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雨心太軟寫書時不愛折磨主角然而卻給梁山伯加了「陽魂殘缺」的怪病這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看過《梁祝》電影戲曲中的梁山伯是一個純真善良的書生不但外表文弱手無縛雞之力而且內心也不夠堅強面對嚴酷的現實只能以病死作為逃避的方式。
鬼雨在寫《仙蹤》時對梁山伯的形象進行了重新塑造是以戲曲中的山伯為背景加上現代人的思維和感受給他增添了剛毅之氣柔韌之『性』。同時為了避免另一個無往不利的「葉昊天」的出現將一個「陽魂殘缺」的枷鎖套在他的頭上讓他來代表兩千年來不斷衰落的儒家文化希望他能沖破枷鎖重塑輝煌。
從歷史上看中國古代文化真正具有生氣勃勃力量的時代是春秋戰國。在那個時代我們涌現了諸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韓非子、墨子這樣偉大的思想家各自建立起獨立的文化血脈。但是後來中國的知識分子再也沒有創造出能越先秦諸子的獨立思想學這就是在文化思想上我們沒有走上一條越來越繁榮越來越達的道路。
從文學上看我們最早有《詩經》、有屈原留下何等美妙的篇章。
在漢代我們的文學很有開拓精神。讀一讀《史記》你一定能感覺到司馬遷的脈搏在那里「 」地跳動他塑造的項羽、荊軻……那些人物虎虎有生氣從司馬遷寫的每一個中國人身上你都可以看到一種全部的生命的力量︰不向外界屈服不是俯帖耳不是精神萎靡……你貼在《史記》上能听得出一種聲音來那樣一種生命活力那樣一種心髒的跳動「 彭」響的聲音來。
到了魏晉時期我們有所謂「魏晉文章」章太炎先生提出「魏晉文章」是最好的文章因為他認為魏晉文章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率『性』而為的那種自然本『性』。當思想的創造力萎靡下滑的時候我們的文學還保留了一點生命的活力。
到了唐代我們仍然可以從李白、杜甫這樣一些詩人身上感到一種自由的精神那就是所謂的「盛唐氣魄」。
宋代盡管文化更普及社會經濟更展但是知識分子的精神卻開始萎靡了。我們從當時的文學作品中感覺到的是一種對自我身世的哀怨一種卿卿我我的悲哀而沒有了漢唐時期那種吞吐宇宙、揮斥八極的生命活力、生命力量。這證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在經歷了漢唐的宏大氣魄之後衰弱下去了。南渡以後我們失掉了半壁江山這麼多的知識分子這麼豐富的文化、這麼多的人口偏安于江南。當然這也帶來了江南的經濟文化的展但從整個中華民族來是衰弱了沒有活力了在強權面前挺不起腰板來了。
宋代以後半壁江山也保不住了。蒙古人佔領了整個的中華民族佔領了全國。當然蒙古族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可是當時畢竟是少數民族是異族。我們是失敗在異族手下的是被別人征服了。外族侵略禍從南來我們就逃向北禍從北來我們就逃往南。中國的百姓在重大災難面前不敢迎上去不敢抗爭它不敢爭取自己的權利而是逃避苦難逃避強權希望躲在一個狹的生活的殼里混沌苟安自己的一生。
我們中華民族的漢唐之氣、雄壯之氣、陽剛之氣就這麼一步步衰弱下去。
曾經的勇敢、豪邁、冷靜、睿智盡都消亡了。
我們在彬彬有禮的犬儒文化燻陶下日漸雌化。
這就是本書的主人公「梁山伯」立足的背景他承載了鬼雨重振儒學的希望。
希望他能在尋覓仙路的過程中幫儒家(包括現代的知識分子)補足久已殘缺的「陽魂」!
(部分文字摘自汕頭大學王富仁教授的講稿︰魯迅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