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 第二卷《權柄》第四集《湖廣初熟》 第九章

作者 ︰ 阿越

睿思殿。

李向安將呂惠卿、文彥博等人攔在了殿外,「相公,此時不宜打擾。」

呂惠卿與文彥博臉色立時黑了下來,對望一眼之後,文彥博冷冷的開口道︰「李向安,你快讓開,否則本府便斬了你!」

「文相公恕罪!」李向安雖然不明所以,但見文彥博神色凜然,竟嚇得跪了下來。

「皇上病重,而拒兩府于門外,是阻隔中外,使天下疑懼。這個罪名,你擔當得起麼?」呂惠卿也厲聲喝道。「你速速讓開。」

「皇上不過偶染風寒。」李向安身後的一個太監壯著膽子說道。

「臣子探視問安,也是理所當然!」文彥博微微有點跛腳,一搖一擺走到那個太監前面,瞪圓雙目,厲聲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小人童貫。」

「好,來人啊,把童貫拖下去,杖責三十。」文彥博厲聲喝道,立時便有幾個隨從上來架起童貫。

童貫卻昂然不懼,冷笑道︰「相公今日在睿思殿前責罰內臣,他日只怕也難逃跋扈之罪!」

「本府乃三朝老臣,為國不敢顧身。縱然有罪,也好過讓大宋重蹈唐代覆轍。」文彥博鐵青著臉,提高聲音喝道︰「拖下去,打。」

石越眼見文彥博就要惹出大事來,他對于童貫雖然沒什麼同情,但是卻不希望朝廷在此時多生事端,忙上前勸道︰「文相,此時不宜與小人計較。驚憂了皇上也不好,咱們還是先去給皇上請安吧。」

馮京見狀也道︰「子明說的是正理。皇上在回宮途中突然病倒,傳言十分厲害。眼下開封府已經準備撤掉接下來的慶典。我等要速見皇上,才好拿個主意。」

呂惠卿與文彥博、石越一齊大吃一驚,幾乎齊聲道︰「撤掉慶典?!糊涂!」文彥博轉身對樞密都承旨曾孝寬說道︰「你快去開封府,命令慶典照常進行。皇上得病之時,暫時不許聲張,敢傳言者,斬!」

呂惠卿目送曾孝寬離開,不動聲音的望了文彥博一眼,一把推開李向安,率領諸宰臣徑直闖進睿思殿。留下李向安與童貫等人面面相覷,半晌才回過神來,立時追了上去。

到了殿門之外,呂惠卿與文彥博掀起衣襟,跪在門前,高聲說道︰「臣文彥博、呂惠卿率兩府宰臣,給陛下請安。」說完之後,停了半晌,殿中卻沒有一點聲音。二人又提高了聲音,重復道︰「臣文彥博、呂惠卿率兩府宰臣,給陛下請安!」

半晌之後,殿門「吱」的一聲,終于打開。從殿中走出兩個人來。

呂惠卿與文彥博抬起頭來,不由怔住了,原來這兩人,一人是皇帝的嫡親弟弟昌王趙顥,一人卻是李憲。文彥博與呂惠卿狐疑的對望一眼,也顧不得失禮,文彥博便站起身來,須發皆張,厲聲問道︰「李憲,陛下呢?!」李憲從未見過文彥博如此失態,目光凶猛,竟似要殺了自己一般,不由一怔,一時竟然忘了答話。

石越見著眼前形勢,不能不驚心,當下不動聲色的走到王韶身邊,在他手心寫道︰「速調狄詠。」王韶心中一凜,趁眾人不注意,立時便退了出去。

文彥博見李憲不說話,愈發驚疑不定。又厲聲問道︰「李憲,陛下呢?!」

李憲這才回過神來,忙答道︰「陛下已經安歇,明日方召見諸位相公。」

「陛下不見我們?」文彥博冷笑道,看了昌王趙顥一眼,一把甩開李憲,竟然直接闖進殿中。眾大臣也緊緊跟著,闖了進去。李憲哪曾見過這樣的場面,一時竟是不知所措。他望了趙顥一眼,見趙顥面上露出驚惶之色,兼之滿頭大汗,心中靈機乍閃,猛然間明白,究竟為何文彥博等人會如此緊張!不由頓時暗罵自己糊涂,跺了跺腳,急忙跟著眾人走了進去。趙顥卻是站在那里,進退不得。

李憲到了趙頊寢宮之時,發現在趙頊已然被鬧醒了,由高麗來的王賢妃與兩個宮女攙著,坐在床頭。文彥博等人一起齊跪在床前,文彥博以頭頓地,老淚縱橫的泣道︰「陛下龍體欠安,豈可不知會兩府,而拒兩府于殿外,使中外疑懼?前唐之鑒,讓人觸目驚心。陛下豈得如此?昌王雖是兄弟,然當此非常之時,豈得不避嫌疑?李憲閹人,如何可以托以安危?王賢妃高麗人,安能于此時侍奉左右?臣請陛下,當請皇後前來侍奉;使諸親王歸藩邸;使兩府旦夕問起居。如此方可安天下之心,防患于未然。」

趙頊在相國寺時便感不適,後來又吹了冷風,竟突然暈倒,此刻雖然醒轉,但卻依然是頭暈眼花,渾身無力。雖吃了太醫的一劑藥,也不覺如何好轉,正欲上床休息,哪里料得竟沖進一班大臣,個個面色凝重,似惹出了什麼大事來。正自奇怪,听了文彥博的話,這才略略明白些究竟,有心想要怒他們小題大做,但見他如此情真惶惑之急態,終又忍住不說。

王賢妃與李憲听到文彥博直斥自己,絲毫不加掩飾,連忙也跪下來。李憲在宮中呆了三朝,王賢妃是在勾心斗角上絲毫不遜于任何一國的高麗王宮長大,自然一听,便知道文彥博話中之意。但文彥博既然是樞密使,又是三朝老臣,是朝中僅次于富弼的人物,皇帝不語,他們又哪里又敢去分辯?李憲倒也罷了,王賢妃卻畢竟是個女孩子,她用心服侍趙頊,博他歡心,並無半點他心,哪里經得起如此懷疑?一腔眼淚立時便到眼眶中,轉了幾轉,只是勉強忍住,不敢教掉了出來。

只听趙頊有氣無力的說道︰「朕無事。昌王是朕的兄弟,王賢妃忠心耿耿,與大宋人無異,不必猜忌。李憲不過一忠奴,也不必放在心上。自明日起,兩府旦夕入內問起居便好。」

文彥博此時見趙頊能說話,已經稍稍安心。又听呂惠卿說道︰「陛下所言固然有理,但非常之時,當有非常之舉措。臣請陛下準許,自今日起,兩府都要有宰臣輪流夜宿禁中,以充宿衛,以備非常。」

趙頊苦笑道︰「似不必如此大驚小怪吧?」

石越趨前一步,哽咽道︰「陛下負社稷之重,安能不慎重?若非如此,臣等不敢奉詔。請陛下念著皇子尚幼,準許臣等入禁中宿衛。」

眾大臣一齊叩首道︰「請陛下恩準。」

「罷罷,那便如此。」趙頊無力的揮了揮手,與其說他同意了,不如說他實在沒有力氣與這些大臣們爭執。「眾卿退下吧,朕想休息了。」

眾人連忙叩頭謝恩,這才輕輕退了出來。剛剛走到殿門之前,便見王韶與狄詠帶著一班侍衛走了過來。石越見文彥博眼中有懷疑之色,忙說道︰「剛與李憲爭執,是下官請王副樞使去調侍衛。」

文彥博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之色,轉身向呂惠卿說道︰「今日老夫與相公一起宿衛。睿思殿的侍衛,暫時全由狄詠統管。相公以為如何?」

「一切全憑文公吩咐。」呂惠卿淡淡的說道。

他話音剛落,便見皇後的鸞駕亦向睿思殿過來。眾人又連忙跪倒迎駕,向皇後坐在鸞駕之中,在殿前落了駕,然後在宮女的簇擁下走了過來,見著文彥博等人,似是舒了一口氣,倉皇的臉色稍見鎮定,這才走到文彥博跟前,柔聲說道︰「國家不幸,太皇太後與皇帝欠安,一切要有勞煩諸位大人。文相公,你是三朝老臣,一切多有仰賴。」

眾人听到「太皇太後與皇帝欠安」這句話,稍稍放心的心頓時又全部被提了起來,文彥博又驚又疑,反問道︰「太皇太後也鳳體違和?」

向皇後紅著眼眶點了點頭,說道︰「國家不幸。」一面走到石越身邊,忽低聲說道︰「石參政,官家一直和哀家說卿家是忠臣。」

石越听到向皇後沒頭沒尾的這句話,心中頓時一凜,沉聲說道︰「臣斷不敢辜負陛下與聖人。」

向皇後微微點頭,不再言語,緩緩走進睿思殿中。

太皇太後與皇帝的這場大病,非旦來得突然,病勢更是超出想象的沉重。自十二月初八起,太皇太後曹氏一直臥病在床,每日只能勉強吃一點東西;而皇帝的病,更是一日重過一日,開始時似是感染風寒的癥狀,低熱一直不退,然後又添上了月復痛隱綿之癥,一日間要月復瀉四五次甚至七八次,便中夾赤白粘液,間或帶血。六七日之後,已是面容憔悴,形體清 ,畏寒肢冷,口干唇紅。太醫們雖然開了各種方子,總是不見效用。到了十二月十七日,趙頊整個人,已經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幾乎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而宿衛睿思殿的宰執大臣們,臉色也一日比一日黑了下來。雖然禁止報紙報道皇帝的病情,但是邸報上卻是要向天下官員通報的——在那些虛飾的美麗文辭之後所包涵的真實意義,所有的官員都能猜出個七八分。每個人心中都無法回避一個念頭︰趙頊唯一的兒子趙佣,現在還沒有滿月!如果皇帝大行……

唐康與秦觀在十二月初八就已經知道皇帝病重的消息。石越雖然如日中天,但他深深的明白,他的一切根基,都有賴于皇帝的信任,如果一旦皇帝大行,一朝天子一朝臣,立幼君的話必然是太後垂簾;立長君則多半是昌王緒位,無論是哪樣,對石越的改革,都會平添難以預料的變數。因此,石越一系的官員,比起旁人來,都更加關心趙頊的病情。免不得要四處求神拜佛,尋訪名醫。唐康出使高麗回國後,被授予樞密院侍衛司檢詳官之職。這幾日之內,他可以說親眼看到內廷當值侍衛的人數一班一班的增加,侍衛們保護的重點,不是太皇太後所在的慈壽宮,也不是皇帝住的睿思殿,而是朱賢妃與皇子趙佣所住的流杯殿。太皇太後在病中降了一道從所未有嚴厲的懿旨,命令御龍骨朵直兩班侍衛,晝夜輪值,若有任何閃失,兩班侍衛與流杯殿的太監、宮女,便全部賜死。而皇後,卻在十二月十八日,托人從宮中賜了把一把扇子給石越。

「昨日,太皇太後與皇太後各有賞賜;今日,皇後又賜了一把扇子給公子……」李丁文皺了眉毛,「難道皇上真的要大行了麼?」

石越苦著臉,搖了搖頭,道︰「眼下的情勢,無法判斷。前天是我輪值,眼看著皇上的身體……」

「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太醫只說是陰陽兩虧,卻各有各的意見。唯一統一的,是所有的太醫都認為這個病只能慢慢調理。」石越對醫術一竅不通,但每想起這些日子來太醫們天天爭論不休,卻始終不得要領,皇帝每日間湯藥流水價的服下,而皇帝的病卻遲遲沒有起色,不由得大感頭痛。

「我曾經听到一點傳言……」唐康神色間有點遲疑。

「什麼傳言?」

「有人說與王賢妃有關,說皇上虧了身子。眼下王賢妃也有了三個月的身孕,各種謠言,對王賢妃非常不利。」

李丁文瞳孔聚然縮緊,斷然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攻擊王賢妃的謠言,是為了對付公子的。」

「不錯。王賢妃送進宮中,與蔡京和康時有關,便是和我有關。不過這種謠言不攻自破,暫時不用理會。皇後賜東西給我,言外之意甚是明確。」

「現在的事情,都難以下定論。」李丁文低聲說道︰「奇怪的是,太皇太後為何要下這道殺氣騰騰的懿旨?以太皇太後的精明,如果皇子無憂,是不會如此大張旗鼓的。她這是在做給一些人看……宮中一定出了什麼事情。」

「如果有什麼事情,必然是針對昌王的。」石越頓時後背發涼,如果皇帝真的大行,在這種立新君的政治斗爭中,站錯了隊是不可以原諒的。雖然他所熟知的歷史,趙頊絕不應該這麼早死去,但是歷史根本已經改變,出現什麼意外又有什麼奇怪?既然耶律洪基可以死,憑什麼趙頊就不能死?

李丁文沉吟半晌,喃喃道︰「昌王也是太後的親生兒子,又一向很受太後喜愛,如今小皇子的如此年幼,國家要立長君也不是說不過去。昌王雖然反對新法,卻與桑充國交好。而新生的這個小皇子,雖然不是皇後的親生兒子,但畢竟是名義上的兒子,皇後自然是願意立自己的兒子。而若立幼君,則必然要由三位太後主政……眼下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兩宮太後怎麼想……皇上與皇後,自然是願意要立自己的兒子的。」

「眼下說這些為時過早。」石越站起身來,沉聲道︰「不論如何,要盡一切辦法讓皇上康復。別的事情,等事情不可為再說不遲。後發制人吧。」

慈壽殿。

司馬光垂手站立在殿中,眼前一道輕紗簾在微風中飄動,簾後曹太後斜靠在枕上。偌大的慈壽殿中,只有太皇太後曹氏與司馬光兩人,靜得似乎能夠讓他們听到對方的呼吸之聲。

不知沉默了多久,曹太皇太後才低聲說道︰「君實相公,滿朝文武,堪稱社稷臣者,唯有韓琦與司馬公。可惜如今韓琦已死,便只余了公一人。」

「臣……」一向端莊嚴肅的司馬光,听著曹太後誠懇低沉的話語,不禁微微哽咽起來。

「皇帝病重,雖然帝王有上天護佑,但是諸事不得不防萬一。偏偏哀家的身體也不爭氣,老太婆眼見也沒幾天好活了。可如今皇子尚未滿月,諸事便不能不防。朱家你素是知道的,並沒有什麼勢力,斷不至于有外戚專權;朱妃也為人謹慎,皇後也最是賢淑,有些勾心斗角的事情,她們兩個婦道人家,既不懂也不會去做。因此,有些事情,老太婆便不能不為她們預先安排了。」曹太後一氣說了這麼多話,已覺乏力,便停下來,歇息一會。

司馬光是何等人物,早已知道曹太後分明是在托孤了,他知此刻尋常之話也不必多說,便只說道︰「臣萬死也不敢辜負太皇太後與皇上的信任。若有主上有個萬一,臣定會竭力盡心,讓幼主能順利親政。只盼太皇太後能保養鳳體,皇上能保重龍體,太皇太後與皇上洪福齊天,必然無事。」

「生死之事,哀家其實看得甚淡。」曹太後擺了擺手,緩緩道︰「哀家也早就應當去見仁宗了。只是大事未安排好,卻沒面目見仁宗于地下。不管怎的說,哀家都活不到皇子行冠禮的那一日了。所以有些事情,此時便不能忌諱。」

「請太皇太後放心。」

「司馬公是天下聞名的君子,有些事情,司馬公想不到。哀家卻是放心不下,既擔心我那曾孫子不能順利親政,也擔心他甚至坐不了那個龍椅。」

電光火石之間,司馬光只覺得心髒霍然揪緊。一個想也不敢想的念頭頓時涌上心頭,但數十年的宦海生涯,卻讓他驚而不亂,反而鎮靜下來,平靜的說道︰「太皇太後擔心有人想要篡位?」

「有人和老太婆扭扭捏捏的說‘國有長君,社稷之福’之類的鬼話幾次了。還有人托人給老太婆又是讀史書,又是讀經書。老太婆豈有听不懂的?不過兄終弟及,于國非祥。太祖皇帝錯了一次,太宗皇帝就發誓不能再錯,以後子孫們,也不可以再錯。」

「太皇太後聖明。」

「所以,若有朝一日,老太婆也不在了,有人想要欺負孤兒寡母,哀家便只能拜托司馬公了。」太皇太後說著,忽從枕邊取出一個盒子,顫巍巍的遞了出來,說道︰「司馬公接了這個物什,將來事有非常,是用得著的。」

司馬光此時也知此事無可推辭,當下也不避嫌,連忙趨前接過盒子,小心揣入懷中。

「可惜楊文廣熙寧七年也死了,侍衛當中,能夠信任的,也只有狄詠。只是狄詠究竟年輕,難保也不會有別的想法。事有非常,朝中諸公真有能相信的,便只有文彥博一人。只是文彥博太跋扈,哀家怕他做了霍光,對得起趙家,卻害了文家。」

「石越與範純仁,臣以為似乎也可信得過。」

曹太後沉吟不語,似乎頗有遲疑,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範純仁是方正君子,自然也信得過。可惜威望不高。但石越……總之,非常之時,公寧召王安石赴京,也不可太過相信石越。」

司馬光不料曹太後如此疑忌石越,不禁霍然心驚,忙欠身道︰「臣謹記在心。」

曹太後長長嘆了口氣,低聲道︰「哀家實是也挑不出石越有什麼錯,本也不當疑心他。但是他總讓哀家放心不下。若是皇帝好端端的在位,他自然是國之良臣,是信得過的。但是皇帝若一旦大行,石越實在太年輕,待到我那曾孫親政,他還正當壯年,只怕難以善始善終。而且……」

司馬光靜靜的听著下文,卻曹太後卻遲遲不語,似乎心中正有事躊躇難定,又過了許久,才听她緩緩說道︰「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醒初,深院月明人靜。……這,是君實相公的詞作罷?」

司馬光做夢也料想不到此情此景,曹太後竟然會吟出自己當年的小詞,這麼一首情意綿綿的小詞,突然在這樣的時候被提及,他一時間不由大感窘迫,一張老臉都紅透了。

曹太後似乎淡淡一笑,輕輕說道︰「這首詞是司馬公年輕時所寫吧?詞間真情流露,哀家很久以前就曾听人提過,是以一直記得,甚至頗為感動。‘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裝成’,君實相公當年喜歡過的,定是一個美貌的女子吧?」

「那是臣年輕時喜歡過的一個道姑。」司馬光雖然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對于那些年少輕狂的往事,他也有著他的堅持,並也不想去否認。

「是啊,以司馬公如此守禮之君子,年輕之時,尚且還會喜歡一個道姑。但是石越呢?他雖然也算是錦衣玉食,但卻不愛財,清廉之名聞于天下;他少年得志,如今身居高位,可絲毫不見驕矜之態;他為人風流倜儻,卻對夫人忠心不貳,不僅沒有納妾,听說還有個女子為他而死,他也不曾將那女子納入家中;他平生行事,似乎從不謀私,所作所為,全是為了朝廷社稷。他還懂得進退,知道不居功。听說他幕中有奇謀之士,竟然也不稀罕朝廷的爵賞。司馬公,你熟知史書,你可知道歷史上這樣的人有過幾個麼?」

司馬光心中一震,可是聲音依然是平靜的︰「臣愚昧。」

曹太後淡淡說道︰「相公能做《資治通鑒》一書,哪里會不是不知道?不過是不敢說、不願說罷了。哀家雖是女流,卻也讀過史書。這樣的人物,歷史上只有兩個……」說到此處,太皇太後的聲音頓了一頓,然後再輕輕的凝重的說道︰「一個是制禮作樂的周公,一個篡位代漢的王莽。你說石越他是周公呢?還是王莽?」

「臣不知道。臣以為石越人材難得,不可以猜忌而不用。」

「你這話是正理。石越這樣的人,興許就是周公,但是就怕萬一是王莽,就悔之無及。所以,哀家以為石越這樣的人,是國之能臣,國之干材,卻不是社稷臣。哀家這麼說,不是猜疑他,也是為了保全他,讓他只有機會表現他的好,沒有機會表現他的壞。」

「臣當銘記在心。」

「嗯。哀家信得過司馬公。外間之事,司馬公還要多加小心,若不得己,就派人去召王安石,王安石做了五年宰相,在朝中自有威信。只是那時候司馬公卻不可再拘泥于變法不變法的成見……」

高太後望了一眼匆匆離去的司馬光的背影,眼中不由閃過一絲疑慮。在慈壽殿門前定了定神,這才走進殿中。

「娘娘。」高太後走到曹太後床前,揮手讓宮女讓開,替曹太後蓋好被子,挨著床沿坐下,笑道︰「娘娘,好點了麼?」

「老了,不中用了。我怕是熬不過這一關了。」曹太後嘆了口氣。

「娘娘福大命大,斷然沒事的。我已經請了一群道士,去流杯殿祈禳。相信很快娘娘與皇帝就會好起來。」

「去流杯殿祈禳?那是做什麼?」曹太後心中一凜,望著自己的這個親佷女。

「宮中有點流言,說是皇子命太大,所以一出生就克娘娘與皇帝。請幾個道士作場法事,就會沒事。所以我就讓太清宮幾個道士去作法……」

「荒唐!」曹太後立時作色,怒聲罵道︰「誰敢傳這種無法無天的謠言?立即斬了——你平素是個明白人,怎地此刻如何這麼糊涂,竟信這等不經之事?!」

高太後不料自己這個好脾氣姨媽如此發作,不由陪笑道︰「這也不是大事,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曹太後冷笑道︰「什麼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將來佣兒是可能繼承大統的,你這不是要坐實這種謠言麼?難道你想讓佣兒不明不白的背上個不孝之名?還不快讓人把那幫道士給我叫回來。」

「這……」高太後嚅嚅道︰「已經去了良久了。」

曹太後瞅見高太後的神色,心中霍然一驚,又重新打量自己的親佷女一眼,問道︰「是誰給你出的這個主意?」

「是太清宮的一個老道士。」

「派人去,賜他一碗酒。」曹太後神色冷峻,,冷冷的吩咐道。

「這……這時候賜死,似乎不太好。娘娘與皇帝身體違和,正要多積善德,求天庇佑。」

曹太後此時心中已是雪亮,只是冷笑道︰「我老太婆生平不曾少作善事。罰惡就是行善,老天爺斷能體諒我。去吧。」

太後無可奈何,只得吩咐身邊的太監,道︰「去賜清雲一碗酒。」一面轉身陪笑道︰「娘娘,這也是我思慮未周詳之故。娘娘萬不可生氣。這事只要不傳出去便沒事——方才司馬公來過?」

曹太後淡淡說道︰「你雖是思慮未周詳,卻只怕有人是處心積慮設這個圈套。我賜那個道士酒,已是不想生事。若扯出背後指使之人,不免失了皇家的體統。總之你以後不可再信這些東西,我知道你素是個清心寡欲的人,又是我的親佷女,斷不會為自己去圖什麼事情,況且你也福貴己極——因此我才不疑你。我召見司馬光,便是為了托他大事。日後你也可以信任他——滿朝文武,這是第一個可信之人。」

她話中不動聲色的敲打,高太後焉能不知其意,忙陪著笑,道︰「我知道了。娘娘只管安心養病,事情斷不會到那一步。只說朝中可信之大臣,似乎石越比司馬光要可信,他和皇帝,是亦君臣亦朋友的關系……听說聖人也派人贈了石越扇子。」

「這事我知道。」曹太後喝了一口宮女喂過的湯藥,才繼續說道︰「皇後年紀輕,能有什麼主見?我也不曾說石越不可信,只說他不及司馬光可信。」正說話間,便見向皇後臉色慘白,匆匆走了進來,見著曹太後,便伏倒在床前,哭道︰「求太皇太後、太後為臣妾作主。」

曹太後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與高太後對望一眼,問道︰「聖人,發生了什麼事,你且慢慢說。」

尚皇後一面哭一面說道︰「臣妾也不知道從哪里跑出一群道士,竟要去流杯殿作什麼法事。被侍衛攔住了,他們還說是奉了太皇太後和皇太後的旨。恰好臣妾到了那里,見他們怎麼也不肯走,只得命侍衛把他們強行趕走的。臣妾查問過,那些道士居然胡言亂語什麼皇子出生克了太皇太後與官家——這種事情若傳起來,日後要讓朱妃母子何以自處?她母子二人,竟是沒有活路了……」

曹太後瞪了高太後一眼,一面安慰向皇後道︰「聖人不必擔心,胡進讒言的道士,我已讓人賜酒了。日後若有人敢胡言亂語,抓住一個杖殺一個。不用管他是哪宮的人,也不用顧什麼忌諱。這種無父無君、喪心病狂的話也說出來了,和謀逆也沒什麼區別。流杯殿依舊吩咐御龍骨朵直好好守衛。這次御龍骨朵直的指揮使是誰?」

高太後臉上青一陣白一陣,不敢作聲。向皇後本來不知道此事與曹太後有沒有相干,這次哭訴,本也有試探之意,心中正自忐忑不安,這時候听到曹太後如此說話,心里便明白了八九分。當下便收了眼淚,道︰「臣妾原不當在這時候打擾娘娘,只是一時亂了主意。那御龍骨朵直這一班的指揮使,是楊文廣的孫子,叫楊士芳,忠臣之後。」

「嗯,是楊文廣的孫子,就沒什麼話說。他爺爺在英宗的時候,英宗就很信任——婉兒,從哀家書架上,把《漢書》第六十八卷找出來,賜給楊士芳。」

次日,睿思殿。

柔嘉端著一只精制的小玉碗,一口一口的給趙頊喂藥。骨銷形瘦的趙頊望著漸漸變成美麗少女的柔嘉,強作笑容,細若柔絲的說道︰「十九娘,朕再也沒想到你也會這麼體貼。」

柔嘉望著趙頊的模樣,想哭又不敢哭,低著頭,含了眼淚不敢看趙頊。趙頊勉強笑道︰「朕還沒給你找個好婆家,不會有事的。不要這個樣子,日後你出嫁了,朕還要按公主出降的規格嫁妹子。」

柔嘉哽咽著,斷斷續續的說道︰「可是……可是……我听到娘娘和司馬光說話……」

「娘娘和司馬光說話?」趙頊心中疑雲頓起,看了看左右無人,問道︰「娘娘和司馬光說了什麼?」

「娘娘向司馬光囑托後事,說要司馬光好好輔佐幼主,要他保著幼主登基,保著幼主親政。還說……」柔嘉一面說,一面已是泣不成聲。

趙頊微微嘆了口氣,道︰「還是娘娘想事情周詳,司馬光的確是社稷臣。可是娘娘要司馬光保著幼主登基,又是什麼意思?十九娘,你把娘娘和司馬光說的話,原原本本的和朕說一遍。」

柔嘉當下依言把曹太後和司馬光的對答,向趙頊復敘了一遍。說到石越之事時,柔嘉忍不住說道︰「皇兄,石越是個忠臣,娘娘是誤會他了。」

趙頊卻似沒有听見一般,只是在那里發怔。柔嘉等了良久,見趙頊依然不出聲,想起自己私听這等機密之事,此刻說了出來,這個皇兄雖然一貫交好,但帝王家事,她也並非絲毫不知,不由也有些害怕,當下小心翼翼的喚道︰「皇兄……皇兄……」

趙頊猛然一震,回過神來,道︰「十九娘,這等機密的事情,你是如何知曉?還有誰知道?」

柔嘉漲紅了臉,低聲道︰「昨兒一早我去看太皇太後,見她睡了,就沒敢說話,我原是想等娘娘醒來的,然後向她問安,便等在帳後,那時殿中無人,我也便睡著了,誰知後來听到娘娘召見司馬光,我想退也退不出去,便听見了他們說話。後來司馬光走了,太後來了,我這才偷偷的溜了出來。昨晚上我就和十一娘說過這件事情,十一娘說,這件事情不能不告訴皇兄你……」

趙頊點點頭,低聲道︰「你做得對,十一娘也很懂事體。不過這種事情,再不可外傳。」

「我們理會得。只是……皇兄,石越他真的是個忠臣,娘娘定是誤會他了。十一娘也這麼說來著……」

趙頊奇道︰「你為何要著急替石越開月兌?」

柔嘉臉頰飛紅,垂首說道︰「我只是覺得石越確是個好人,對皇兄又很忠心……」

趙頊心中卻愈發生疑,又問道︰「那十一娘又如何要替石越說話?」

「我,我不知道。」柔嘉一時也不知道要如何去回答趙頊的這個問題,過了半晌,才結結巴巴的回道。

「連你和十一娘這種從來不關心朝政的人,也要替石越說話。看來石越和皇帝國戚們的關系,一定很好吧?」趙頊微怒道,臉色也變得更加蒼白。

柔嘉沒料到自己好心辦了壞事,她本意是想替石越分辯幾句,誰料反似激起趙頊的猜疑,心中頓覺委屈,「哇」的一聲,竟哭出聲來。趙頊一向寵愛這個妹子,見她著急,心中微覺不忍,但這個時候,卻也只得硬起心腸來,不去理她。躺在床上閉目休息,諸般事體頓時涌上心頭,那里靜得下來?太皇太後的眼光與判斷,趙頊自然是非常同意的,的確,朝中的大臣,真正稱得上是社稷臣的,唯有司馬光和王安石兩人。石越是個能臣不假,自己在世,自然可以用他。因為自己對石越有知遇之恩,石越也不見得有極大的野心,一切都不至于月兌控。但是如果這時候托孤給他,只怕石越難免要做霍光,甚至做楊堅也說不定——一個人身居高位久了,到時候願不願意退下來,就很難說了。設想如果自己死了,兒子登基,到兒子親政至少要十六年,十六年時間,以石越的能力,絕對可以把朝政牢牢控制在手中。既便石越到時候不篡位,他也可以活到自己的孫子——歷來皇帝的壽命是很短的,這一點趙頊心里非常清楚。一個人柄三朝朝政,是多麼可怕的事情,趙頊豈能不知?因此如果自己真的大行,而太皇太後也不幸去世,那麼最可信任的人,無疑是司馬光與王安石。

「但是此時召回王安石,會不會太過于驚駭物听?」趙頊雖然覺得自己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卻並沒有油枯燈滅的感覺。這個念頭尚未決定,忽然,另一個念頭又浮上腦海︰「太皇太後讓司馬光保著幼主登基,又是什麼意思?」

望著漸漸止住哭泣的柔嘉,趙頊忽然有了一種非常疲憊非常疲憊的感覺。「好想休息一下啊。」趙頊又閉上了眼楮。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新宋最新章節 | 新宋全文閱讀 | 新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