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狂瀾 第九十五章 太和門失火

作者 ︰ 蕭聲煮酒

故宮里的所謂「門「其實也都是龐大的建築。太和門是從午門進入紫禁城之後通往朝堂三大殿和**的極其堂皇的」朝門「,跨度九間,高度六丈五尺二寸(約合22米),雖是平房卻相當于六七層樓那麼高。左右陪襯的貞度門和昭德門也都高達四丈四尺五寸(約合15米),相當于四五層樓的高度。門內東西廡各三十二楹,廊廡相接。起火地點是西邊的茶庫,結果火借風勢,火焰很快沖出了茶庫的房頂,眼看著飛上了太和門的門檐。紫禁城里所有的建築,可以說都是用上好的木料堆砌起來的,而且都歷經多年極端干燥。一點小小的火星迸上去,眨眼之間就變成熊熊大火。也就是轉眼之間,太和門門檐上的火苗已經變成騰騰烈焰。火勢發展之迅速實在驚人,頃刻之間,它又越過了太和門,繼續向東進發。大火很快就燒毀了武備院的氈庫、甲庫和鞍庫等多間宮室,再向東進,就燒到了昭德門。盡管九城水龍奮力撲救,仍無以為計,眼看著一座恢弘建築化為一片灰燼。

面對紫禁城中的熊熊大火,慈禧心神不寧、寢食難安。

首先,她擔心火災過後無以為家。慈禧清楚,火起地點雖然是太和門,距朝堂三大殿和**還有一段距離,但水火無情,尤其是紫禁城建築多為木料,一旦遭遇火災,火勢難以控制。

其次,她擔心大火過後輿論難平。中外臣工會以「天怒人怨」之詞來品評自己的執政。此時她必須先發制人。在滿朝文武還沉浸在大火過後的驚嘆氣氛中時,慈禧對于火災的處理意見已經下發︰

第一、以光緒帝的名義發下諭旨,懲罰與獎勵並行。對點燈入睡引起火災的直接責任者處以死刑。負有管理責任的總管內務府大臣、步軍統領、前鋒統領等,也分別受到了降級、罰俸的處分。獎勵救火有功的人員,由戶部拿出一萬四千余兩白銀作為賞資。

第二、暫停頤和園重修工程。在如此突變的面前,慈禧知道自己必須做出一種「夤畏天威,益加修省」的姿態,以蒙蔽視听。于是,慈禧頒下頤和園工程部分暫停的懿旨︰

「本月十六日貞度門不戒于火,固屬典守不慎,而遇災知儆,修省宜先,所有頤和園工程,除佛宇暨正路殿座外,其余工作一律停止,以昭節儉而迓庥和。」

第三、大肆獎賞,籠絡人心。大火過後,慈禧為了穩定人心,三天之內,連下懿旨,對朝廷文武百官、封疆大吏以及皇親國戚大加封賞,即使駐京的外國使臣,她也不忘「設宴款待」。

太和門大火的不良後果,在慈禧的搪塞中,沒有掀起大的波瀾。然而,**中為光緒帝籌辦大婚的喜慶氣氛已被這場天災**籠罩上一層晦氣,大婚慶典還能如期進行嗎?

第四、大火過後,太和門化為廢墟,有一件事情令慈禧頗費斟酌︰按照大清的祖制,皇帝大婚時,皇後必定要坐轎從紫禁城的正門--午門被抬入皇宮。在進入第一道「朝門」午門之後,還必須再走進第二道朝門--太和門,然後才向北進入內宮。然而現在太和門被燒毀了,皇後沒有第二道朝門可進,無疑是大不吉利。可是,重修太和門需要很長時間,而光緒皇帝的婚期已定,不可隨便更改,並且清朝歷史上也沒有更改大婚日期的先例,如若更改,必然是大不吉利。

這可真是進退兩難。

慈禧斷然做出決定︰婚禮如期舉行,並且皇後必須經過太和門再入**。那麼如何解決皇後入二道朝門的問題呢?在短時期內恢復昔日太和門的壯麗,即使鬼斧神工也不可能啊。慈禧再次做出令所有人意外的決定︰她居然責令扎彩工匠日夜趕工,在火場搭蓋太和門彩棚!

搭彩棚可不是一件小事。何況皇宮之內哪有小事!動工就是大事!更何況是為了皇上的大婚而動工!更何況這是慈禧的懿旨!

內務府迅速找來了宮內外大批搭棚、裱糊、扎彩的工匠,木釘紙糊,倒也搭起一座足可以假亂真的太和門︰不僅高度和寬窄分毫不差,而且獸頭、雕飾、瓦溝等都酷似真物,竟然使長期在內廷行走的人,一下子也難辨真偽。

這件雖然宮中下令不許傳言,但這麼大事如何瞞得住,內外臣工雖然明著不言,但暗中都在看著慈禧的舉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大清權力的幾十年的慈禧會不會把權力交給光緒。

光緒帝既已大婚,自然就該「親裁大政」了,但慈禧會甘心把權力交出嗎?

這件事雖然與劉飛揚並無關系,但他心中明白現在雖然因為祖制和宮中的失火,輿論傾向于光緒,慈禧是歸政給光緒可實際的大權還是在她的手中。劉飛揚這個時候應該為自己再撈一筆政治資本,他要在光緒大婚前想辦法見一見慈禧,表一下心跡。

劉飛揚離開春滿堂,一路想著心事回到客棧。

一進客棧,親兵就報,台灣巡府劉銘傳大人來了,劉飛揚一听,趕緊快步進房。

「參見銘帥。」

劉銘傳扶起了他說︰「一晃近四年了,我說的不錯吧,你出息了。」

劉飛揚不好意思的笑笑,看著劉銘傳,他的身子不很好,臉色蒼白,背也駝了。「銘帥,要多注意身子。」說著扶他坐下。

劉銘傳坐下後說︰「我這身子是不行了,年前我就上奏子乞骸骨,只是有一事一直放不下。這次來見你就是來求你一件事。」

「銘帥這是何話,銘帥有事我定竭盡全力。」

「朝庭已許了我的奏子,這次參了皇帝大婚後,我就不回台灣了,台灣巡府之職也交了。可我在台灣多年,按你的策略營建台灣,幾年間也算有所成,但事多有掣肘,不能盡如意。本想交御台灣後,朝庭能派個懂洋務的大臣繼續台灣之新政,但這幾日朝中傳出消息,準備調邵友濂為巡府。邵友濂原就在台灣任布政使,此人對我的台灣新政多加不合,此次如他就任台灣巡府恐我多少努力始台灣之今日局面將毀于一旦,所以我想讓你去爭一爭台灣巡府。」

第九十五章太和門失火

第九十五章太和門失火,到網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狂瀾最新章節 | 中華狂瀾全文閱讀 | 中華狂瀾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