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舒雲在練琴,這主意是突發靈感想出來的。
那天在書房為草生找書讀,偶爾在角落看到了這古色古香的瑤琴,便好奇的拿起來看了一下,琴尾上有焦痕,還有幾個字︰「焦尾蔡邕制」。原來是東漢大家蔡邕制作的名琴,都說這琴已經消失,沒想到被這里的主人藏到這兒來了。
舒雲突然想到,草生的心里應該還是對綠蘿放不下,如果,我學會了操琴,能否用琴聲喚醒他呢?當下,立即在書房里亂翻,終于給她找到了本手寫的琴譜,上面分自序、技藝和古曲新編。
在自序中寫道︰人皆曰操琴者學琴藝小成需十年,吾大笑之,世人愚笨矣,學我技法,三日可成,待能奏完吾自編之十二曲,當可與當世國手一較技藝。下面是技藝篇,寫的是瑤琴的知識及指法練習方法。最後是他自己創作的古曲新編十二首。
舒雲每天安頓好草生以後便來書房練習琴藝,心中有了目標,舒雲學起來特別認真,僅用了兩天功夫便彈出了一首小令,十天時間便學會了古曲新編的第一首曲子,兩個月不到,這十二首曲子已經純熟無比。
這琴很有來歷,幾經轉手,飽經滄桑,琴已通靈,舒雲此時的心情在琴中已經淋灕盡致的表現出來了,正是情由心生,琴隨人意,相得益彰。
舒雲在此之前,一直不敢讓琴聲穿過書房,她不想草生對琴聲麻木,她知道,她能想出的辦法越來越少了。如果這琴聲對他還是不起作用,難道真的要向高管家說的那樣----听天由命嗎?
現在,這琴、這技藝、這曲子忽然讓舒雲充滿了信心。
這一日,舒雲把琴搬到草生的房間,在草生蒲團對面盤膝而坐,看到草生萎靡不振的神態,想起了以前兩人雄姿勃發、縱橫四方的場景,心中一酸,一曲《念奴嬌》便叮叮咚咚的在房間里回蕩起來。草生明顯的一怔,像是要睜開眼楮,臉上的神情起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十二首曲子一首一首彈下去,彈到《憶秦娥》的時候,草生明顯的微微側了下頭,用耳朵在搜索,一種迷茫的表情在臉上彌漫出來,漸漸的,眼角溢出了兩滴淚水。
舒雲捕捉到了草生的淚水,更讓她心如刀絞,人像風魔了一般,一遍又一遍的彈奏著這首《憶秦娥》︰
秋蕭索,梧桐落盡西風惡。西風惡,數聲新雁,數聲殘角。離愁不管人飄泊,年年辜負黃花約。黃花約,幾重庭院,幾重簾幕。
這首曲子在舒雲的反復彈奏下,已不再僅僅是哀怨、幽思、磋嘆,更是一種希冀,一種等待、一種企盼,一種決心,誓不罷休的決心。
草生的面容表情越來越生動,時而柔和、時而堅毅、時而凝重,時而坦然,他一直努力著想掙月兌什麼,他艱難的跋涉著,好似在做最後的抗爭。
不知道彈了多少遍,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舒雲只是感到希望越來越近,仿佛伸手可及,也許下一首曲子草生就會醒來,她始終這樣堅持者,終于,舒雲心力交瘁,眼中一片恍惚,仿佛看見草生正向她慢慢的走來,舒雲大叫了一聲︰「草生」。
「當」,琴弦斷了;「噗」,一口鮮血噴在了焦尾琴上,舒雲一頭栽倒在琴上,焦尾發出了巨大的轟鳴……
一切歸于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