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嵩山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名叫轘轅山的大山,在這山中有一處道觀,這便是荀粲對外宣稱修道煉丹的地方,實則這個地方卻是荀粲種田攀科技樹的地方,類似火藥、肥皂、玻璃等穿越者必備的發明都在這里完成,這處隱秘之地也唯有荀粲與荀顗兩人知道而已,因此,雖然這座三清道觀建得古樸大氣,華麗無比,但香火幾乎沒有,荀粲只是將這道觀當作別墅一樣居住而已。
荀粲只是負責提供技術與理論的指導,並享受著超時代科技帶來的福利,比如說在馬車上拿高腳玻璃杯飲酒,而自己馬車的車輪更是用引進的橡膠防震之類,而在商業上對這些高科技的推廣卻是由荀顗一手拍板決定的,他是從上層開始往下層慢慢推廣,往往新出來的產品都會遭到頂尖世家的瘋狂追捧,肥皂現在基本上已經算是普及權貴階層,如今的價格已經降到了普通人家可以購買的存在。
荀顗認為像肥皂這類低技術含量的玩意只要圈一筆權貴階層的錢就行了,實則應當造福整個漢族子民,然後他直接將肥皂的制造方法散布了出去,反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簡單的工藝遲早會曝光。于是,制造肥皂的商家頓時涌現,多為家有余資的中產階級,于是這玩意成了幾乎家家必備的清潔的工具,比昔日世家子弟專用的皂角之類更加普及,而類似于肥皂這類低技術含量的小物品還有很多,比如牙刷、折扇、各種美食佐料之類……
而對于玻璃這種表面上看起來華麗,實則制造成本也很低的物品,那就無可避免的成了荀家斂財的工具了,完全走真正的高端路線,如今的各大世家可是常常以擁有一件玻璃制品為榮,而這玻璃的出現卻只是推說是極西之地的經過萬里才運到魏國的產品,所以價格高的離譜也不奇怪。
至于那與玻璃工藝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鏡子,那就更加是天價了,連魏帝曹丕也只擁有一塊那種一人高的鏡子,這卻是荀顗獻上去的,這當然是推說荀家商隊從萬里之外淘來的寶貝,價值連城,曹丕見這鏡子比那銅鏡清晰太多,不由龍顏大悅,他當然知道荀家如今漸漸將重心轉向商業方面,但此時的他仍月兌離不了那種「大地主階級」的思維,只覺得這商業還是太空中樓閣了,遠不如土地的收益來的穩來的踏實,所以也不在意荀家在商業上巨大的影響力。
而一些與荀家交好的頂尖世家門閥自然也從荀顗的手上收獲了一些看似華貴,實則制造起來卻比較容易的超時代科技產品,這些東西極大的滿足了他們那種好似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卻不知荀顗在暗笑他們傻逼沒見識,然後心中就更加覺得自己的弟弟當真是神通廣大,創造出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不過,荀顗身為高官,對這些「科技」倒也不是很熱衷,尤其是武器方面的,他也不太明白弟弟為什麼那麼執著于什麼鋼刀、火藥、槍支、大炮之類,畢竟此時的武風在三國之中還是比較盛行的,一身好的武功,比那什麼火藥靠譜多了,他對于鐘秀那次威脅他的性命可是耿耿于懷,原本對所謂武夫有些看輕的他一改之前的態度,並開始暗中習武,現在誰都不知道表面上陰柔文弱的荀顗深藏不露。
荀顗雖然不熱衷這些荀粲口中的「科技」,但對于荀粲所說的那些適合北地的農作物卻有極大的熱忱,他雖出身世家,但對民間的疾苦可是比荀粲這個安于享樂、喜歡裝逼踩人泡妞的公子哥了解多了,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僅是上層階級的強大,其根本還在于底層民眾,如今基本統一北方的魏國也算安穩下來了,那種賣兒蠰女的景象漸漸消失,但溫飽問題卻一直是國家的大問題。
荀粲對荀顗偶然提到的農作物例如土豆、玉米之類易成長、產量大的農作物很上心,但他又怕這比不上原本農民種的產物,引進之後十分謹慎的找地方試種,先看看效果如何,如果好的話再推廣,對于一切能夠給底層民眾帶來利益的奇思妙想,他一向十分熱心的去實施,要不然他覺得自己白當了這麼大的官。因此,荀顗的名聲在寒門與底層百姓中向來不錯,基本上符合那句話——有荀令君遺風。
荀粲當然不管他哥哥如何利用這些科技,反正他只是負責往上攀科技樹,他巴不得荀家的勢力越大越好,前世的他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人物,他也沒有那種胸懷天下的節操,他難得幸運的出身高貴,還有各種金手指,自然免不了有些「小人得志」,而小人一旦得志,比起那些真正出身高貴的人來說,免不了格局較小,只看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暗中巡視了一下發展良好的研發基地之後,荀粲坐在這頗為古樸大氣的道觀之中,穿著一身道袍,梳著道髻,手拿《南華經》,還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意思,他知道最近幾日風頭太盛,再去潁川書院的話,怕是要被圍堵,所以只能來這里避一避,不過他的腦中卻在想著那張絕世尤物的臉……
==========
第一更~~~~~求收藏票票~~~~~再次感謝忘記DY背叛的捧場~~~~~~唔,第二更可能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