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樂時代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六七節 鄭和其人

作者 ︰ 清宵好夢

張科原來對國家大事並不是很關心,他結交官員的目的只是為做好生意,為做好生意,他一邊結交官員,一邊保持同官員的距離,商人地位太低了,當官的要搞你太容易了。

但王動卻交給了他兩個三個任務,盯住安南的戰事,盯住鄭和的舉動,盯住北邊的戰事。安南的戰端已經開了,他能做到的就是第一時間發給長沙府第一手朝庭的小道消息,北邊的戰事,好象並不什麼是很緊,其實永樂二年元蒙已經犯邊了,因為戍邊的大將是竄崗的永樂皇帝,他自己也只能關起門來罵娘,不敢申張,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能兩邊同時開戰,太費錢了。但是鄭和,張科此前還真不大了解這個人,當然了,他不了解的重要原因是,鄭和這個俗名馬三保的太監,是個穆斯林,一個很虔誠的回回,他不喝酒,也不吃大肉,加上又是個太監,張科只知其名,不知其人。而且王動問張科鄭和這個名字,他開始還沒反就過來,馬三保賜名鄭和還是永樂二年的事,也就是才改名字才兩年,好在人家是內宮監太監,一打听就知道了,內宮監太監是個官名,意思禁城監管所有內宮太監的太監。

好,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歷史上原名馬三保,後賜名鄭和到底是什麼樣的來頭。

說來頭,先從他的祖宗說起,鄭和和阿拉伯先知穆罕默德有血緣關系,這個來頭夠牛b吧。北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鄭和的十世祖名所非爾,說是中亞布哈拉的普化力國的國王或是宗教領袖,此人率5000多人和5000多匹駝馬來中國朝貢,並申請歸誠,宋神宗封他為寧彝候。有點意思,可能是在那邊混不下去了。鄭和的六世祖名叫賽典赤•贍思丁,此人在史冊上留下的痕跡不比鄭和少,只是今人看重了鄭和下西洋的民族和世界意義,不然,誰更有名,還有的一比。元史記載鄭和的先祖從別庵伯爾,這個姓在波斯語里「聖人」、「先知」之意,指的就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穆罕,因此鄭和的這位先祖自吹「世家同中國孔子宗系」。太祖成吉思汗西征,贍思丁以文豹白鶻迎降,估計是個罕見吉祥之物,可汗大喜,收為帳下隨之征戰。窩闊台汗和蒙哥汗時,贍思丁任達魯花赤、燕京斷事官、燕京路總管等職,要知道,那會,這些地方已經是元蒙的大後方,且是算的上是老巢了,此時的蒙古貴族慢慢已經開始漢化了,更重要的是,那塊地方忽必烈活動中心。忽必烈汗時被調到了西南,此後便在那里扎下了根,當上了雲南王(皇上封的是咸陽王),不過這位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倒還真是個能人,他在雲南重視發展經濟同時也重視宗教事業,兩手抓,兩手都很硬,多種史料證明此人在當時做了不少好事,以至于死的時候,百姓巷哭,他在當時的影響還不止于此,連交趾王都派使者過來祭祀,這個使者,有文獻記載說他當時非常難過痛不欲生「號泣震野」,人才呀,號泣震野,一是會哭,不只是泣還有號,就是邊哭泣邊喊叫,喪考妣不過如此,震野,可見中氣之足,沒唱歌劇浪費了。鄭和祖宗死後,當時的元世祖明令,雲南墨守其規,不可輕改,雲南人給他立了宗祠,據說到中華民國時期宗祠才廢棄。

傳到鄭和父親的時候,鄭和家族已經成了元朝回族人中第一大世家,其父馬哈只封滇陽候,另外要說的是,鄭和的爺爺和爸爸都去過聖城麥加,這對于一個穆斯林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以此可以知道,鄭和對海的認識,並不是真正見到海後才有的。

顯赫的家世給鄭和帶了來無盡的創傷,藍玉打進雲南的時候,家破了,長輩男的幾乎殺光,女的賣入勾欄,小男孩割了小**做了太監,就這樣,馬三保這個堅忍而有遠大志向的小太監誕生了,19歲時太監馬三保被燕王朱棣看中,選來做了個貼身侍衛。事實證明,馬三寶小太監非常能干,本來只是端茶送水,後來傳遞公文,還是年少時家里打的底子呀,馬三保是個有文化的太監,朱元璋是不喜歡太監的,他認為,太監認了字就有可能會禍亂朝綱,因此明朝初年,能數的出的名太監也就鄭和一人。牛人就是牛人,老朱目光如炬,其不肖子孫居然後來要請人教太監認字,結果一個自閹入宮的私塾老師,直接把明朝帶進了土木堡之變,皇帝都被人家捉了去,此役是明朝對北用兵的一個轉折點,自此明初對馬背上的民族的心理優勢蕩然全無。轉回來,馬三保肚子里的墨水和他的膽識,在靖難之役中大放異彩。

話說,靖難時局,北軍南下,與鄭村壩遭遇南軍,數十萬人激戰數日,橫尸累地,血流成海,成膠作狀,與北軍不利,太監馬三保進言,徑取南軍主帥中軍帳,趁其挪移之際,以奇兵攻其兩翼,燕王超擢命其為部將參戰,是役大敗南軍。馬三保正式進入朱棣的視野,登上了明朝的歷史舞台。

王動穿越後是1406年也就是永樂四年,而這會是永樂五(1407)年春,此時的鄭和已經帶著27800人出洋去了,這是他的一下西洋,「原來這會鄭和還在海上」張科回到京城後,馬上開始刻意打听鄭和,結果發現自己真的慢了,王動遠在長沙府,都能洞察天下事,自己在京城,這麼大個事,經王動提醒叮囑,才發現鄭和已經下海了。原來,京城是有一個造船廠,但這個船廠也是軍事機密,朱元璋在對陳友諒的水戰中充份認識到了戰船本身對戰爭的決定性作用,因此非常重視,而朱棣暗托尋訪建文帝和宣揚武功的目的在沒成事之前,也不想太高調。因此都是悄悄進村,出聲的不要。永樂三年六月十五乙酉(1405年7月11日)奉成祖命,鄭和從京城龍江港,經蘇州太倉出海。

而且張科一打听才發現,鄭和不是第一次下海,此前還出過一次洋。其實此事張科有听說過,但真的沒太在意,此時回想,才記起,鄭和此前是還出過一次洋,那次是東洋。記得曾經有幾位大人在瀟湘記吃飯,大談倭國,他們笑的是日本國的什麼將軍抓了幾個日本海賊,送來大明朝,皇上沒理,讓他們自己弄回去審,結果,日本官員居然在回國的路上就把那二十多個海賊蒸殺了。張科就記住了個蒸殺,即將犯人放在一只大甑上,下面燃起柴火,活活蒸死,他當時想的是,那個甑器得多大呀!

關于鄭和去倭國的前前後後是這樣的,原來明初時,因倭賊犯境,太祖不喜,斷了往來,後建文帝時,倭國使節到大明朝建文帝不理人家,燕王繼位後,詔告天下,倭國也正想借這個機會與大明恢復關系,結果在節骨眼上,倭賊犯境,大明朝還折損一位百戶,永樂遣鄭和為使去倭國交涉。永樂是的思量過的,元朝時伐倭國,十萬大軍只游回來三人,不過永樂知道,現在的明朝的戰船遠非前人可比,唐時鑒真東渡,六次才功成,以明朝的實力,小小的倭國,應該是很容易搞定的。當然,永樂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就是要彰顯國力,要讓周圍這些小國都知道大明天朝永樂上皇。

永樂二(1404)年鄭和將兵兩萬從浙江寧波府「桃花渡」出海,出使倭國。鄭和使團同日本國王源道義進行會談,會談氣氛良好,鄭和宣揚大明王朝威德,同時也強調中、日睦鄰友好,希望日本國能約束好少數不良分子的挑釁行為,求同存異,共同至力于區域經濟合作。經過談判磋商,達成了共識,解決了3大問題。

一、源道義接受了明朝皇帝給他的「日本國王」封號和金印、冠服等,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二、雙方簽訂了經濟條約《勘合貿易條約》(《永樂條約》),推動了中日貿易的正常發展。三、日王承諾積極解決倭寇犯邊問題。

這事,倭國國王做的非常之好,應該說是將軍,他馬上綁了海賊送過來,永樂帝大喜,封其為日本國王。(注意,這斯原來只是個將軍,也就是大明皇帝的一紙詔書,他當上了日本國王,這位國王很多人可能並不太熟悉,呵呵,他有個後代卻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聰明的一休哥)

時不我待,張科回到京城沒幾天後,得出了這麼一個重要結論,當然,主要還是王動點醒了他,這會,他算是知道,什麼是政治經濟學了,生意上的事其實和官場上的事綁在一起的。早前王動這麼說的時候,他還不以為然,這會,他算是折服了。好在家里養的鴿子不少,張科足足放了十只鴿子回長沙,才把,鄭和出東洋和一下南洋的事說清楚,另外,他還特別交待,靜之應近早安排妥當湖廣事宜,唯有靜之親赴京師,方可大展拳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 | 重回永樂時代全文閱讀 | 重回永樂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