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
「石帥。」
李丁文與陳良向石越行了一禮,走到石越三步開外的地方站立了。
「事情查得如何了?」石越含笑問道,但是可以看出,笑容不過是勉強裝出來的。
李丁文的臉上難得的露出一絲苦笑,「職方館陝西房的答復是,陝西路安撫使司無權對他們下達任何命令,也無權過問情報來源,他們只服從樞府職方司。他們與我們安撫使司的關系,只是向帥司提供情報與情報分析,如若情報有誤,相關人員自然會受到懲罰。他們建議我們向樞府匯報……」
這個結果早在石越的意料之中,他暗暗搖了搖頭,自嘲地笑道︰「完全是公事公辦的口氣。看來司馬純父干得還真不錯。」
「不過听說向安北與段子介也開始介入調查此事,文煥降敵的事情,現在傳遍了陝西,平夏城軍中也出現流言,希望不要對士氣產生消極的影響。」陳良憂形于色,武狀元降敵,對士氣不產生影響,是絕不可能的。
石越沉吟了一會,抬頭轉向李丁文,道︰「潛光兄,你以為該如何處置?」
「衛尉寺的調查是沒有用處的,他們無法去興慶府取證。現在要緊的是士氣軍心。」李丁文略一思索,便即說道︰「要鼓舞士氣,最重要的就迅速取得一兩場勝利。此外,請公子即刻擬寫奏折,請求朝廷大張旗鼓,迎接平夏城戰爭中殉國的將士入忠烈祠,同時表彰有功將士,用四百里急腳遞送往京師;同時,安撫使司與學政使司立刻準備典儀,前往平夏城迎靈,石帥當親撰祭文,派遣在陝西德高望重的官員前往吊祭,聲明朝廷必有賞賜。如此,何憂士氣不振?」
「朝廷沒有批準就做,會不會有專擅之嫌?」陳良有點擔心的問道。
「事急從權。」石越果斷的說道,「如果等待朝廷做出決斷再來做,早誤了時機。何況殉國將士入忠烈祠,這是當然之理。請朝廷批準、備禮,也不過是衙門間的程序。我向皇上說明這一層意思,皇上必不會責怪。」
李丁文也道︰「正是如此。正好讓範純粹去做這件事情……」
「只怕範大人不肯去。」說到範純粹,陳良一臉的佩服,原來範純粹在糾查虛報學校之事時,幾個月內一連彈劾了八個縣令、十個通判,處罰豪右三十余家,聲威震動三秦,連皇帝趙頊也為之動容。朝廷有人彈劾他苛刻擾民,他卻絲毫不為所動,並且還在官員聚會時,公開立下誓言,定要讓陝西一路,沒有一所虛報的學校。
「這也是好事,他應當會去的。」石越道︰「眼下陝西一路的官員,再無第二人有範德孺威望高了。前幾日有來京兆府的地方官員向我訴苦,說各地方官員听說範德孺到了,嚇得雙腿發抖。卻又有一個舉子對我說,老百姓都稱範德孺為‘小範相公’……兼之範文正公在陝西軍中威望甚高,範德孺又是學政使,遣他去迎烈士英靈,該是眾望所歸。」
陳良遲疑了一下,道︰「這會讓那些貪官污吏得到喘息之機,他們就有時間來補漏洞了。」
石越睹視陳良一會,笑著搖了搖頭,沒有說話。李丁文在一旁笑道︰「正是要給他們一點時間。水至清則無魚,現在朝廷中已經有聲音了,說範純粹借機打擊報復,只因為一些許小事,就要彈劾官員,重罰士紳……範純粹做事公正不畏權貴,敢作敢當,但是嫉惡太甚了。如果這樣下去,將那些貪官劣紳逼得太急,狗急跳牆,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你道陝西路就沒有可以通天的人物麼?」
「但是皇上是範大人的。」
「皇上現在,但未必會一直。朝中說話的人多了,三人成虎,我等在陝西也解釋不清。」
「子柔,此事便如此辦吧。」石越打斷了二人的話,淡淡說道︰「吏治這篇文章遲早要做,而且要大做,但是此時還不是時機。我們只要範德孺清查陝西一路的學校就可以,沒必要把所有的官員都清洗干淨了,到時候只怕反惹朝廷疑忌……」
石越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陳良心中頓時一凜,忙道了聲︰「是。」
石越點點頭,若有所思的呆了一會,又問道︰「驛政的事情,方案擬好了麼?只待平夏城一有捷報,便要隨捷報一道上呈,切不可耽誤了。」
「石帥放心,已然擬好。只是為了萬全,還要再核實一遍各地的實際情況,再討論一次。這是華夏千載以來所未有之事,不可不慎。」說到驛政,陳良就雙眼發光,興奮非常。「按照石帥的設想,我們以京兆府、河中府為中心,以延州、鳳翔府、秦州、渭州等八城為節點,將陝西全路大小州縣軍監依托原有的官路驛站馬鋪,全部連成了一張大網。各縣每五日發一趟驛政馬車,至相鄰最近的縣城,快則一兩日,最遲五日亦可一往返;然後各縣皆聚于延州等八城,每兩日發一驛政馬車,往京師者,則徑去河中府;否則則聚于京兆府。如此施行驛政,可節省之人力物力,不可以勝計!此實是一大創舉,亦是一大德政!」
石越含笑點頭,道︰「天下諸事,但凡新興,都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卻不可輕易了。否則畫虎不成反類犬,好心卻辦了壞事,也是有的。」
「斷然不會!」陳良斬釘截鐵的說道,「學生豈能不知道輕重,此事如若推行成功,不知多少百姓,可以減輕役法之害。便憑這一點,學生一定會慎之又慎,力求周密。」
「那就好。」石越滿意的點了點頭。他決不懷疑陳良的能力,但這所謂的「驛政」,本是石越苦心設想出來的改革宋代役法的第一招,自然不容有失。
這一點,陳良也是知道的。
石越私下里研究宋代役法,發現宋代許多百姓,替官府服役,一項主要的工作,就是押送物品或者遞送文書。這些物品文書,或者是發往他縣,或者是發往州府,又或者是發往京師,每每有一次這樣的任務,就要專門派人去押送,如果路中丟失,百姓就要負賠償之責。而且有時路途遙遠,百姓盤纏不足,官府又不先發銀錢,或者發放時被小吏貪污而不足,百姓只能自籌,這一切,給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負擔。所以,在宋代役法之害中,這一項是頗為顯著的;而且,對人力資源的浪費極大。因為每往一個地方,都要專門派人前往。而一般來說,除非軍務與緊急重要公文,這是毫無必要的。
石越知道役法之弊,宋代無數人有識之士都認識到了,但就是解決不了。王安石的免役法又淪為斂財之術。他既知不能正面解決,就決定設法迂回解決,先想出來一個辦法,來更有效率的解決物品、文書的傳遞問題。一旦這個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官府需要服役的人員就可以大幅減少,從而實際上減輕了百姓服役之苦。
而石越絞盡腦汁想出來的辦法,就是陳良所說的「驛政」。宋代驛站郵傳制度,已經十分發達,官道通暢,官道之上,有驛站與馬鋪,為沿途行者提供補給。石越就決定利用這些原本成熟的系統,在各個城市來設立郵局,定期發出馬車或者是牛車,前往附近的城市,再從那個城市轉車,到另外的城市,最後集中到八個較大的城市。這八個較大的城市,再將物品運往京兆府或者河中府。之所以要有河中府,是因為河中府離汴京較近,有些是直接送往京師的物品,直接去河中府,可以節省時間與費用。
采用這樣的辦法,雖然沒有專人押送那麼快捷,但是多花費的時間有限,節省下來的人力和物力,就非常可觀了。除了軍事上的通信以及極其重要的公文與非常大宗的運輸不能使用這個系統之外,大部分的傳輸任務,都可以用這個系統來解決。
郵局的人員,石越認為可以從廂軍中抽調,再雇用若干文書,就可以解決。而且郵局不僅可以運送官府的物品與文書,也可以運送民間的物品與書信,還可以載人,並且收取一定的費用。雖然當時物流來往還是有限,但是那筆收入用以郵局人員的薪水並且維持運營,已是綽綽有余了。
石越自然知道郵政網絡一旦建成,必然還會有更大的發展,而且必將鋪展至全國,而且也會促進地方之間的交流。但是在宋朝開始這樣的工作,卻還有一定的風險。所以石越在構思時,十分謹慎,他知道但凡辦一件事情,目的越單純,越容易完成。所以他始終抱持這樣的心態︰他在陝西創建郵路網絡的目的,就是解決役法中的一些問題,如果有其他的收獲,那都是「意外的」副產品。對于參預策劃這件事的幕僚與官員,石越也是如此強調,緘口不提郵政網絡建成後能產生的巨大作用。
但是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系統,別說參預策劃的陳良等人,連旁觀的李丁文,也能隱隱感覺出來,它的意義非比尋常。
陳良等人對石越預期用兩年時間來在陝西完成這樣一個網絡,甚至還頗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有一年的時間,已經完全足夠在陝西完成這項工程。同時,他們對石越也充滿著期待,因為石越說,這只是解決役法問題的第一步而已!
只要一想起當初石越向劉庠與範純粹等陝西路官員提出此策時諸人驚嘆震服的神情,陳良就會覺得,這樣一個如此利國利民的絕妙構想,自己若不能將它完美的做好,反而砸在自己手上,他簡直就會成為上愧對國家朝廷,下無顏對百姓萬民的千古罪人。
因此陳良與陝西路安撫使司、轉運使司的一大批官吏們,盡可能的詳細統計了陝西各州縣軍監每年押送物品、遞送文書都要花費的人力與財力,又調查了各州縣軍監之間的官路與沿途驛館馬鋪等設施,再根據路途遠近、人口多少、居民財富以及估算的物流大小,來設計了八個較大的中轉城市,務求使每一個城市的物品,能通過最短的路途,到達京兆府與河中府。
陳良有相當的自信︰自己主持的這項工作,在準備階段,絕對已經是做到了最好。現在要等待的,只是找一個適當時機,向朝廷提出這個計劃。一旦通過,便可以在陝西全路推行!
至于這個時機,石越出于政治考量,認為是平夏城的捷報傳來之時。
但是陳良卻幾乎有點迫不及待了。他正想和石越說說能不能提前在陝西路實際準備大興驛政的事,卻听石越忽然問道︰「衛家那邊,可有何動靜?」卻是向李丁文問的。
李丁文笑道︰「還是大張旗鼓的籌劃那些事情。」
石越「嗯」了一聲,右手輕輕撫弄琴身,忽然說道︰「替我安排一下,我想見見那個衛棠。」
「這是為何?」李丁文不禁愕然,不明白石越為什麼會對衛棠有興趣。
石越笑了笑,道︰「偶爾我想見一個年輕人,難道就一定需要特別的理由麼?」
李丁文搖了搖頭,道︰「公子若是有這空暇,不如記得給清河郡主多送點禮物——她是有孕在身的人。這也是籠絡狄詠的一個辦法。」
石越苦笑道︰「難道郡馬府的丫鬟婆子不是我讓人幫忙請的麼?」
陳良听他們提起清河郡主,忽然想起一事,忙說道︰「似乎柔嘉縣主也來了京兆府……」
「啊?!」陳良的這話,委實是石破天驚,休說石越,連李丁文都嚇了一跳。石越不敢相信的望了陳良一眼,問道︰「子柔如何知曉?她如何能來長安?」
「這我卻是不知道了。」當下陳良將那日遇上田烈武的事說了一遍,又道︰「我因忙于驛政之事,竟是忘了。若非剛才提到清河郡主,竟是再也想不起來。說起來柔嘉縣主與衛棠結怨不小。」
李丁文卻只是冷眼望了石越一眼,道︰「現在的問題是,柔嘉縣主是怎麼來的京兆府,又為什麼來的?她不比尋常的縣主,鄴國公家里少了個人,宮中會不會有亂子?這些事情如若追究起來,十之八九,又會牽扯到公子頭上。」
石越無辜的攤攤手,道︰「潛光兄以為當如何處置?」
「在衛家沒有發現她的身份之前,趕緊想辦法不動聲色的將她送回京師。現在汴京沒傳來消息,就是說鄴國公也在瞞,只要送回去,神不知鬼不覺,也沒有人敢說。當然也不能用公子的名義送,以免授人以柄。」
陳良大是搖頭,道︰「柔嘉縣主的脾氣,這尊神沒這麼容易送。」
「那也要試試。實在不行,公子就上本彈劾鄴國公家教不嚴!讓朝廷強行把柔嘉縣主請回去。否則公子會有洗不月兌的嫌疑。」李丁文對于柔嘉這個「麻煩制造者」,實在是深惡痛絕。
不過他的這一招雖然有效,卻未必太過于不近情理,石越皺眉搖頭,嘆道︰「若非迫不得已,還是不要行此下策。好生勸她回去吧。」
李丁文用鼻子哼了一聲,道︰「但願能如意。」
他的話音剛落,就听到守在花園門口的親兵莫五忽然用一種驚奇的語調大聲的問道︰「侍劍,你這是要做什麼?這……這又是什麼人?」花園中的眾人只听見侍劍用吱吱唔唔的語氣低聲的回了些什麼,卻誰也沒有听清楚其中的一句。
莫五顯然也已經不耐煩了,提高聲音道︰「侍劍!」
侍劍終于也提高了聲音,「我……我來見公子!」
「那麼這個人呢?」莫五聲音懷疑的問,這也令園中眾人都好奇起來——侍劍似乎帶來了某個奇特的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