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尋騎上電動自行車,直奔懷遠門里的那個「盛京古玩市場」,進到市場里上了二樓,他輕車熟路地左拐右拐,來到一家古玩店鋪。店鋪里煙霧繚繞圍著不少人,一見田尋進來,都七嘴八舌地說︰「田尋來了,田尋來了,快來瞅瞅這玩藝!」
田尋以為這屋里失火了,他用力扇著面前的煙氣,說︰「你們想集體得肺癌是怎地?抽這麼多煙!快把窗戶都打開。」
一個人對田尋說︰「田大編輯、田大才子,今天哥們收了樣好東西,這東西應該跟你沾親帶故,你幫著給瞅瞅啊?」
田尋說︰「你是喝多了說胡話吧?‘東西’怎麼能和我有親戚關系,我又不是‘東西’。」
眾人哈哈大笑,都起哄道︰「你咋能說自己不是東西呢,太客氣了吧?」
田尋知道口誤了,氣得要死。
先前那人說︰「別鬧了,老田,你過來看。」說完將手里的一個銅香爐遞給田尋。田尋接過香爐之後仔細的左看右看,只見這香爐的直徑約和大碗口差不多,銅面呈深紅色,左右有一對雲形耳,腳下三足,足底磨得 亮。香爐由爐身和上蓋兩部分組成,上蓋外沿有一圈類似西洋皇冠圖案的裝飾浮雕,中間是佛手型鏤空,香座的外沿也有一圈花紋,足底印有陽文正方形底款,上寫「康熙御制」四個行楷字,其中「制」字為簡體而不是「製」。另外下面還有一行小字,為「大清內務府造辦處」。
田尋邊看香爐邊說︰「老威,這香爐你是怎麼收的?」
老威說︰「就在一個點兒之前,有個七十多歲的老頭賣我的。」
田尋問︰「是嗎?七十多的老頭怎麼會來賣古董?」
老威說︰「開始我也納悶呢?那老頭手里拎個鼓鼓囊囊的皮包,在行里來來回回地這通遛達呀!他臉色不太好,就像有啥鬧心事兒似的。我估計可能是想來賣啥東西,又怕不懂行賣賠了,那咱可得主動點了!我把老頭拽到店里仔細盤問,這老頭就說,他家里條件不咋地,兒子和媳婦雙雙下崗,他自個還沒有退休金,全靠在社區領低保過日子,現在他小孫子想上重點中學急用錢,就想忍痛把家里祖傳了三代的古董香爐拿來賣,說得老可憐了。」
旁邊的人都問︰「老田,這東西怎麼樣?你倒是說說呀!」
田尋說︰「你說這東西和我有親戚,就是指這內務府造辦處的小字吧?」
老威笑著說︰「對呀!你曾太爺爺當年不就在內務府當差嗎?要不我收了這玩藝之後咋頭一個就找你呢?」
田尋說︰「可惜我曾太爺爺去世得早,要是他老人家現在還活著,我肯定讓他幫你掌掌眼,準錯不了。」
老威說︰「你就別逗我了。你曾太爺爺現在要是活著,怎麼也得有一百五十歲了吧?那他不成老妖精了!」大伙都笑了起來。
田尋也笑著說︰「你得了東西就讓我來幫你看,好像我是什麼大鑒賞家似的,也太高抬在下了吧?這市場里搞幾十年古玩的老行家遍地都是,非得找我干啥?」
老威說︰「田大編輯,有道是有志不在年高哇!你大小也是個歷史雜志的編輯,在我們哥幾個的心目中那地位還是相當地高,基本上跟古巴人眼里的卡斯特羅差不多,你就別擱那謙虛了,整幾句吧?」
田尋說︰「別給我戴高帽子了。不過說實話,這東西我也看不好,還是別說了。」
老威不干了︰「你咋地啊?還想兩毛錢韭菜——拿一把咋地?別跟我磨嘰了,快說吧!」
田尋說︰「別的不敢說,這內務府造辦處的東西我還是見過一些的,從來就沒見過內務府造辦處把自己的大號印在東西的底款上,憑這點來說,這東西也不可能是內務府出來的。」
老威笑著說︰「要不咋說你是內務府差人的後代呢?那真叫個一針見血,在這點上咱倆的觀點還是一致地。」
田尋見老威居然知假買假,感到很意外,說︰「你既然知道東西是仿的為什麼還買?那個老頭兒不明擺著是個‘冒兒爺’嗎?」
老威嘿嘿笑了︰「我花的也是假的價錢吶!這東西雖然不是清中期的,但大小也算是個清末的仿品,那老頭想把我當‘二桿子’蒙,我咋能上這個當呢?哈哈!」
田尋一听,也笑了︰「行啊老威,這麼說再狡猾的狐狸也敵不過好獵手不是?」大伙哈哈大笑,老威也很是得意。
田尋說︰「你花了多少錢收這個東西?」
老威伸出三根手指。
田尋說︰「三百?那不多。」
老威臉上變色︰「三百?你當是廢銅啊?三千!」
田尋听罷,仔細看看手里的香爐內壁,又看了看老威的臉,咽了口唾沫,慢慢把香爐放下,臉色十分凝重。眾人一看不對勁,都不說話了。
老威心里一咯 ,說︰「哥們,你是不是想說啥?」
田尋看著老威的臉,說︰「那我可就直說了。」
老威有種不妙的預感,說︰「你……你說呀!」
田尋說︰「三千塊錢收個清末的香爐,說真的,的確不貴。」老威長出一口氣,照著田尋前胸就是一拳︰「你逗我是不?那你把臉拉這麼長干啥?嚇我一跳呀你!」
周圍眾人也都笑了。田尋卻慢悠悠地說︰「可三千塊要是收個解放後期的仿品,那就賠了。」
屋里一陣尷尬地沉默。
老威覺得嗓子眼有點發干︰「你是說,這香爐……是解放後期的假貨?」
田尋又仔細看了一下香爐的內沿,說︰「這香爐仿的是清中期的樣式,說實話仿得不錯。首先從底下這‘康熙年制’雙行四字行楷款來看,一般多見于官窯,但就是在官窯也很少見,官窯大多是‘大清康熙年制’雙行或三行楷書款,可是少見並不等于沒有,但它下面的‘大清內務府造辦處’八個字就有點畫蛇添足了,只有光緒時期之後朝廷動蕩,才有一些仿品敢這麼整,要是在清中期是沒人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