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子布還是不明白。
老板說︰「你們這些外地的司機,沒有進過山里,不知道這山路上的厲害。在川道里,在平原,只有一點雲,到了山里,就下了大雪,就下了大雨。下了雪,白天有太陽照射,冰雪消化了,成了水,你們可以走。可能太陽一過去,馬上就會結成了冰。本地的司機,車上帶有防滑鏈,他們馬上裝上,爬上了山,下了嶺,他們又取掉了。所以他們在這一帶的路上常跑,出事的少。外地司機沒有來過,不知道路況,出事的就多。」
倪子布有一點明白了。不就是有一些車子上不能上,退不能退,前後的車子,互相把路堵死了嘛。
老板高興了。他顯然高興的是他用山地的語言,讓一個在他看來是關中的客人,明白了自己的話。
「我听出你的口音了,你是關中人。可你也不是正宗的關中口音,帶一點山西腔,對不對,我也去過山西,也去過西安。那里的人不好,欺生,欺負外地人。」老板咧著有黑胡茬的嘴巴,嘿嘿地傻笑著。
倪子布說︰「我可是外地人,在山西也不敢欺負人,也西安也是常受人欺負。你看看,是我欺負過你嗎?」
老板哈哈大笑︰「不是你,不是你,你是一個文明人,那里會是你呀。我只不過是說,那里都有好人,那里也有壞人。」
這時門外又來了幾個買吃食的人。
他們進到店里,看了一下,只有方便面了。
有一個漂亮的女客人問︰「老板,這一帶還有小商店嗎?」
老板說︰「再往上走,就上秦嶺了。沒有商店了。我這里是最後一家。往下走,有倒是有,可是要步行十幾里。」
女客咧著嘴,顯然十幾里,對于她來說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老板說︰「問題還在于你不敢離開車子呀。你剛走,路要是通了,人家都走了,不可能有人在這里等你三四個小時,肯定把你丟下來了。你得自己在等車。在這冰于雪地的時候,長途車個個都是滿的,那一個敢加人。路政上查得那麼緊?你想去吧。」
女客為難了。低下了頭。
看得出來,這幾個客人是公共汽車的人。他們身上背著包。那是下車的時候,怕車上有人偷了了們的包,才背在身上的。要是象倪子布這樣的人,包肯定是放在車上,只要鎖了車門就行。
女客問老板這里還有什麼吃的東西。老板說︰「只有方便面了。」女客又問多少錢一包,老板回答︰「二塊錢一包。」
老天,就這麼不到十分鐘時間,一下價四倍了。
女客人不信,說︰「這方便面在批發市場次,不就是二三毛錢一包,到了你這里怎麼變成了二塊,你這老板心也太黑了。有人來,你不喜歡啊,你是想反客人攆走啊,你不想客人來你的小店啊。」
老板結巴了半天,突然入出境著倪子布說︰「二塊,真的兩塊,一直買兩塊,你信你問他。」
女客人轉過頭來,看著倪子布,不放心地盯了半天問︰「二塊錢的方倆面你也買啊,有這麼貴的嗎?」
倪子布笑笑,沒有說話。
想不到在這里,他竟然成了幫別人做生意的拖了。在人家的家里,倪子布不願去揭穿老板,也不想惹什麼是非。他是一個常出門的人,不會為了另一個人的一塊錢把自己放進一個是非之中。
多少對此道不懂的人,出門在外總是愛顯示自懷,與本地為作對,看不起農民,看不起外地人,結果發生了爭執,常常是給本地人打一頓。
強龍不壓地頭蛇,這個道理,倪子布懂。
看到那個女客還在嘮叨,倪子布說︰「不就是一塊錢嗎?出門在外,上個廁所也要五毛錢,何況在這個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不是沒有辦法嘛,為一塊錢,爭究半天,沒有什麼意思。」
老板一听高興了,說︰「對對對,你看看,我進了貨回來,要盤費要路費,一路上多不容易,二塊錢不貴不貴,我們本地人也是這麼買的。再說,也沒有幾包了,一會時間就完了。要是買完了,你就是出三塊五塊,我也沒有什麼可賣的,對不對?」
這話一下子起了關鍵的效力。沒有貨,價錢就成了小事。女客馬上就說話了,掏出十塊錢,買了兩包。其他的客人也是這樣,那半箱的方便面一會就光了。
老板把裝方便面的箱子,放在地上,用腳一踏,踩得平平的,看大家表明,他這里,現在是沒有什麼可吃了的。
外面還有人進來,也是要買吃的東西的。可是店里面沒有了,準確地說是沒有現成的可供人們吃的東西了。
買到東西的人,再沒有剛才的不快,相反的,大家的臉上倒是一副幸運的表情。同樣地拿著錢買東西,有人有錢也買不到。可是先來的人,幸運地買到了。這樣的對比,讓先來買到的人,一臉的幸福。
人就是這樣。
幸福是在對比中產生的。幸福是一種感覺。
出門的人真是可憐。有一些經常出門的人,總是想著,只要口袋裝的有錢,出門時什麼也不用拿,一切都是可以用錢來買的。可是遇到這種特殊的情況,一點辦法也沒有。相反的,那些經常不出門的農民,他們總是按照著古老的習慣,出門時帶著干糧要喝的水和隻果吃食之類的。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在外面買的東西,比自己做的東西價錢要貴幾倍,而且根本吃不飽。所以他們出門牢記的是兩句古訓︰「勤帶雨傘,飽帶干糧」。有了這兩條,可以讓他們不會出吃不會受餓。
更多的人又涌來這個只有幾戶人家的村子了。
這些人全是來尋吃的喝的的。人們就是這樣怪。坐在車上沒事干。他們可能一直睡覺,一直睡到過了秦嶺甚至到了西安也不餓。可是現在不行了。車子一停,許多人全醒了。醒了他們要上廁所,也找吃的,要尋喝的。最近的地方,當然是這個村子了。這麼多的人,一下子到來這個村子,小村有一些承受不了的樣子。
一個公共汽車的人下來,就是四十多,幾倆車上的人下來,村子里就顯得到處是人了。開始下車的人,還帶著一點高傲,一點城里人的優越感。可是看到別人買吃的,他們很快就明白,車子在這里可能短時間走不了。那麼晚飯就是一個麻煩。許多人也就開始尋找著吃食了。
有人向老板打听,這樣的堵車,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疏通開。
老板回答︰「按以前的經驗,一般要到明天下午。因為雪已經下了幾個小時,這一段的養路工人可能全下班了。明天早他們上班,全段動員清除積雪或者給路上撒鹽,再把路上那些橫七豎八的車子吊開,沒有五六個小時是不可能的。如果情況嚴重,明天公路上還可以動員農民一起來做這樣的事。一個二十塊錢,農民們願意干這樣的事,農民生活苦唄,掙不來錢呀。」
這話說得合情合理,沒有夸張,也沒有過份的嚇唬人。
來到院子的人一听,心里更加恐慌了。有人開始埋怨路政,是怎麼搞的,路況養簡這麼壞。這一條國道,三天兩頭翻車。幾乎都天都在拖後修補,可能是以前搞的豆腐渣工程,現在站老百姓吃虧。
罵歸罵,說歸說,最後大家都明白了,眼前要做的事情,是怎麼吃晚飯。
這時候,老板的女兒,一個七八歲的小站頭,臉髒乎乎的,給老板端來一碗玉米糊糊,上面是一蓮花白淹制的咸菜。一雙紅色的油漆已經掉了不少的筷子橫放在碗上。那孩子端了飯出來,往老板的面前一放,說了聲吃飯,就轉身回里屋去了。
老板看了一眼飯,說了聲,放那里,又轉過身來和客人們說話。
看得出來,山里的人,可能是經常和別人說話比較少,一有人,特別是那些衣著鮮亮的城里人和他講話,他就唾沫星子四淺的說開了。臉上是興奮的表情,眼眼看人的時間也長,死死地看著身邊的一個男人或者女人。
可是在這種場合下,他是中心,問題的解決,跟他有關系。也取決于他是不是願意幫大家的忙。沒有人在乎他的這種沒有禮貌地看人方式。
剛剛過完年,老板家的人就吃著這樣的飯食,可以看得出來,山里人的日子過得並不好。當大家都在喊著我們過上了小康日子的時候,這里的人也許剛解決了溫飽。倪子布一看這里人的生活,也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家人的生活。
有人在和老板商量,這種玉米糊糊買不買?一碗多少錢?
老板低著頭,在思考著。
過了一會,老板說︰「買,一碗三塊錢。」
這是一個天價,倪子布是懂得的。玉米一斤也不過六七毛錢。做一大鐵鍋這樣的糊糊用不了三四手玉米。一鍋可以舀這樣的碗二十多碗。換一句話,老板用一碗的飯,就可以賣夠一鍋的錢。
太黑了。生意全是這麼做的。
倪子布心里想著,再抬頭看著這個老板。這個穿著一身黑的中年人,也許是個青年人,因為山里人年齡不好看。他們顯得面老。別看他大大咧咧,也一肚子的壞心眼。這種人,可能是山里的精英,他們往來于山里和城市之間。把城市里的那些小生意人的壞毛病全學會了。
听到飯可以賣。立即有人掏出三塊錢,遞給老板,就端起了老板的婦兒端給老板的那碗玉米糊糊,開始吃了起來。
那特別大的,碗沿已經破了的碗,沒有人嫌棄它髒,也沒有人怕有病毒,更沒有人要什麼衛生許可證。
更多的要開始交錢,要老板再去舀。
這個小屋一下子又恢復了活動。買到的人,沒有地方坐,就蹲在那里,胡亂地吃著,沒有買到的人,還在那里等老板端著飯出來。
需要就是商機。這句話太對了。人們的需要跟物質的價值有關,可更多的是跟人們的需要程度有關。
看吧,這個特殊的時候,物質的價值成了次要。人們的需要與供應之間的矛盾,一下子讓物質的價值升了起幾倍。
倪子布看
了一會,他不想吃這樣的東西,現在一點也不餓,他只不過是怕晚上或者明天早上餓了才買這些方便面的。
倪子布向回走著。
他的車子停在離這個小村七八百米的地方。那里花想容還在車上睡著。
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不,不是雪,而是看著是雪一下到地上就化的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