵器,月兌了裹在外面的百姓衣衫,露出鐵衣鐵甲來。這些衣甲、兵器都是大敗王尋時繳獲的戰利品。

王邑見到這一千人衣甲鮮明,跟朝廷大軍的服飾完全一樣,猛地吃了一驚,暗忖︰「不好,原來並不是什麼山村野夫,倒像是劉秀的敢死隊,看來他們想來一個亂中取勝!」王邑腦袋發懵,一時半晌想不出應對之策。

劉秀有陰麗華在旁掩護,一沖入敵陣,就前劈後刺,左沖右突,大顯神威。王邑的兵馬初時十分輕敵,所以一點打硬仗的思想防備也沒有。等到劉秀的敢死隊沖上來,又完全呈現官兵模樣,敵我界限完全混淆,王邑兵陣立即就騷動起來,漸漸亂了陣腳!

劉秀率領的敢死隊隊員一手操刀,一手挾盾,以一當百,銳不可當,風一樣向王邑兵陣插來,來勢之猛,行動之快,讓王邑目瞪口呆。王邑的兵馬與漢軍敢死隊裹在一起,漢軍留有記號能夠區分敵我,王邑的官兵卻區分不出敵我,王邑那一萬兵馬難免慌亂,竟然自相殘殺起來。

陰麗華奪了一匹戰馬讓給劉秀,劉秀翻身而上,一邊率隊沖擊王邑的兵陣,一邊放聲大喊,「宛城已經被我們攻破了,宛城十萬援兵馬上就到昆陽,爾等還不趕緊逃命!」那一千敢死隊也同樣高聲叫喊,喊得王莽大軍心驚肉跳。

從來行軍接仗,越惜命越是要死,越拚命越是得生,劉秀部下都是拚命,王邑部下都是惜命,所以王邑兵馬雖眾,反不及劉秀千余兵士拼得厲害。那千余敢死隊大呼大叫,一路突入中堅,殺得王邑兵士七零八落!

結果沒多長時間,在佛桑香界女弟子和十方大普門禪寺高僧的幫助下,劉秀率領的一千步卒都紛紛奪了戰馬,成了一支精銳的騎兵!

劉秀跨下戰馬嘶鳴之聲不絕于耳,污泥和水花從奔騰的馬蹄下飛揚而起。倏忽間,耳畔又響起戰馬的悲鳴,只見劉秀那一柄「掩日」劍從王邑那匹戰馬的喉頸劃過,殷紅的馬血從傷口向外噴突!驚得王邑勒馬便向後轉。

劉秀那千余敢死隊員都是極其剽悍的士卒,一個個手舞金戈銅戟、長刀短盾,裹在那一團團污泥和水花之中,向前奮力奔突、廝殺,戰馬鼻孔噴著熱氣,渾身大汗淋灕!

壘尉巨毋霸,本來應當依令守營,耐心待命,等到看見王邑退卻,心急上火,不由得咆哮起來。此時,有兵士來報,從戰場上拾得一枝羽箭,箭桿上綁著一枚蠟丸,疑心是劉秀援軍準備射入城內的情報。

巨毋霸接了蠟丸,不知該向西門君惠還是王邑呈報,猶豫了半晌,最後瞪大了眼,咬咬牙,手指用力,干脆自己捏碎了蠟丸。

蠟丸中卻是一封帛書,一絲絲枯葉般的紋理脈絡清晰可見。帛書上密密寫滿了蠅頭小篆,原來是宛城劉伯升寫給昆陽城的密信,稱即日率軍殺回昆陽,全殲王莽大軍!

巨毋霸看罷,想起劉秀那千人敢死隊的吼叫,以為宛城真的已經淪落,心中突然亂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巨毋霸性格暴躁,再也忍耐不住,顧不得那麼多,當即驅出猛獸,前來沖突漢兵。

但哪曾料想,那些凶禽猛獸前些日子被佛桑香界女弟子和十方大普門禪寺的高僧殺得落花流水,驀地听到悟真的大吼,看到那幾張熟悉的臉孔,突然畏懼起來,凶禽猛獸一齊回轉,反而朝著巨毋霸沖了過去。

巨毋霸弄得沒法,也只好向後退走。可惜後面就是滍川大澤,退無可退。偏偏那些凶禽猛獸不省人事,只管向巨毋霸擠去。巨毋霸立腳不住,撲通一聲,墜入水中。

巨毋霸雖然能夠上天入地,但卻不諳水性,加之身重腳沉,跌入水中後再也不能上躍,一會就無影無蹤,漂入水國去了,死得極為窩囊。

巨毋霸一死,虎豹犀象、鷹隼雕鷲等猛獸凶禽無人管束,更是在岸邊狂竄,往往將王邑的敗兵連人帶馬,撞入水中。

莊尤見大勢不好,急令各營出兵救援。哪想從各地郡征調的人馬,互不相關,平時又無很好地組織,現在敗局已定,保存實力猶恐不及,誰還出戰。所以,有的只是把戰鼓敲得震山響,咋唬一翻,虛仗聲勢;有的龜縮營中,听而不聞;更有幾路人馬,干脆布置撤軍事宜,準備趁亂離去,哪里還有人硬性拼殺!

莊尤長嘆一聲,親率本部人馬出營接戰,怎奈此時那昆陽城內鄧晨、王霸、傅俊、任光已率兵出城,鼓噪而來。漢兵膽氣豪壯,內外夾攻莽軍,喊殺聲震動天地!

王邑大軍不少兵士原以為己方人多勢眾,昆陽守軍只有挨打的份,見昆陽城守兵竟然敢大開城門沖殺而來,王邑大營之中頓時嘩然。這些兵士本是強迫征來的貧苦百姓,早已對王莽政權痛恨之極,其中一些人又被王子喬前番勸說,早就存了潰逃之心。此時一見王子喬的預言應驗,勒馬便往北奔逃。

這些兵士想起與王子喬的約定,一邊跑一邊大呼小叫,「大司空被殺死了,快逃啊!」王邑大軍風聞主帥戰死,人心頓時散亂,紛紛四散潰退,數十萬人馬互相踐踏,踩死的尸體百里相連。

莊尤手下數千精騎絕非烏合之眾,但是,大軍崩潰之後,再精銳的部隊,也想不到會遭到自己人從四面八方來的沖擊,莊尤總不能對自己人大開殺戒吧!稍一遲疑間,數千兵馬就被那漫山遍野的敗兵沖得七零八落,再也組織不起像樣的沖鋒!潰逃的兵士相互推擠,掉入滍水中淹死的不計其數!

西門君惠與鬼母等人關心禹王九鼎的安危,已經沖到法壇之上。發現朝廷大軍與漢軍陷入混戰,趕緊做法引出西楚霸王項羽及八千江東子弟兵,加入昆陽城下的混戰!邪神無支祁也怪叫一聲,撲向昆陽城!

太極玄毅真人張良早已嚴陣以待,運起《天心**》召喚四大神獸,截住邪神無支祁一場惡斗!淨瓶師太與佛桑香界弟子登上千葉蓮台,以《降魔座》護住昆陽城!

就在西門君惠作法引出項王及八千江東子弟兵之後,火珠山下又迅疾飄來四道流光,秦宮四大侍衛在西門君惠最不希望他們出現的時候又殺了回來!

秦宮四大侍衛一闖入法壇,就抬腳踢翻了幾尊寶鼎。寶鼎偏離八卦方位,法壇上天色突然黯淡,西門君惠瞬間失去對禹王九鼎的掌控能力。項羽及其八千子弟得不到法力支撐,很快變成一縷縷青煙回到了九鼎之中。

西門君惠見九軍玄冥陣破局,心中痛恨不已,只得棄了法壇,身形如鳥之翻然而下,直撲四大侍衛。

西門君惠瞧緊青衣侍衛,側身出劍,力道稍輕,腳尖輕扣地面,橫勒而過,猛然收劍,略停再起。一頓之後劍鋒倏然躍起,向右上挑出。星丸跳擲之間,西門君惠與「吸血劍」人劍合一,從秦宮四大侍衛布成的劍陣中一晃而過,從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出劍,劍鋒直指青衣侍衛。

西門君惠這幾個動作一氣呵成,絕無停滯。青衣侍衛看得有些呆了,連贊了幾聲好!

但秦宮青衣侍衛也絕非等閑之輩,很快就出劍化解了西門君惠的凌厲攻勢。

西門君惠面無表情,倏忽之間已與秦宮四大侍衛戰成一團。

劍陣之中,西門君惠劍招氣度雄偉峻快,務近險絕,劍勢飄逸宏肆,奔涌如流。秦宮四大侍衛相互呼應,全力應對,與西門君惠戰了個伯仲難分。

水精奴見師父以一敵四,怕師父吃虧,大叫一聲,也挺劍而出,撲向青衣侍衛!

西門君惠身形如鬼如魅,飄忽來去,直似輕煙,在四人之間穿來插去,趨退如電,青衣侍衛的劍尖劍鋒總是和他身子差著數寸。再加上水精奴從旁牽制,西門君惠以一對四竟沒半分敗象。但饒是如此,西門君惠卻也騰不出手護衛寶鼎!

邪神無支祁和四大神獸一出,天上黑雲滾滾而來,形成一道崢嶸千里的龐大漩流,將昆陽完全罩在中間,剛才還十分明亮的白晝突然昏暗下來。

烏雲中一聲巨響,那最深處仿佛出現了一道亮光,那是無數閃電正匯集成一道詭異至極的戾氣!在虛空之中,唯有無支祁與四大神獸幻出的幾個光球,倏上忽下,凌空翻滾,其他地方都變得昏黑一片。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