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 第五十章 紙上談兵也可行(三)

作者 ︰ 王凌

>

正文第五十章

因為昨夜攻擊受挫,北魏軍一時也搞不清到底是為什麼,為了避免較大的傷亡,他們沒有再繼續進攻,而是選擇等待天明,以觀測敵情。所以,這一夜竟然是出的平靜,沒有慘烈的戰斗,沒有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只有漫漫的寧靜的黑夜和等待。

天終于微微亮了。于將軍看著天空呼了一口氣,揮手指揮前來換防的部下們換防。他們現在是按衛寧的建議,把所有人員分成三班,一班駐防,另外兩班休息,輪流交替駐防城牆。衛寧規定,當一班受到攻擊時,如果是實在抵擋不住,才會被準許借調另外兩班支援,否則,為了保存實力,縱是外面殺的震天響,另外兩班必須休息。

可是,不知為什麼,今天來換防的士兵們有點不同尋常。首先是他們所穿的軍服,服色竟然與原來的大不相同。其次是,當他們走上城頭時,紛紛摘下了城頭上飄揚的各種旗幟,換上了另外一種誰也沒有見過的軍旗,不光如此,他們還把城頭上高高飄揚的「于」字帥字大旗放下來,換上了「封」字大旗飄揚。

于將軍身旁的一名校尉,看著這一切的變化,試探著心翼翼的問道︰「將軍,這辦法可行嗎?」。

于將軍抬眼看著這一切,嘆聲道︰「希望此計可行,能唬得住敵軍一時!」。校尉聞言埡口失言,張著嘴巴看著于將軍。

與此同時,鄧城那個笨重斑駁的的東門,吱吱呀呀的打開了。一隊大約三百余人的的部隊,輕裝在身,快速出城,迅速的消失在城門前的樹林里。

于將軍走進鄧城官府衙門。此時鄧城縣衙已經改成了「戰時指揮部」了,所有的將領幕僚官員都聚集在這兒,指揮、謀劃、處理軍情事務。于將軍走進二堂,看見蕭雲衛寧也在其中。他們二人正趴在一張桌子旁,在看一副鄧城周圍地理的地理圖。

于將軍走過,湊上去看了看地圖。

蕭雲發現了他,忙道︰「哦,于將軍!」。于將軍「嗯」了一聲,道︰「怎麼樣?李副將他們出發了吧?情況怎麼樣?」。

衛寧听到了動靜,抬起頭,正好听到于將軍問話,于是接過口回答道︰「已經出發了。他們只攜帶了三天的口糧,不管遇到遇不到北魏騎兵,他們三天後都會返回鄧城!」。

于將軍聞言點點頭,「嗯」了一聲,嘆道︰「但願天佑我們!」。

他這樣一。衛寧也不由的有些緊張,道︰「實話,此計,我也沒有把握,一旦失敗,鄧城就要血流成河,……」。

蕭雲听他們二人都在擔憂失敗了會怎樣,不由得笑了,道︰「謀事在人,成敗在天!命自有天定,你們總擔憂失敗做什麼,還不如快些想想可能會出現的紕漏,完善計劃,以待援軍!」。

「嗯!」于將軍很贊同,伸手拍怕衛寧的肩膀,道︰「不用擔心!即使失敗了我們也不會責怨你,因為,是你讓我們有多活了幾幾天!」。

衛寧聞言點點頭。

李副將率領部隊在樹林里急速的奔馳著。片刻,他抬頭瞧了瞧前面山林中的山頂,停下來打開滿是標記的地圖。他身旁的將佐趕緊掏出羅盤,測試好方向。李副將看著羅盤,手指在地圖上一陣尋找,最後停在了一個點上。旁邊的將佐點點頭。李副將收起羅盤和地圖。繼續急速趕路。

北魏皇帝孝文帝在大批護衛和各大將將軍的簇擁下,乘坐步輦,緩緩的來到前線。孝文帝抬眼向鄧城望去。一桿「封」字大旗樹立在鄧城城頭。孝文帝問群臣道︰「這是怎麼回事?」。

位在眾將領前面的侯景,上前單膝跪下,回稟道︰「啟稟陛下,今日前線斥候來報,報告今日鄧城守軍突然更換了帥字大旗,之後守軍人數突然減少,而且所守城的士兵軍服,也與原來的服色大不相同。」。

孝文帝聞言,抬頭向鄧城看去。片刻,他收回目光,看著侯景,道︰「以你之見,這是為什麼?」。

侯景低下頭,道︰「末將愚鈍,實不敢妄言!」。

孝文帝看著他,臉色有些生氣,道︰「那哪位愛卿能告訴朕,南齊敵軍這是有何用意?!」。群臣聞言,都低下了頭,不敢妄加話。孝文帝瞧著臉色瞬時又暗下來了。侯景抬頭偷偷看了孝文帝一眼,見孝文帝臉色鐵青。于是,忙又叩首道︰「陛下,臣有幾句微言,不知當講否?」。

「講!」孝文帝臉色鐵青。

侯景道︰「陛下,臣觀鄧城上的帥字大旗,書為「封」字,另見城頭上的守軍軍服,乃為南齊建康衛戍軍服。由此,臣推斷,此事不為南齊援軍以至,便為鄧城守軍施以‘空城計’!」。

孝文帝聞言,沉思了一下,道︰「那如今,我們應該如何?」。

侯景聞言也思索了片刻,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若吾皇恩準,可先遣派一軍,試探進攻,一探敵軍虛實。」。其實,古代作戰遠沒有書上寫的那麼神乎其能,那些名將大將們在不明敵情的情況下,試探進攻是家常便飯的事,包括現代也是如此。

鄧城縣衙二堂里,于將軍已經下去休息了。蕭雲和衛寧還在看著那份鄧城的地圖。蕭雲看著地圖對衛寧道︰「寧弟,你的計劃是讓李將軍在這里襲擊穿插的北魏騎兵?」。著他在地圖上指出一點,那里是個山谷,山上有條羊腸道,可容人通過,易守難攻,衛寧和蕭雲等一眾人分析,都認為北魏最有可能是在那里穿插過鄧城的。

衛寧聞言點點頭,道︰「是啊。這樣可以擾亂敵人的視野,讓他們更加模不清我們的底細!」。蕭雲看著地圖,沉思了片刻,道︰「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不這樣呢?!這樣更能擾亂敵人。」,著他在地圖上一劃,手指劃過那個山谷,直達北魏軍營後方。

衛寧看著他地劃,思索了好久,才抬起頭,道︰「雲兄,我不是沒有想過這個計劃。主要因為,這個計劃太冒險,它不但要求部隊會隱蔽樹林中,還要要求部隊全是騎兵,有較強的游擊能力!玉將軍一定不會答應的。」。

蕭雲聞言沉默了。良久,他抬起頭道︰「答不答應是他的事,不那是我們的事!」。

北魏的試探性進攻開始了。北魏士兵們舉著盾牌,扛著登城梯,推著沖撞車,向鄧城北門沖過來。北魏後陣的弓箭手,也紛紛張弓放箭放箭,漫天紛飛的狼牙箭飛上城頭,掩護地面步兵的進攻。

城頭上的守軍也實施了反擊。作戰方法與昨夜的大致相同。盾牌在前,弓箭手與盾牌兵合作射擊。城中的拋石機也拋出斗大的石頭,支援城頭上的守軍。因為城上的守城士兵減少了,所以士兵們可以更好掩護,躲避北魏的狼牙箭雨,避免較大的傷亡。不論怎麼,這次守城的士兵所用的作戰方法與以往截然不同。

侯景在後會陣看著,心中飄忽不定,難道南齊的援軍真到了?

…………

位于鄧城以東四十里的山間,有一條優美的山谷,谷內溪水長流四季長春鳥語花香,景色極其宜人。當地人感嘆上天賜予他們這麼一個優美的地方,變為山谷起名為︰天賜谷。可是,天賜是天賜,要想更一步的欣賞美景,除非跳下山谷去。因為,天賜谷是個死谷。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天賜谷的上,陡峭的懸崖邊,有一條蜿蜒伸展的羊腸道。道本是鄧城未立之時,前人開闢的從南陽通往雍州的捷徑,自鄧城建立並發展起來後,這條道便被逐漸荒廢了。

這條道也不寬,四尺來寬,大于一米二左右,可供一人一馬前後通過。如今已經荒廢百年了,幾乎無人知曉。然而,北魏數次南侵,不知真怎麼知道了這條道,便經常派部隊在此穿過,襲擾鄧城及雍州附近郡縣。

因為北魏多是騎兵,牽制著城中南齊主力,而且,穿過大山捷徑也不是這一條,這條不過是最大的罷了,所以,南齊無力在此駐兵防守。不過,也因為道狹窄,限制了穿越人數和速度,一次通過百人,已經是及其上限了。

今天,在這條道的南端的路旁的樹林里,靜靜地偽裝埋伏著三百士兵。他們便是李副將率領出城的那支部隊。他們听從了衛寧的計劃,遵照于將軍的軍令,埋伏在這里,襲擊通過的北魏軍隊。

樹林里密不透風,蚊蟲亂飛,極是悶熱。士兵們很是不習慣,大多都受不了這樹林的環境。所以,伸手軀趕蚊蟲的現象時有發生。李副將看到了,低聲喝止,道︰」別搞那麼大動靜,以免被北胡蠻子發現!」。

實話,他也受不了這樹林的環境,也想驅趕一下蚊蟲,扇扇風涼快一下,可是,出征前于將軍吩咐過「襲擊要突然」,這個道理他懂,所以也不得不做好充分的偽裝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寧王最新章節 | 寧王全文閱讀 | 寧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