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 第八十三章 明帝憂心雍州亂

作者 ︰ 王凌

>

搜索「」就能找我tp:/.b.

正文第八十三章

南齊京都建康城,高大宏偉的皇宮里御書房中,齊明帝上座書桌之後,正在伏案書寫著什麼。此時,黃門在房外高叫一聲,「啟稟皇上,尚書台中書令蕭懿大人求見!」。齊明帝頭也不抬,道︰「叫!」。隨即,蕭懿躬身走進房中,跪倒在地,呼道︰「臣,蕭懿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齊明帝放下手中的筆,抬眼看向下跪的蕭懿,道︰「起來吧。」。蕭懿又跪拜謝恩之後,才站起身。齊明帝一句話也不,自蕭懿起身後,就一直盯著他仔細的看。蕭懿被他盯得心里直發毛,不由躬身道︰「不知陛下退朝後宣臣留下,有何事相詔?」。[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齊明帝聞言,眼楮冷冷的看著蕭懿,冷言問道︰「今日朝堂之上,你的所做所為所言,是在為你弟蕭衍開月兌嗎?」。

蕭懿聞此言大驚失色,誠惶誠恐地跪倒在地,驚恐的伏地以頭搶地,大呼︰「陛下,微臣不敢,軍國大事,重則天下,事遷邊境數十萬百姓安危,關河寧定,臣萬死也不敢為親情而枉私,枉顧軍國大事,敗壞朝紀,擾亂朝綱啊!臣,請陛下明鑒!」。完一頭搶地,重重地叩首在地,聲音翁然兀響。

齊明帝盯著蕭懿看著了好大一會,才開口道︰「那你今日所所做,還有兩份塘報奏折,旨在何意啊?」。蕭懿聞言,仍伏地叩首,道︰「雍州兵敗,事牽重大,涉及眾廣,崔慧景、蕭衍二人雖吃敗仗,然也不是沒有原因,至敗之原因還有待考議,再則此時雍州局勢錯綜復雜,動蕩不定,不宜大動干戈,重責前方官吏,以官吏喊冤,軍隊怠戰,流言四起,擾亂天下民心,令我朝傷及根本,社稷動亂。臣據實上報,所慮者皆為此焉!」。

齊明帝聞言,又冷冷地道︰「這麼,你是為國著想,為朕分憂,實是個忠臣良吏,倒是朕冤枉你了?」。

蕭懿聞言一頭觸底,叩首道︰「臣不敢,食君之祿,為君分憂,乃為臣子本份。」。

齊明帝聞言不,冷眼直盯著下跪的蕭懿。蕭懿下跪在地,以頭觸地,叩首不起,就在那里那麼靜靜的跪立著。良久,齊明帝深吸一口氣,開口道︰「你先起來吧。」。蕭懿聞聲謝恩,這才起身站立。

齊明帝看著他,開口道︰「今日茹法珍剛剛上報雍州兵敗,你便立馬就收到了雍州塘報,難道這真的是巧合,不是你有意為之?」。蕭懿聞言,撲通一聲又跪倒在地,以頭觸底叩首,道︰「臣對皇上忠心耿耿,絕無二心,此塘報確為臣今日剛剛收到,臣萬死也不敢欺瞞陛下,閉塞聖听,也不敢為情枉私,不顧大局!」。

齊明帝聞言,嘆了一口氣道︰「這種話這有從你蕭懿嘴中出,朕才會信。起來吧,朕並沒有責怪你,不用老是跪著。」。蕭懿聞言這才謝恩再站起身來。瞧他站起身,齊明帝嘆了一口氣,道︰「雍州兵敗,十萬大軍覆沒,朕心真是痛心疾首啊!蕭愛卿,對于這場兵敗,你是怎麼看?」。

蕭懿聞言趕緊躬身答道︰「臣並無拙見,兵敗事因及兵敗結果和如今雍州局勢,均在催、蕭二位大人的奏折中,陛下可以從中批閱可知詳情。」。

齊明帝從桌子上拿起那兩份崔慧景下衍的塘報奏折,啪的一下又扔回桌上,冷哼一聲,沉下聲音道︰「雍州兵敗,十萬大軍萬軍覆沒,雍州城失陷,數十萬百姓生靈涂炭,飽受摧殘!而這些遠在京都的高官重臣,卻為要如何處罰催、蕭二人,爭論不休,絲毫沒有想到邊境百姓,戍邊將士,也沒有想到朕憂心的天下!」。蕭懿聞言趕緊躬身道︰「微臣有罪!」。

齊明帝瞧他一眼,張口道︰「你無罪!滿朝文武,目光長遠,顧及之廣,唯你蕭懿一人!但從剛才你為催、蕭二人話,為雍州考慮,為天下寧弟考慮,便可知之!」。蕭懿聞言趕緊又低頭躬身,道︰「謝陛下妙贊,臣愧不敢當!」。

齊明帝又瞧了他一眼,道︰「不敢當就慢慢當得吧。現在,你對于此時雍州的局勢朕應該如何?」。蕭懿聞言,先謝了明帝贊恩,這才舌忝舌忝了嘴唇,為齊明帝分析起雍州的此時的局勢,出謀劃策。

蕭懿道︰「陛下,此時雍州剛剛兵敗,士氣必然低沉,將領必然頹廢,此時若是大動干戈,大肆責備處罰前線將領官吏,必然會導致將領受罰抱怨,士兵低迷頹廢,官吏無心主政,低迷的雍州各軍的士氣必再次低落,動蕩不安的局勢必將進一步騷亂。再,這次兵敗的真實原因還不明良,是非曲過,還待勘議,所以現在陛下不但不要責備他們,相反,陛下還應下旨安撫他們。畢竟我們要做的是保疆護土,而不是明紀謹法。如是以此讓前線將兵皆不能戰,怎知荊州等地也不會淪失呢?!」。

齊明帝聞听此話,不由的頷首點頭,就目前的雍州局勢,怕也只有此法解決了,蕭懿的對,他要的是士兵將領保疆護土,要的是他大齊的江上,而並不全是聖明之君。听完蕭懿的話,齊明帝不住地點頭稱是,道︰「嗯,愛卿之言,所述正是,怕目前也只有此法來穩定北疆局勢了。然,愛卿所也有欠妥地方。前線敗仗,不罰反賞,怎服人心?以朕來看,還是先下旨責備,再下旨寬慰一番,而後明降暗升,穩定局勢吧。」。

蕭懿聞言趕緊,躬身道︰「陛下聖明!」。

齊明帝接著道︰「不管怎麼,崔慧景畢竟是行軍大元帥,前線兵敗,他首當其沖,不罰他怎麼都不過去。這樣吧,你回去後立刻替朕擬旨,責斥前線失利,罷崔慧景、蕭衍、封和、費玉陽、嚴守俊之職,下旨斥責,而後著嚴守俊接替雍州南部各郡軍務,著蕭衍接替雍州刺史一職,統轄雍州全境,著封和為雍州長史加府兵團練使,保防雍荊州之地,另升原雍州衛游擊將軍李椿為平寇大軍副帥,平寇大軍大元帥一職暫留空缺,待朕于眾卿堪議後在行定奪,至于費玉陽、崔慧景二人,督軍不利,揮師無方,著留旨待用。」。

蕭懿在下面听著默記心中,听到皇帝要提自己的弟弟為雍州軍政要職,待明帝完,他趕緊躬身道︰「陛下,蕭衍原為平寇大軍副帥,鄧城失利,雍州兵敗,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此時他不降不罰反升,恐難以服眾,令朝堂民間頗有微詞!」。

明帝看著蕭懿笑了,道︰「能有什麼微詞,打了一次敗仗能到就要嚴懲嗎?那他給朕打了那麼多次勝仗,又該怎麼呀?行了,朕知道你顧慮什麼,內舉不避親,你不用這般顧忌,如果膽敢有哪個有所不滿朕所調遣,讓他直接來找朕好了,朕來給他解釋!」。

蕭懿聞言仍是遲疑,道︰「可是,陛下……,這……」。

齊明帝打斷他的話道︰「好了,朕意已決,你就不必再言了。」。蕭懿無奈,只得躬身施禮,答道︰「是,微臣遵旨!」。齊明帝揮揮手,道︰「好了,你去辦吧!」。蕭懿躬身施禮,退出御書房,正當蕭懿快要踏出門去的那一刻,齊明帝突然又叫住他,道︰「愛卿,回來。」。

蕭懿趕緊退回來。齊明帝道︰「蕭愛卿,朕這幾日偶感風寒,頗得恙,今日朝堂之上頗失君狀,然觀群臣,議論紛紛,朕恐流言四起,令群臣誤解朕病,你在外面就替朕解釋解釋吧!」。蕭懿聞言,趕緊躬身領旨,道︰「是,臣遵旨!」。明帝擺擺手,道︰「你下去吧。」。蕭懿躬身施禮,退出房間。

南齊京都建康城京兆郡守何大人府上,郡守府後花園中,何婉清坐在院中風亭中的石頭排椅上發呆。腳步聲輕響,倩影一晃,一個淡黃衣衫的女子來到她身旁。何婉清听到響聲,抬起頭來。蕭玉燕坐到石椅上,抱住何婉清的腰,把頭依偎在她的肩膀上,輕聲叫道︰「姐姐!」。

何婉清扭過頭來,看著她,略有些蒼白憔悴的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意,沖蕭玉燕笑了笑。蕭玉燕離開何婉清的肩頭,板住何婉清的雙肩扭動,讓她面朝自己。何婉清面容憔悴,發絲凌亂,眼楮紅腫,卻還在勉強掛上笑容,道︰「燕妹,怎麼了?」。

蕭玉燕看著她突然嘴一撇,哭了起來,道︰「姐姐,你別這樣好不好,你要想哭就哭出來,你老是這樣憋在心里,這樣折磨自己,妹子看了心疼!」。

何婉清見狀趕緊慌手慌腳的為她擦淚,哄她,道︰「好了好了,妹妹不哭了,姐姐沒事了,姐姐沒事了,好了,妹妹不哭了!」,好一番哄騙,最後實在無能為力了,何婉清也禁不住又流下眼淚來。這下可好,該變成蕭玉燕哄她不哭了,好半天兩個水做是人兒,才在抹著眼淚中不哭了。

擦干眼淚,蕭玉燕看著何婉清,認真地道︰「姐姐,妹妹知道妹子心直口快,心中藏不住事,但是能不能答應妹妹,以後要是再有什麼委屈難過,不要自己憋著心里,給妹妹听,好不好?!」。何婉清為她擦掉眼睫毛上的淚滴,道︰「這有何不可呀,你是姐姐的知心人兒,姐姐有什麼話還不是對你?」。

蕭玉燕聞言道︰「嗯,這倒是,」,道這里,她突然想起了什麼,立刻大呼叫起來道︰「對了姐姐,我听我爹今天何伯伯向皇帝辭官,要帶你回鄉下,是不是真的?」。

何婉清聞言輕輕地點點頭。

蕭玉燕見狀,嘴一撇,又哭了,道︰「姐姐你走了,我怎麼辦呀?」。何婉清敢緊為她擦淚哄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寧王最新章節 | 寧王全文閱讀 | 寧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