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販,是人們以前對經營糧食的個體經營者的稱呼,似乎含有一點貶意。隨著國家對糧食經營的逐步放開,應該叫糧食經銷商更為合適吧。
做買賣就是為了掙錢,做糧食買賣亦是如此。人為的為他們戴上一些大高帽子,什麼搞活流通,繁榮經濟,那都是不現實的。要說他們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在不知不覺中繁榮了經濟,那還說得過去。
天壽年間,就說這令家村的令狐和王芳兩口子,在村里做糧食生意已經十多年了吧,從國家不允許到允許,從偷偷模模到光明正大,你能說他們都是為了國家?像他們這種糧食專業收購戶,每個村里也得有個三兩家。
他們從一開始蹬著三輪車收購,到兩口子開著蹦蹦車走街串巷的收購。由一開始在集市上銷售,發展到向大的國有糧食公司銷售,飼料廠銷售,最後發展到直接跨地區銷售。他們是越發展越大。
這些人他們走街串巷收糧食有個特點,就是人多的時候不收,遇到年輕人不收,踫到長得很精神的人也不收,簡稱「三不收」。踫上這些情況不收也不能直說,只能把收購價格壓得低低的,讓來人自己就退卻。
那他們到底收哪些人的呢?他們在村里專找那些年老體弱的,干事不麻利,說話不利索的人收購。把價格抬得高高的,拿著稱,拿著麻袋到他們家里去稱,往往兩口子還淨做些好事,幫著人家從甕里往麻袋里裝。
你以為他們是在做好事啊,那就大錯特錯了。收了人家一百斤糧食,起碼他們得多賺人家三十斤,做了手腳人家不但看不出來,還挺感激他們呢。
在農村里,老百姓對糧食不大在乎,沒大有數,肉多了爛在鍋里,也沒有那麼仔細算過。怪不得令狐和王芳這兩口子六毛錢收的玉米,他們自己搭上運費,五毛五就送到飼料廠,沒有利誰干?
在家里蹲點收糧食他們還有一套,就是備著兩套秤砣,把其中的一套,經常往上刷黑油漆,這樣秤砣就自然變沉了。這樣在收糧食的時候就像變戲法似的,就把糧食多收了。賣糧食的時候他們更是有一套,在麻袋底下,他們把沙子摻在糧食里往外賣,有的還向里摻水,這都是小事。
令狐和王芳這兩口子就經常雇車向飼料廠送玉米,每編織袋一百斤,送到廠里進入車間,他們站在車上自己往地下倉里倒,人家廠里只是從車上隨機抽出幾袋來檢驗檢驗重量,,把玉米倒到倉里後出來點編織袋子的數量,然後計算著一車玉米的總重量。
你看他們這車玉米,里邊破了袋子的著實多。其實這並不是他們沒綁緊,也不是袋子不結實,而是他們故意把袋子割爛的,這些割爛的袋子,每袋他們起碼少裝了十幾斤。
廠里的人員還以為是他們在裝車的時候摔爛的,反正袋子開了玉米還在車上,最後都從車上掃到倉里。唉,真是些笨蛋!是這樣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