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 第三卷 第十六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五之全)

作者 ︰ 阿越

第十六章莫嗟身世渾無事(五之全)

熙寧十八年一月下旬,蔡河畔的某座道觀內。

李昌濟瞥見一眼桌子上的一張《汴京新聞》,「……鴻臚寺主薄吳從龍以輕佻罷監興寧場稅吳嘗首建封建之議?嘿嘿!」他抬眼看了看面前的潘照臨,「先是北海侯奪爵安置,如今是吳從龍罷監場稅各打五十大板!看來,吳從龍這‘輕佻’二字,未必便這麼簡單?」

潘照臨卻只是默默喝著酒,並不出聲。

「哈哈……本書轉載拾陸κ文學網」李昌濟望著潘照臨,忽然縱聲長笑,「你潘潛光的那點手段,我亦料得到一二。不論用何手段,要暗中抄出吳從龍的奏折,泄露給那些宗室,總不是甚難事……不過,北海侯這樣的小人物,總不配當你的槍!」

潘照臨依然不回答,只是眯著眼楮望著李昌濟。

李昌濟猜得不錯,他不過是通過一些手段,買通了吳從龍的一個僕人,抄得這奏折出來,然後不動聲色利用一個道士,泄露給了魯國公與蔡國公他早已打探清楚這兩位的脾性,知道他們正與一個據說算命極準的道士來往甚密……

有些手段,簡單卻有效。知道他用什麼手段不難,但是並非人人能做得他這麼漂亮的他潘照臨做事,不會給人留下任何把柄。

所以,他亦沒有必要親口向李昌濟承認什麼。盡管李昌濟是一個難得的炫耀對象他一生當中,再也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人。不僅智謀與身世皆要相當,互相還要能理解對方的志向……

潘照臨心里很清楚自己這樣做並不明智,讓李昌濟神不知鬼不覺的從這個世上消失,才合乎理智。但是,他的確舍不得如此,他亦希望這個世界上,至少有一個人,能見證自己的成功。

他的所作所為,注定是應當孤獨寂寞的。一個謀士,最好是永遠深藏于幕後,為所有人所忽略……他正在接近這個境界,從他輔佐石越開始,他從不為人知,到為一些重要的人物所重視,到慢慢的又似隱似現的淡化……這些變化,正見證了他潘照臨,不愧是一個出色的謀士。

但是,在本質上,越是聰明的人,便越是受不了孤獨寂寞。聰明智慧之士,有時候的確會甘于忍受常人難以忍耐的孤寂,但卻無不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令天下萬世,都大吃一驚!

即使是陳平這樣的人杰,到了晚年,亦終于忍不住會露出自己的鋒芒!

他潘照臨也希望能如陳平早年一樣,能令最淵博最出色的史家,也無法知道自己曾經參預過哪些事情。但是,他卻希望,李昌濟能夠活著看著自己所做的一切。

這真是不可救藥的愚蠢!

「我還記得你當年與我議論謀略之術……」李昌濟繼續說道,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命運,因此說起話來,亦更加肆無忌憚,「當年我曾說,所謂謀略之術者,不過是如何操縱他人之法門,而要操縱他人,最上者,莫過于剝奪他人之其余所有選擇,令人無路可走,只得就範于我……」

「而你卻不以為然,以為這並非最善者。你曾說過,真正善謀者,乃是營造大勢。我所謂的謀略,若遇上智謀之士,便可能不起作用;而一旦大勢已成,世間縱有少數智謀之士不听擺弄,卻因為這大勢是將世間所有的人都卷了進來,譬如滔滔洪水,幾個人操著幾葉扁舟,無論是如何善水善舟,亦只能徒呼奈何……」

「想不到你還記得。」潘照臨終于開口。

「我當然記得。」李昌濟笑道︰「只不過你卻忘記了。」

「哼!」

「你曾說,善謀者,是操縱大勢,而非操縱一個幾個的人。你今日縱然能操縱吳從龍與那些宗室,但又能奈大勢何?石越倡議封建,操縱的正是大勢,你這點伎倆,又焉能阻止?」李昌濟嘲笑道。

「你以為那是大勢?」潘照臨冷笑道,但不知為何,他心里卻是不如平時有底的,「大勢是須要順應人心的,所謂大勢,實不過是天下的人心趙家的子孫,延續一百年後,養尊處優,早已全無血性。所謂的封建之議,要將他們趕到南海,給幾個空爵位,令他們自生自滅,他們群起而反對,亦不過是題中應有之義……」

「嘿嘿……這些反對的宗室,又何足道哉?」李昌濟反唇相譏,毫不留情,「你潘照臨智術只及于此麼?宗室的菁華,乃是那些才俊之士,此輩豈能無半點野心?若無這些人的,反對的宗室再多,亦不足成事。你潘照臨欲挑動宗室反對,又怎能算不及此?」

「是麼?」潘照臨撇了撇嘴,凝視李昌濟,臉上譏諷之意,更加濃了。「難怪雍王不能成事,原來是他有你這個謀主你李昌濟也配談帝王之術?!難道你李昌濟竟連這都看不出來?那些才俊而有野心的宗室,豈能不畏于猜忌?他們縱然心里盼望封建,然表面上只怕反而要反對得比旁人更加激烈!便說蔡國公趙宗達與魯國公趙仲先趙宗達是打什麼主意,或者還難說;但趙仲先,嘿嘿!你以為他不想要封建麼?他又真的怕什麼瘴 ?此君私下里最愛讀的,是兵家與商君書!只不過宋室猜忌同姓百余年,他听到這消息,首先的反應,絕不會是歡欣鼓舞,而一定是又驚又懼,又疑又怕……如趙仲先這樣的人,越是聰明,越是有野心,時時刻刻想的,便越是如何自保!他們一定會大聲附和反對的聲音,若果真封建了,他們安享其利;否則,他們也不至于招致飛來橫禍!指望著這些宗室們站出來……嘿嘿……」

「我便不信,趙家子孫,一個個都這般沒種。」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學網

「原本也許有的。」潘照臨刻薄的說道︰「不過,拜你家雍王所賜,經此一事,再有種的人,為了保命,亦只好先扮扮烏龜!」

「若果真如此,那他們的確亦不配為一國諸侯……」李昌濟不以為然道。潘照臨所言,並非沒有道理,但在他看來,即便如此,若趙氏宗室中的佼佼者全部都只知道明哲保身,那他們亦活該被潘照臨算計。不過,也許是因為雍王的關系,他對于趙氏宗室,也不象潘照臨那樣蔑視但這些事情,強辯是毫無意義的,他亦想看看,趙氏子孫,究竟會如何面對這千載難逢的機遇!

「不過,且不論這些宗室……」李昌濟又瞄了一眼桌上的報紙,旋即抬眼凝視潘照臨,低聲道︰「吳從龍建議封建十九國諸侯,其中十八國為趙氏宗室,另有一國,卻是國賓柴氏我卻是想不明白,你為何還要竭力阻撓?輔佐石越稱帝,難不成竟比柴家復國還要重要麼?」

「復國?」

「周之封建,杞國以禮夏,宋國以祀商。趙家得國于柴世宗,既欲效周朝封建諸侯,又豈能不給柴家一席之地?吳從龍之建議,趙家便是為了做給天下人看,亦絕無反對之理……」

「那又如何?」潘照臨冷笑著,「如今的崇義公柴若訥,原非世宗皇帝嫡系,只不過是柴家支脈。」

「若依君所言,今日趙家的皇帝,卻亦非宋太祖的嫡系!昔日杞國、宋國之君,誰又能肯定便是禹湯之嫡系?便是柴家又如何?難道便是郭家的嫡系?」李昌濟淡淡回道,「你這不過是借口而已。」

潘照臨別過臉去,「你既然知道了,又何必多問?」

李昌濟默然了一會,忽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道︰「若是我,便做不到。」

潘照臨冷冷回道︰「人各有志,又何足怪?」

李昌濟默默看著潘照臨,慨嘆道,「當年博浪沙時,便以留侯(注一)之智,能想到的亦只是復仇,縱有復國之念,亦無由施展;待到陳王倡義時,他能想到的,只是借機復國,亦絕不能想到成為漢興三杰;直到他遇到沛公後,才一心要輔佐高祖,成就男兒事業此又非復國可比。然縱是留侯,若非項王誅滅韓國,絕了他後路,他縱是心在漢室,與韓國的宗血之情,只怕亦很難那般輕易割裂……」

「你改名易姓,游歷天下數十年而不仕,所學雖近于曲逆,志向卻與留侯仿佛。君以石越為沛公,一則可報家國之仇,一則亦可成就事業,本亦無可厚非。不過……」李昌濟緊緊注視著潘照臨的眼楮,緩緩說道︰「只不過,且不論石越願不願意做沛公,僅以留侯之事觀之,復國之事,我斷不信你便這般輕易能放下。你潘潛光雖亦是一時人杰,當世少有人及,然無論胸襟智慧,要說能勝過留侯,卻是未必。留侯尚且如此,何況他人!」

「你信或不信,又與我何關?」潘照臨不屑的笑道,似是懶得反駁,「我只不過特意來告訴你,你不必抱希望你家雍王能海外為王了。」

「你又何苦……」

「你費盡心思說這些話,不過是盼我能回心轉意,令趙顥能有一線生機。」潘照臨冷笑了幾聲,譏道︰「你對趙顥,倒是忠心。你當然知道,趙顥做出這種事來,縱是保慈宮保得住他一時,也終是保不住他一世……嘿嘿,你在這里好吃好喝,好生將養著,說不定還能親眼看見他的下場!」

「你便不怕有朝一日,石越知道……」李昌濟早知自己的想法,亦難瞞過潘照臨,此時竟是毫不氣餒。但他話未說完,已被潘照臨打斷︰「他不會知道!」

潘照臨正要再嘲笑李昌濟幾句,卻听門外傳來三聲輕輕的叩門聲。他知道這是有急事的暗號,不由得臉色微變,瞥了李昌濟一眼,便匆匆離去。

到了外面的院子里,果然便見有心月復的下人在那里等他。

「先生,出大事了!」

「嗯?」

「門下後省駁回了吳從龍罷官的敕令!」

注一︰留侯,漢之張良。後文的「曲逆」,指陳平。陳平被封為曲逆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新宋最新章節 | 新宋全文閱讀 | 新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