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英國人不情願的找到劉飛揚,他們一提出鐵路的修建和附加條件後,立即被劉飛揚所反對。他指出大清不能修鐵路但可以由別國幫助修,但是你修鐵路我付錢這就是一筆買賣,對于要求的附加條件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劉飛揚提出英國可以參與鐵路的修建但是也僅限于此而已。
英國人當然也不會答應劉飛揚的計劃,談了兩次無果而終,英國人就不再與劉飛揚談了。他們直接向清庭施壓,而掌管總理衙門的慶親王奕劻隨即受英國人壓力而且又得了英國人賄賂,他向慈禧提出鐵路由英國人修建而由江浙的商民出資,修完後英國佔百分五十一股份,朝庭佔百分十股份而商民佔百分三十九股份。
這份方案一到劉飛揚手里當場就被他扔了,他向朝庭只回了一句話如果這樣商民不願出錢。
英國人大為惱火直接說如果這樣他們願意出資修建鐵路那麼鐵路的股份將有他們全佔。劉飛揚心里最怕就是兩條鐵路都被英國人佔了那他就只是為他人做嫁衣了。不得已只得與洋人再談,他提出鐵路的股份按出資劃分,修建只作為一項單獨的工程不計股份。英國人則認為修建鐵路要以技術入股,而且江南作為英國的巨大利益相關地必須在股份有所體現。
劉飛揚大嘆一口氣,英國的利益相關地?這可是中國的國土,可便宜卻要有你佔。這時大清的朝庭也威壓劉飛揚要他盡快與洋人答成協議,萬不可觸怒英國人。劉飛揚心中大罵清庭,英國人幾句話你們就怕成這樣,幫著洋人反過來壓迫國人,這是何道理。
當然他也只能心里罵一罵,最終只得向英國人讓步。最後雙方答成協議,商民出資百分七十的資金佔百分四十九股,英國人出資百分三十的資金佔百分四十的股份,而朝庭不出錢佔百分十一股。
劉飛揚只得無奈的心嘆,莫看英國人只佔了百分四十,可朝庭那百分十一的股份除了分錢外其它的由英國人控制,這樣英國實際上是控制了兩條鐵路。
協議答成的兩日後1885年12月28日,《中法新約》正式在北京交換批準。
中法戰爭正式結束,大清贏了戰爭可結果是敗。
上海的經濟風潮也迅速的平息,並且華商在風潮中轉敗為勝,可清庭受了英國人的壓力讓出了江南路權反使江南的危機更重。
但此次風潮也使洋人大惑不解,一些人認真的研究了在繭絲交易和股票市場的變化,發現了劉飛揚在其中用的種種的陽謀陰謀。這些研究不斷的被發表而且不僅在上海的報邗,由于這兩個商戰不僅是上海本地的洋人參與而且其本國的商人、金融機構也涉及其中所以這些文章也在列強的國內報紙等發表,這使劉飛揚的名字不但在上海名聲大噪甚至連不少的外國人也知道了東方出現了一個很利害的經濟學家。
不久後駐上海的英法兩國的領事也聯合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把劉飛揚與他們說的陰謀論和金融戰的理念在報紙上登出,雖然听起來很刺眼耳但卻獲得大多人的同意。在經濟的交往中大量充斥各種陰謀,並且這些陰謀絕大多數是合法的。而劉飛揚首次提出的金融戰一詞成為經濟領域一個新的研究熱點。
雖然在東方的這次經濟投機失敗使洋人損失很大但這並不妨礙劉飛揚的名聲傳播,不少人經過研究之後認為劉飛揚是當今世界上最利害的經濟學家之一,這不是因為他贏了而是因為他提出的新理念。
洋人對劉飛揚的看法不但在洋人範圍中傳播,很快各國的大清使館也知道了這些對劉飛揚評價。他們把這些傳回國內,大清的朝中對于這些對一個大清官員有如此高的評價感到吃驚。不過這個吃驚卻帶有點驚喜,曾幾何時洋人對大清的官員有過這等好評。
這個消息也有意無意的傳到了慈禧的耳朵,對于這些她也是高興的,當然有一件更讓她高興的事。
上海商民叩謝朝庭在風潮中的「支持」所以特獻上白銀三百萬兩為重修頤和園略出微力。慈禧很高興上海商民的孝敬,雖然朝庭也沒在風潮中做過什麼,但奴才給主子獻銀那隨便找個理由就行。不過當她也听說了劉飛揚甚至在列強國內的名聲後覺得朝庭應該有所表示,不然恐又讓洋人恥笑。
這日宮中議事,慈禧首先問到︰「哀家記得這上海縣令劉飛揚原來是五品官吧。」
在座眾人這幾日都耳聞了劉飛揚的事,哪能不略加留意,理親王吏部尚書世鐸一慈禧問到,馬上對奏︰「是的,太後記性真好,這劉飛揚是上半年因在台灣基隆大捷中略有戰功所以特升了五品。」
慈禧點點頭說︰「年紀輕輕的就五品了,不錯啊。可是這次他又領上海商民與洋人在經濟之中又有小勝,連洋人都說他是一個什麼經濟學家,大清國就給他當一個縣令太小氣了。甚至有人說讓他們的國王、首相請他去當什麼經濟顧問,這讓我大清的顏面何存而且哀家還記得他好像也在鎮南關大捷有效力吧。所以哀家以為可以再升一升這劉飛揚的官,不能讓洋人笑話說朝庭不能用人。」
世鐸為難的說︰「太後,這事恐怕不妥,這劉飛揚畢竟才十九歲實在是太過年輕,這再升起碼就從四品了,十九歲就從四品恐怕惹人非議。」
慈禧冷笑道︰「非議,誰有非議?誰也能殺了個什麼司令,誰也能數敗洋人,誰能得淮系、湘系一同聯名,誰能讓南北商賈一致擁護,誰能讓商民報效朝庭三百萬兩銀子,誰也可當這四品官。」
眾人听到最後一句算是明白了,三百萬兩啊,如果人家給錢了卻不給他升官以後誰還會報效朝庭。
世鐸苦著臉說︰「那就給他升個從四品,只是這從四品再當一個縣令恐怕也不妥,不知該把他調任何處?」
慈禧說︰「這倒是個事,諸位說說有何高見?」
眾人心想上海莫看是一個縣可不比一個府差,原先就提出讓盛宣懷任上海縣令而劉飛揚他去任它處的知府人家都不肯,現在要升他總不能還是一個知府吧。
醇親王、光緒皇帝的生父奕想了想道︰「太後,上海現在已不比從前,如今上海已成江南重鎮再只是一個縣只怕不妥。臣以為可撤松江府設上海道。這樣讓劉飛揚任上海道道台,既升了劉飛揚職又可讓他繼續在上海。」
世鐸說到︰「醇親王高見,可道台可就是四品了,這也不合體例啊。」
慈禧心中一動,這醇親王是想升劉飛揚官,拉攏他。這樣一個人才他豈能放過,賣給劉飛揚一個人情為自己兒子親政打下人脈。她心里冷笑,醇親王怎麼早就為自己兒子準備了,可我這個老婆子還沒傻。
她開口道︰「這樣吧,也不要升劉飛揚什麼從四品了。」
她話落略停了一會,看了在座的人有松了口氣的,有皺眉的,有無所謂的,接著道︰「直接升任四品,按醇親王說的設上海道讓劉飛揚任道台,莫讓人說了朝庭小氣,不會用人。」
••••••
劉飛揚在上海莫名其妙的又被升了官,不知什麼時候朝庭居然會對商人的利益也會看中的。不過升官自然是好事,也少不了上海的商賈為他慶賀一番。但一身的事務卻讓他停不得幾時,鐵路的集資馬上要進行,當然錢的事他還不太擔心,有胡雪岩出面領餃兩條鐵路總共要的兩千萬兩銀子還不要話下,但他更關心的是鐵路的修建中不能只是讓洋人賺錢。他讓趙于善這美國耶魯大學的工程學學士去當鐵路修建的會辦,要他多讓華人參于其中,從中學得一些鐵路的技術,總不能以後所有的鐵路都有洋人來修吧。
安排了鐵路的事後,他再召集商賈,風潮已過上海經濟委員會使命已完成。但劉飛揚並不想讓這個臨時機構解散,它不但能聯合華人協調經濟,而且它能控制上海華商經濟其掌握的錢財太過龐大這對自己以後定有很大的作用。
劉飛揚向眾人提出不撤消上海經濟委員會而把它作為一個常設的機構,他指出從這次風潮可以看出洋人能很容易的聯合起來共同行動而華商卻太過分散很容易被各個擊破所以有必要保留這個機構可以使華商有一個協調經濟的組織,為以後再出現這種大風潮,大危機時可以一致行動。
眾人听了都以後應當留下這個機構,劉飛揚提意陳其昌任上海經濟委員會的會長。陳其昌在這次風潮的作用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由他任會長大家並無異議,但有些人心中卻是明白的,比如老江湖的胡雪岩它其能看不出劉飛揚的意圖,不過他並沒有說出來,他想看看劉飛揚到底要干什麼。
安排了眾多事務後,年關將盡,好不容易閑下來的劉飛揚並沒有讓自己休息一下而是讓劉洪恩他們和自己一起去一趟南京,面見兩江總督曾國荃。
第三十七章升官
第三十七章升官,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