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下 第一卷 鐵血安西 第四十章 大唐憾事(為魔力~秀賀)

作者 ︰ 殷揚

感謝魔力秀的打賞和評價票,謝謝你!晚上十點有加更。

——————————————

這次南征勝利得來殊為不易!

自從小勃律背叛唐朝,投靠吐蕃以後,唐朝在西域的形勢就極為不利,吐蕃從東面牽制唐朝,使得唐朝不能集中兵力與大食爭奪中亞。

為了解決這一隱患,唐朝數度南征,都沒有成功。這次,唐朝終于成功了,切斷了吐蕃進入西域的通道,使得西域情形前所未有的好。

這是天大之喜!

唐軍將士們和家眷喜悅難以抑制,吼聲響徹天地,九霄亦為之震動!

不論識與不識,都會相擁在一起,跳著蹦著,叫著嚷著,吼著喊著,盡情的發泄心中的喜悅之情。

這太富有感染力了,不管是誰,無論他多麼富有克制力,都會盡情的吶喊。

就是高仙芝也是激動難已,跳下馬背,揮著胳膊,晃著拳頭,仰首向天,大聲咆哮。脖子上的青筋怒突,好似老樹虯枝,一臉的陶醉。

為了打下小勃律,高仙芝是嘔心瀝血,歷時數載的準備,他付出最多。功成之際,高仙芝被壓抑的情感終于噴發出來,宛若噴薄的火山,不可抑制,激動得紅光滿面,如醉醇酒。

直到半天過的,激動的情景方才平靜下來,高仙芝一聲令下,唐軍朝疏勒開去。

半天之後,唐軍終于回到疏勒。

如今的疏勒,處處洋溢著喜氣,家家張燈結彩,處處披紅,爆竹聲響徹天地,好一派熱鬧景象。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那就是錄軍功,準備稟報李隆基,為將士們請功。

李昌國的功勞最大,以他所立軍功,晉升將軍已經不是問題了。不過,高仙芝無權任命將軍,必須要經過李隆基準允。

在這之外,當然就是大擺慶功宴,犒勞將士們。

數月征戰,沒有睡上一天安生覺,沒有吃一頓好飯,這犒勞是必須的。吃著熱氣騰騰的可口食物,將士們只覺這是山珍海味,說不出的受用。

李昌國覺得這是他這輩子吃得最為舒暢的了,一是因為這是慶功宴,喜氣洋溢,心情好,胃口自然好,吃得也就舒暢了。二是因為數月沒有吃上一頓好飯,嘴里早就淡出鳥了。

這慶功宴一連舉行了三天,方才停止。

慶功宴是將士們同樂,沒有官階之別,將領、校尉、兵士聚在一起,吃肉喝酒,說些南征的壯舉,個個愜意舒暢。

慶功宴一完,高仙芝另設一宴,宴請有功將士,將軍、校尉們聚在一起。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高仙芝掃視眾人一眼,這才緩緩開口,道︰「我們這次南征,終于解決了小勃律,切斷了吐蕃進入西域的通道,從此以後,大唐在西域無後顧之憂,可以集中兵力與大食爭鋒。」

遠征小勃律的戰略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與大食爭奪中亞地區,這次遠征,圓滿的達成這一目的。

高仙芝回想起他為這次南征嘔心瀝血的往事,不由得心情很是激動,胸口急劇起伏,長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道︰「如何與大食爭鋒,你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我會擇善而從之!」

解決了後顧之憂,是該商議如何與大食打的事情了,眾將微微點頭,大是贊賞。同時,個個激動難已,眼里戰意高熾,恨不得立即出兵,與大食大戰一場。

略一停頓,高仙芝接著道︰「誰說得最好,我將有賞!重重有賞!」

「副都護,有何賞?」封常清明亮的眼里精光一閃。

「我想過了,這次南征勝利,需要派一人去長安報捷,誰說得最好,就派誰去!」高仙芝眉頭一挑,宛若出鞘的利劍,極有威勢。

「去長安?」

高仙芝的話如同火星濺到火藥桶里,立時炸了,一眾將士個個激動難已,眼里全是艷慕之色。

長安,是唐朝的都城,是將士們心中的聖地,若是能去長安走上一趟,那是莫大的榮耀。

更別說,還是專門去報捷,這是兩大榮耀集于一身,誰能不想?誰能不激動?

就是冷靜的封常清也是目中精光閃爍,難以自抑,看來他是要參與競爭了。他有大才,若他參與競爭的話,眾將的希望不大,李嗣業他們有些泄氣。

「去長安?」

李昌國心眼活了,暗自思量起來︰「安史之亂還有數年就要到來,大唐帝國由盛轉衰,讓無數後人為之扼腕,我應當阻止安史之亂的發生!只要沒有安史之亂,即使李隆基厭政,唐朝也不會衰敗,仍然會很強盛。唐朝不會衰敗,就會一路西進,奪取中亞,甚至打進中東,佔領中東都有可能。若真要如此的話,唐朝的輝煌將更上一層樓!」

「如今,我立下大功,有了一定地位,雖然要阻止安史之亂遠遠不夠,卻也有了希望。這次報捷,我要定了。」

就在李昌國轉念頭之際,高仙芝打量著封常清,道︰「封將軍,你說吧。你足智多謀,才干非凡,你躍躍欲試,看來嗣業他們是沒戲了。」

說話間,有意無意的掃了一眼李昌國,有些惋惜。他的意思是,李昌國固然勇猛過人,論到這種謀劃,就遠遠不是封常清的對手了,這事李昌國無論如何是沒希望了。

「哎!」

高仙芝的話引來一片嘆息聲。

去長安,誰個不想?可是,有老謀深算的封常清在,誰能奪得這一美差?

「謝副都護!」封常清先是沖高仙芝行禮,這才侃侃而言,道︰「大唐與大食之爭,並非起于今日今時,而是由來已久!眾所周知,早在貞觀年間,大食崛起之際,出兵攻打波斯,波斯不敵,遣使入長安,向大唐求援,請求大唐出兵。太宗皇上召集魏征、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李靖、徐懋功……這些功臣再三商議,最後決定不能出兵!」

阿拉伯帝國征服速度旋風一般快,很快就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地區,然後出兵東向,攻打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不敵,遺使入長安,請求唐朝出兵。當時是唐太宗當皇帝,唐太宗一代明君,雄才大略,對于開疆拓土很有興趣,可是,當時的條件不成熟,只得婉拒。

「這是大唐的憾事!」

封常清的聲調突然轉高,很是遺憾。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唐天下最新章節 | 大唐天下全文閱讀 | 大唐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