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終于忙完,若嫣洗了手走出後院,推開一扇角門,便回到自家的小小宅院。春杏見她進來,忙張羅著擺好午飯,又請出沈夫人和小為梁,幾人圍坐著吃起來。
沈夫人舉筷前照例問了句︰「給覃大夫那邊送過飯菜了麼?」
春杏含笑點頭,為梁卻皺起小鼻子嘟囔一聲︰「天天問,頓頓問,大娘你真不嫌煩。」
幾人都禁不住笑了出來,沈夫人寵溺地睨了他一眼,嘴里嗔道︰
「就你這小人兒話多,你怎不煩?快快吃飯。」
看著娘親忍俊不禁的笑臉和神色中滿溢著的溫柔,還有小為梁邀寵後略覺得意的調皮模樣,若嫣由衷地感到寬慰,這輕松而平淡的生活,卻處處透出家的溫馨與和睦,怎不應了那句︰簡單就是幸福。
此時距一家人剛到蓋州那會兒,已隔了一年有余。
在這里他們又恢復了程姓,而當初若嫣與為棟商討後為一家人找尋到的生計,便是開間小雜貨鋪。
可是,由于為棟要時常去出門辦貨,不可能過多地打理鋪子,家里只剩幾個婦孺。若嫣雖有心經營,卻是最不便出頭露面的,正無計間,沒料想若青挺身而出,主動請纓要扮作男兒樣來充當這個程家鋪子的少東家。她這一大膽舉動,不由令一家人又驚又喜。
驚的是沈夫人和四姨娘,在她們眼中,女扮男裝便只是戲文里或是說書的杜撰出來的荒唐事,根本就是匪夷所思。喜的是德容,這陣子和性情率直的若青朝夕相處已情同姐妹,她很清楚自己說過的話和所講的那些故事對若青來說影響有多大,並也樂見其成。而為棟和若嫣詫異過後,考慮的則是此舉的可行性。
若青身形高挑,生得也是濃眉大眼,乍看之下還真有幾分男兒的英氣,且性子爽利敢說敢做,雖稍嫌魯莽又欠缺點兒精明和算計,不過有若嫣在後邊隨時指點幫襯的話,歷煉幾番也盡夠充充門面掩人耳目了。
于是就這樣,「老程家日雜鋪」在蓋州悄沒聲的開了張。
其實以他們原本的計劃,一個薄利多銷的小雜貨鋪盡夠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就可以了,孰不知,若嫣仿效自前世超市的經營理念和手法隨便幾下應用在當代,效果便自喜人。
最先擁簇的是住在鋪子周邊的街坊們,自從發現這家新開的日雜鋪不僅貨品的種類齊全花樣繁多,而且可以自己在貨架上隨意挑選,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價錢也要比以往在小商小販們手中買到的低廉許多。于是一傳十十傳百,沒多久整街人便都知道,「老程家日雜鋪」里大至糧油灶罐小到針頭線腦,不論是尋常的粗笨的日用品,還是精制的新奇的小物事小擺件兒,都一應俱全並價廉物美。
然後受惠的就是一眾小商販,原本他們都是在街上流動賣貨的,風里來雨里去,由于本錢小上的貨也大都粗陋,一天東跑西顛兒地也掙不了幾個大錢兒。而「老程家日雜鋪」的開張並沒有令他們失去飯碗,反倒為其提供了更安穩的環境和長期的收益。于是他們中有的被招進鋪子里,憑吃苦耐勞能言善道做了賣貨的伙記,有更精明能干的,則跟著為棟四處做起了采買購貨的差事。
隨著鋪子的名頭漸響,獲利漸多,為棟的進貨渠道和種類也更寬更遠更全面,商人的天性使得他越來越不滿足于現狀,開始和若嫣商量著要另開分號了。若嫣情知自家目前的經營狀況如此之好,只是佔了先機,難保就沒人嗅到商機後跟風而動,到時候憑自家實力未必能在競爭中站穩腳跟,還是多佔些市場份額才能一勞永逸確保長久優勢。
不過考慮到樹大招風恐會引人注意,眼下還是安全最重要,若嫣便又心生一計,用旁的名頭來重打鼓另開張,看似不相干的各自經營,實則集中管理暗行壟斷之勢。
是以時隔幾月,蓋州的城南和城北便陸續開起了「老沈家日雜鋪」和「老張家日雜鋪」,「老沈家日雜鋪」自是打著沈夫人名號,而「
老張家日雜鋪」卻是以四姨娘的名頭開起來的。
這一做下來就是一年多。期間,還發生了幾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