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下 最新章節 第十九章 獻俘

作者 ︰ 殷揚

第十九章獻俘

墀德祖贊靠在囚車上,緊抿著嘴唇,低垂著頭顱,一雙眼楮黯淡無神,有些發灰。

他是吐蕃的一代雄主,取得不凡的政績,卻是沒有想到,到老來卻是成了唐朝的階下囚。以前還不覺得,此時听了李隆基的話,方覺得他的經歷與李隆基的經歷如出一轍。兩人即位時面臨的情形差不多,結果卻是天差地遠。

仔細想想,李隆基登基初十幾二十年沒有什麼大的舉動,主要是整頓內部,勵精圖治,整軍經武。那時節,他還嘲笑過李隆基無能。然而,並沒過多久,唐朝大軍縱橫天下,打得吐蕃無還手之力。

相較起來,李隆基采取的方式著實比他高明,先整頓內部,積蓄力量,把自身變強,再來對付敵人,安定邊境。

而他卻是一穩定了自己的權力,就與唐朝開戰,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卻是沒有在吐蕃內部事務上下苦功,錯失了良機。

明白過來的墀德祖贊,自責不已,一顆心直往下沉。若是早上二三十年明白,吐蕃會加強大,絕不會被唐朝滅掉。

此時明白,已經晚了,悔之何及!

看著墀德祖贊這副喪氣樣兒,李隆基一身舒爽,深身毛細孔都在透著舒爽勁頭,他只覺這是他這輩爽的時刻。

再也沒有比當面刺激、打擊墀德祖贊這個平生大敵讓人痛。讓人爽的了。

李隆基高昂著頭。眼楮望天,雙手叉腰,一**爽勁透體而出。

「大唐萬歲!」

「陛下萬歲!」

驚天的吼聲響徹天際,直上九霄。

李隆基登基以後,唐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唐朝進入為鼎盛之期,百姓都知道這是李隆基一手推動的,對李隆基的愛戴之情很深。別說,眼下的吐蕃已經滅亡,百姓對李隆基的愛戴之情增數分。不由自主的歡呼起來。

听著百姓發自內心的真誠歡呼聲,李隆基扭過頭,沖李昌國道︰「李昌國,朕當了數十年的皇帝。唯今日樂!當皇帝,就是要如此能樂!」

「恭喜陛下!」李昌國當然不會掃李隆基的興致,而是大聲湊趣。

「呵呵!」李隆基捋著胡須,來到第二輛囚車前,打量一眼,冷笑道︰「大論,憑借祖輩福蔭而為大論,可悲呀,你無無智,無治國之能。吐蕃之亡,你難辭罪責。」

大論看著李隆基過來,有心要裝作不在乎的樣,卻是心氣不足,低下頭。听了李隆基的話,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如此之人,也配作大論,大胡真是瞎了眼。」李隆基搖搖頭,對大論沒有好感,步而來。來到小論囚車前。

小論與大論的舉動截然不同,他抬起頭,直視李隆基,目光平和,並不畏懼。也不咄咄逼人,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樣兒。

李隆基眼中精光暴射。與小論對視,一副氣吞河岳之慨。

「小論,實為吐蕃第一良臣,大胡卻是不听你的,視你之言行為狂悖之行,他是自取滅亡。」李隆基對小論頗有好感,眼中精光褪去,微笑著道︰「小論,可願為大唐之臣?」

小論著實要算吐蕃第一能臣,若是能招降的話,這對唐朝有名大的好處。

「陛下惠及外臣,外臣感激不盡。只是,外臣生是吐蕃的人,死是吐蕃的魂。」這是明言拒絕。

「小論,你好好想想。漢武能用金日磾,朕為何不能用你小論呢?」李隆基眼楮睜大,打量著小論,心平氣和的道。

金日磾本是匈奴的王,被霍去病俘虜,成為漢朝的官奴,為漢朝養馬。一次,漢武帝偶然發現他養的馬與眾不同,格外強壯。再看他的長相,身長八盡,極是魁梧,又觀其行止度,目不斜視,極為端正,漢武帝大是驚訝,一問之下,知是匈奴王。

漢武帝派人把金日磾召來,一通問答,讓漢武帝加驚訝。金日磾對答如流,沒有任何差錯,往往還有出人意料的言辭。

漢武帝下令,除了他的奴籍,要他做官。他做官也不錯,展現了不錯的政治干。難得的是,他為官清廉、公正,是一員能臣。

漢武帝一步一步把他提拔起來,後在漢武帝死時,命霍光、桑弘羊、上官桀、金日磾四人輔佐漢昭帝。這人號稱四大托孤重臣,金日磾這個匈奴王赫然在列,成為一段佳話。

李隆基以此事為喻,是對小論的重視,展現出了足夠的誠意。

「陛下厚愛,外臣感激。」小論閉上眼楮,不再說話。

「小論,你好大的狗膽,如此無禮。」楊國忠正愁沒機會出風頭,自認為這是一個良機,大聲喝斥。

「好了。小論,你好好想想。」李隆基揮手阻止楊國忠。

在李昌國他們的陪同下,李隆基一輛囚車一輛囚車的看完,他對吐蕃的大臣極為熟悉,能說出他們的性格、秉性、能、缺陷,往往一語中的,沒什麼偏差。

「李隆基,究竟你是吐蕃的贊普,還是我是吐蕃的贊普?」墀德祖贊很是驚訝。

墀德祖贊對他的大臣可以說是熟悉,然而,李隆基的點評讓他有醍醐灌頂的清之感。

「哈哈。」李隆基特別歡暢,指點著墀德祖贊,道︰「這就是你無識人之明,無用人之能,吐蕃敗亡,並非天意,而是你太蠢。」

這次,墀德祖贊竟然點頭贊同︰「謝謝你,讓我對臣下有了的認知。」

「莫要謝,看著你這副喪氣臉,朕特別歡喜。呵呵!」李隆基捋著胡須,得意的笑了,笑聲異常舒暢。

「陛下英明。」群臣忙著贊頌。

能對敵國的大臣如此了解,這很難,李昌國自認他雖然滅了吐蕃,自己也不能如李隆基這般對吐蕃大臣如此了解,真心實意的贊頌一句。

「大唐的勇士們︰你們戰勝了千難萬驗,石堡城、大非川、積石山、邏些沒有阻擋你們的腳步,你們把吐蕃的險山惡水踩在腳下,平定了吐蕃,朕非常滿意!」李隆基步來到軍陣前,大聲訓話。

這是對唐軍英勇行為的高承認,將士們異常興奮,眼楮熾烈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齊聲吶喊︰「陛下萬歲!」

「大唐的勇士們︰你們生擒了贊普、大事相……吐蕃君臣被你們一網打盡,這是天大的勝利!」李隆基右手高高舉起,重重劈下,猶如驚雷閃電︰「朕這就接受你們獻俘。」

轉過身,步回到玄武門前,把身上了皇袍一通整理,沒有絲毫差錯。這高昂著頭,挺起胸,站得筆直,如同標槍。

獻俘,是古代重要隆重的儀式,是流芳千古的大事。

一般來說,要獻俘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抓住了敵國的重要人物,比如說敵國的國王皇帝、丞相、大將這些人物。

二是敵國要足夠強大,要有足夠的份量,不然的話,不會舉行獻俘儀式。

比如小勃律,唐朝雖然抓住了小勃律王,滅了小勃律,卻是沒有舉行獻俘儀式。不要說獻俘儀式,甚至慶視儀式都沒有舉行。

不為別的,只是因為小勃律不夠份量。

這是為隆重的禮節,李隆基不能有一絲馬虎,把衣著再三整理。

不僅李隆基把衣衫整理了又整理,就是群臣、百姓也是跟著整理衣衫,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群臣、百姓、唐軍將士們,無不是睜大眼楮,生怕錯過一個細節。要是錯過一個細節,必將後悔終生。

「獻俘!」司儀官大吼一聲,如同驚雷炸響,震人耳膜。只見司儀官滿面紅光,激動難已,能主持如此盛大而隆重的慶典,那是積了八輩的福。

李昌國手一招,龍武軍押著墀德祖贊、大事相……向玄武門而來。

囚車一輛接一輛的駛來,排成一條長龍。囚車里的墀德祖贊無力的閉上眼楮,長嘆一聲。

獻俘對于李隆基來說,那是無上榮光,足以名垂青史。對墀德祖贊來說,那是平生大的侮辱,把他與牛馬這些犧牲相提並論。堂堂吐蕃的贊普,淪落到如今這地步,還有比這讓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嗎?

不可能有了。

「臣哥舒翰、李昌國、李白、郭儀、李光弼、李晟,以及龍武軍、三十萬將士,奉旨出征吐蕃。」李昌國眼中光芒閃爍,能參與獻俘本就是莫大的榮耀,別說這種榮耀還是自己一手謀劃,一手推動,一手實現的,他熱血沸騰,聲調很高︰「賴將士用命,攻佔石堡城、打下大非川、越過積石山、攻佔邏些,平定吐蕃,擒獲吐蕃贊普、大事相,以及群臣,獻于大唐皇帝陛下!」

李昌國的聲音如同驚雷,震人耳膜,群臣、百姓听在耳里,如同天音仙樂,讓人振奮,讓人熱血沸騰。

「臣李隆基禱告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在天之靈,大唐的勁敵吐蕃平定了!」李隆基眼里噙著淚花,沖天施禮,禱告列祖列宗。

然後,李隆基這看著李昌國,大聲道︰「朕接受將士們的獻俘!祝賀將士們立此奇功!」

他的聲音如同驚雷,字字具有讓人震憾的力量。

「大唐萬歲!」驀然間,驚天的吶喊響徹天際,直沖九霄。

李隆基、群臣、將士們、百姓,無不是揮著胳膊,晃著拳頭,仰首向天,爆發出驚天的吼聲。

慶典的第一個**到了。(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唐天下最新章節 | 大唐天下全文閱讀 | 大唐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