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下 最新章節 第四十六章 李隆基震怒

作者 ︰ 殷揚

第四十六章

李隆基震怒

李昌國和李林甫聯手做事也不是第一次了,平定吐蕃之戰,李林甫親自處理糧草,兩人也算是聯合。李林甫很盡責,大軍糧草不缺,算是配合得不錯。

扳倒楊氏一事上,兩人再次聯手,效果很不錯,楊氏覆滅了。

這次,兩人聯手,要給百姓討回公道,是第三次聯手了。

兩人相偕,朝皇宮走去。

一路上,只見大臣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正在大聲討論。他們說的就是如何聯手,要把楊氏的名聲徹底破壞掉,為百姓討回公道。

楊氏雖然覆滅了,不過,在李隆基心目中,仍是一等一等的大族,很得寵。只要讓李隆基認識到楊氏的惡毒,還百姓公道,才算真正完成了任務。

不過,誰都明白,以李隆基對楊氏的信任,要達到這一目的很難很難,必須要群臣聯手才能完成。

李昌國放眼一瞧,大是驚詫,這些聚在一起的大臣很多人是生死相搏的死敵。平日里不要說讓他們聚在一起,就是看到對方都覺得很難受,恨不得對手死掉,今日不僅聚在一起,還高聲討論,好膽是多年的老友似的,說話沒有絲毫顧忌。

最讓李昌國驚訝的是,太子李亨和安祿山兩人竟然也聚在一起,大聲討論,仿佛他們是多年的知交好友似的。

安祿山不把太子李亨放在眼里,曾當著李隆基的面把太子李亨無視,不予見理不說,還當眾問「太子是何官」。這對太子李亨來說,是奇恥大辱,自此以後,他就恨安祿山入骨,恨不得安祿山死掉。

然而。他們兩人今天聚在一起,討論得很是熱烈。

「都過來,都過來。」安祿山肥厚的雙掌拍拍,發出清脆的擊脆聲,大聲吼叫起來。

安祿山凶名在外,他一吼,原本三五成群的群臣不敢過來。個個心懷驚懼,有些害怕。

「我。安祿山,是胡人,生性粗魯,你們瞧不起我,我心里很清楚。」安祿山是個明白人,很清楚群臣為何懼他︰「你們中有不少人在手里吃過大虧,恨不得把我撕著吃了。我安祿山不是好人。是壞人,的確是壞人,殺人如麻,絕不手軟,這輩子做的善事也不多。不過,今日我卻要做一件善事,為被楊氏欺凌的百姓討回公道,你們誰不贊成,讓我安祿山不得好過,我也不會讓你們好過。我安祿山的為人。你們是清楚的,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我要提醒你們,千萬莫要在這事上與我過不去。」

他的嗓門很高,聲音很大,如同雷霆,群臣听得清清楚楚。

安祿山就一殺神。群臣恨他入骨,卻又無可奈何,誰叫安祿山的性格霸道呢?

「安大人放心。我們正有此心。」群臣也有為百姓討回公道之心,齊聲附和。

「安大人的話。就是我要說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太子李亨上前一步,與安祿山肩並肩站著,掃視群臣,眼中精光暴射,道︰「本太子把話撂在這里,若不能為百姓討回公道,這太子不當也罷!」

這話很重了,安祿山有些詫異,瞄了李亨一眼。

群臣也是驚訝,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放棄太子之位就是放棄皇位,看來李亨是鐵了心要為百姓討回公道。

「你們一定很奇怪,本太子為何有如此大的決心?」太子李亨掃視一眼群臣,接著道︰「不為別的,只是因為,若不能百姓討回公道,還百姓安寧,我于心難安,有愧于心。」

「太子英明!」群臣齊聲贊頌。

「太子,我安祿山行事張狂,沒少與太子作對,今日卻不得不說,太子所言深獲我心。」安祿山難得的贊揚一回太子李亨。

太子李亨說得沒錯,要是不能在這事上為百姓討回公道,還百姓安寧,于心難安,有愧于心,睡不著覺。他這話說到群臣心坎上了,無不是大聲稱是。

「太子和安大人所言,正是本相所言。誰若不盡心盡力,本相饒他不得。」李林甫上前一步,眼中精光暴射,掃視群臣,大聲道。

他的目光如同利劍,看著誰,群臣就頭皮發麻。

李林甫和太子李亨是死對頭,兩人斗生斗死這麼多年,就沒有一次談得攏,這次卻是罕見的聯手了。

出現這種情況,正應了那句話︰沒有人天生就是壞人。

即使是壞人,也可能有那麼一點點良善之心,或許並不多,更有可能不太可能觸動。

楊氏所作所為,實在是太過駭人听聞,激起了所有人的義憤,才有這次空前聯手之事。

「既然大家都沒有問題,我們就早朝上向陛下進諫。」李昌國大聲道。

「好!」只有一個字的回答,卻是空前整齊。

群臣依次進入含元殿,站好班次。

李昌國的官品並不高,卻給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祿山以及群臣推到最前面站著。依他們想來,李昌國的封賞雖然還沒有下來,一定不會差的,站以前面只是時間問題。

再說了,李昌國是大英雄,立下大功的大英雄,要是站到後面的話,他們也覺得說不過去。李昌國本不想如此做,又推拒不得,只好站在最前面。

「陛下駕到!」高力士尖細刺耳的聲音響起。

李隆基頭戴皇冠,身著皇袍,大袖飄飄,整個人很是輕松,快步而來,如同在飛。

看得出,李隆基今天的精神不錯。這也難怪,他壓住了楊貴妃的風頭,大是揚眉吐氣,要他不歡喜都不行。

「參見陛下!」群臣見禮。

「免了。」李隆基一揮袍袖,在寶座前站著,並沒有坐下。掃視群臣一眼,目光最後停在李昌國身上,笑呵呵的,對李昌國極是欣賞。

按照程式,今天應該是大加封賞平定吐蕃功臣的大朝會,在即將封賞之際,李隆基對李昌國是特別欣賞。

「陛下,臣有本奏!」李林甫出班上奏,聲調很高,有些震耳。

「哦。說吧。」李隆基揮揮手,一副雲淡風輕樣兒。

依他想來,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李林甫一定會有錦上添花的事兒,這是這麼多年來的慣例,每有大喜之事,李林甫總能變出花樣,讓他更加歡喜,李隆基很是期待。

「陛下,臣要彈劾楊氏滿門。」然而,讓李隆基意外的,李林甫竟然不是錦上添花,而是打擊他的興致。

「好啊,你說吧。什麼?你要彈劾楊氏滿門?」李隆基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愣了好一陣,方才明白,李林甫並不是錦上添花,而是要彈劾楊氏。

彈劾楊氏某一個人也就是了,竟然要彈劾的是楊氏滿門,這也太興師動眾了吧?

李林甫雖然有雄才,他這個相位更多的卻是靠溜須拍馬,討好李隆基而來的。這麼多年來,只要李隆基不喜歡的事他不做,李隆基不高興的話他不說。只需要李隆基稍微露出一點苗頭,他都不會去踫觸。

然而,今天卻是例外,盡管李隆基的話已經很嚴厲了,李林甫依然裝作未听見似的,頭一昂,胸一挺,大聲道︰「陛下,臣彈劾楊氏滿門,是楊氏滿門。」生怕李隆基不明白似的,竟然特別強調一句。

這次,李隆基沒有錯覺,听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眉頭一挑,如同出鞘的利劍,臉一板,沉聲問道︰「為何?你為何要彈劾楊氏?還是楊氏滿門?」

李隆基語氣極為不善,一股戾氣透出,如此出鞘的寶劍。

誰都知道,這是李隆基發作的前兆,接下來就是狂風驟雨。

盡管李隆基把楊氏滿門降了一級,不過,那是出于權謀手段,並不是他真的要把楊氏怎麼著。李林甫要彈劾楊氏滿門,他很是憤怒,有殺人的沖動。

若是在平時,李隆基如此發作,群臣一定會噤若寒蟬,然而今天卻是不然,只見群臣高昂著頭顱,挺起胸膛,齊聲道︰「臣等附議。」

群臣的聲音很響亮,震得殿頂都在嗡嗡震動。

「你們……」李隆基很是詫異,把群臣掃視好一陣,依然有些難以置信。

雖說李隆基這些年不再勤政,不再如以前那般精明了,然而,他對自己的大臣還是了解的,分為幾個集團。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祿山以及楊國忠這些人,各有一批大臣擁護。他們彼此之間勾心斗角,你贊成的我就反對,我贊成的你反對,從來尿不到一個壺里,就從未取得過共識,象今天這般如此一致贊成的事情,就沒有發生過。

「你們為何要彈劾楊氏滿門?」李隆基也是個精明人,意識到問題非同尋常。

「陛下,楊氏依仗後宮之寵,滿門富貴,仗勢欺人,作惡多端,令人發指。」李林甫聲音很是激昂,道︰「楊氏之惡天下皆天,卻不知楊氏之惡人神共憤,讓要難以想象。」

「哦。」李隆基眼里厲芒閃爍︰「照你這麼說來,楊氏一無是處,死有余辜了?」

「正是。」李林甫仿佛愣頭青似的,盎然而答。

「那你說說,楊氏都作了哪些惡事。」李隆基一張臉陰沉,可以扭出水來。

要是在以往,李隆基如此說話,李林甫早就改變了風向,今天卻是好象沒有听出李隆基的怒意似的,應一聲,把楊氏的所作所為,一一道來。

「不可能!」李林甫才說了三五件,李隆基就是一聲怒吼,如同一頭受傷的凶獸。

id=""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唐天下最新章節 | 大唐天下全文閱讀 | 大唐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