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玲的叔叔早已等候在出站口迎接遠道而來的佷女。
文玲與同學經過兩天的長途跋涉,終于來到這座令她們向往已久的南方城市。擁擠著下了火車,跟隨人群一路疾步涌向出口。
遠遠的,叔叔看見三個農家姑娘,其中一個很像大哥寄來的像片上的佷女,等文玲通過站口檢查時,叔叔快步走向文玲,農家姑娘正是他要接的佷女田文玲。
坐在城市的公交車上,文玲與同學好奇的注視著窗外的一切,一座座漂亮的摩天大樓高高聳立,一家家富麗堂皇的商鋪遞次雲集,潔淨透明的櫥窗里擺放著琳瑯滿目的各色商品,震天動地的流行樂此起彼伏,寬廣潔淨的街道上車水馬龍,衣著華麗的人群熙熙攘攘,當街兩行翠綠色的灌木精巧別致,長長的伸向遠方,街邊綠柳飛揚,百花齊放,陣陣花香不時撲來,沁人心脾,心曠神怡,最吸引文玲與同學眼球的當屬街上行走的各人,她們用驚羨的目光打量著,窗外的一切看的她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公交車在濱河車站停下,穿過一片小區花園後來到叔叔居住的樓宇,第一次乘電梯的文玲感到有些不適,到叔叔家時仍未能緩過來,暈暈沉沉的。
文玲叔叔原是武警一名營級軍官,十幾年前從部隊就地轉業到該市,分在市環保局工作,由于爺爺女乃女乃死的早,叔叔也有十幾年沒有回山西老家,文玲對叔叔的印象還停留在孩提時代的記憶上,看到叔叔,文玲是既陌生又親切,不知如何是好,好在嬸嬸對她非常熱情,很快讓文玲找到了親情的溫暖。
田文玲、田茗心、王思男是高中時的同學。畢業後,實在不甘于在家里過那平凡而無為的鄉下日子,養豬、喂雞、種地、嫁人、生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圍著鍋台,炕頭庸庸碌碌的過一輩子。她們有著自己的想法,現在時代變了,社會進步了,女孩子出去闖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趁著年輕應該出去闖一闖,闖的好就留在城市生活,闖不好再回來務農也不晚,嫁人之前起碼還的在家里呆五、六年時間,等嫁了人再想出去就難了,出去應趁早。
文玲父親有兄妹四人,父親排行老二,大哥不幸在七歲那年夭折,接下來就是三叔,之後是大姑、二姑,失去大伯後,爺爺心里特別悲痛,為使孩子們能健康成長,他特地給四個孩子取名為「吉祥如意」,父親這一輩,按家譜排列是「林」字輩,因此兄妹四人分別叫田林吉、田林祥、田林如、田林意,父親在本村當民辦教師,三叔田林祥轉業在南方國寧市,大姑田林如跟隨姑父在縣城生活,二姑田林意嫁到鄰村,和姑父一樣都是地道的農民。
對于文玲外出打工的想法父親是非常理解也很支持。父母膝下沒有兒子,只有三個女兒,父親在高考前因遭受了一次意外,落下終身殘疾,未能如願的考取大學,就把上大學的夢想寄托在三個女兒身上,對女兒的學習格外重視,一直關注著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文玲的學習一向不錯,父親曾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夠實現父親的心願,沒想到在高二最關鍵的時候,文玲的學習沒有跟上,結果什麼學校也沒有考上,父親並沒有責怪女兒,只是想讓文玲復讀一年,再努力一次。文玲考慮到二個妹妹都在上學,一個上高一,一個上初一,全家僅靠父親那四百多元的工資維持著一家人的開支和三個女兒上學,日子過的捉襟見肘,異常艱難,真是連病都不敢生的,自己已高中畢業,在農村算是高學歷,不能再讓家里為自己承擔生活費用,自己應該為家里分擔一份責任,實在是沒有復讀的必要,考不上是浪費一年的學費,考上了也上不起,還不如就此打住。
文玲經常在電視和報刊上看到關于農村勞動力在外打工的各種報道,對那些在打工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城市建設做出一番貢獻的打工者非常敬佩,她的心蠢蠢欲動,急切的想到外面去闖一闖。父親考慮到女兒從來沒有出過遠門,更何況是要去一個陌生的城市,想著出門最好還是有個依靠,思來想去,從不求人的父親向三叔寫信,讓三叔在城里幫女兒找一份工作。很快家里收到三叔回信,三叔沒想到佷女已高中畢業,爽快的答應給文玲找工作,信中說最好讓文玲帶個同學同去,一則有個伴,相互傾訴,不至于太寂寞太想家;二則兩個人相互照應著,相對比較安全些;三是有高中文化水平,學習和掌握一般的技術技能相對容易。父親對三叔的提議感激不盡,一個勁兒的說三叔畢竟是見過世面的人,想的就是比較周全,父親立即給三叔回了一份充滿感激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