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總裁 第八十章 建設強盛大西國

作者 ︰ 金哨本無路

在大明發行金銀銅幣的當口,張獻忠在重慶也在強制發行大西的銅錢。按說張獻忠鑄造的「西王賞功」銅錢比後期的崇禎通寶強多了,比大順鑄造的錢幣也要好上一個檔次,銅錢光亮可鑒,重量十足。這銅錢本是張獻忠賞賜手下大兵的錢幣,張獻忠在兩湖和江西搶了大把銀子,可是除了對將官賞賜的是金銀外,大兵的軍餉都是「西王賞功」銅錢。張獻忠發行銅錢之舉,百姓認為這是變相劫掠民財,所以民眾從心底里抵制。

張獻忠殺了十幾個拒收銅錢的奸商之後,總算強行讓治下的百姓接受了「西王賞功」銅錢。

當然張獻忠也是有理想的,進軍四川之舉就是準備克隆「隆中對」的故事。《大公報》牛金星關于建設盛世大順的社論,以及《明報》建設文明富強大明的宣傳,《清報》上洪承疇關于建設中華超級大國的文章,張獻忠都看在眼里。張獻忠的心里也有一個「大西」版的強國夢。

不能不說,張獻忠也是一個有創意的人,流傳後世的六字聖諭碑「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就是張獻忠不知道听了什麼人播弄搞出來的創意。這個六字聖諭很有點晦澀,所以後來有一個改編版,叫做七殺碑︰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關于這個七殺碑,還附有一首邪惡與雄渾的詩,不知道是出自何人手筆,不能不說還是霸氣十足的,可惜破綻多多。要是哪個才子受張獻忠之命賦此詩,張獻忠殺人不眨眼,詩中「狂徒」二字便夠砍頭一百次了。

詩曰︰

天生萬物以養人,世人猶怨天不仁。

不知蝗蠹遍天下,苦盡蒼生盡王臣。

人之生矣有貴賤,貴人長為天恩眷。

人生富貴總由天,草民之窮由天譴。

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飄搖熒惑高。

翻天覆地從今始,殺人何須惜手勞。

不忠之人曰可殺!不孝之人曰可殺!

不仁之人曰可殺!不義之人曰可殺!

不禮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殺殺殺!

我生不為逐鹿來,都門懶築黃金台,

狀元百官都如狗,總是刀下觳觫材。

傳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須封刀匕。

山頭代天樹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

張獻忠接受汪兆齡建議,效仿劉備故事,西略四川,六月份攻下重慶。那時崇禎剛到南京不久,立足未穩,兩害相權取其輕,張獻忠呆在四川總比停留兩湖要好一些。再說崇禎手下實在也是無兵可調,總不能把唯一的機動兵力——吳三桂的精銳調去跟張獻忠糾纏吧。左良玉尾大不掉,讓他去四川剿不剿得滅張獻忠不好說,左良玉一出兵,沿途搶劫,比張獻忠好不了多少。自己的新軍還沒影,只好忍痛接受張獻忠攻取重慶的事實。

張獻忠攻陷重慶,捉獲了明朝瑞王以及四川巡撫、重慶知府、巴縣知縣等一干明朝官員,然後一律處死。張獻忠忌憚明軍降而復叛,其中四川明軍更是素不歸服,張獻忠于是心生一計,將抓獲的重慶一萬強壯的明軍俘虜一律斬去右手,使其根本上喪失作戰能力。

崇禎在讀到四川按察僉事張一甲上奏:「六月二十一日,張獻忠陷重慶。瑞王遇害,舊院陳士奇拷死。紳弁俱殲,兵民斫一手者萬計」的時候,心有戚戚焉!雖然難以阻止,終究未能盡力避免,若是調集吳三桂與黃得功一部西援,或可不致重慶陷落。但是如此一來整體戰略全被打亂,因小失大,得不償失,沒有辦法,有時候不得不以空間換時間,抗日的時候是這樣,到了大明也不得不這樣。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且將張獻忠困于重慶,待時機成熟,再剿滅不遲。

攻下重慶之後,張獻忠順勢西進,八月初逼近成都。歷史上張獻忠八月初九攻下成都,不過,一來崇禎順利逃到南京,使得四川政局要比歷史上好得多。二來崇禎在六月底派了秦知勇帶了一千人馬入川。其中一百錦衣衛,全部攜帶手槍,二百新軍,配備二百支步槍,另外七百軍兵是吳三桂的手下精兵,配備手雷和擲雷器,一千軍兵乘船抵達湖北,然後日夜行軍,趕往成都,緊趕慢趕,七月底趕到了成都。秦知勇聞知張獻忠還在圍攻簡陽,而四川巡撫龍文光已經率軍支援成都,這才放下了心。

龍文光收到崇禎密旨後,一面讓秦知勇募集可靠人手,嚴防張獻忠的細作,其次派兵嚴密守備火藥庫。歷史上張獻忠就是派人混進成都炸毀軍火庫。然後乘亂攻城,從而一舉破城的。

崇禎對張獻忠如何攻下成都知之甚祥。只因後世有一個四川的同學就非常痛恨張獻忠屠川,然而另一個湖北的同學則直指其謬,指出張獻忠屠川乃是滿清嫁禍。兩人為此發生口舌之爭,幾乎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那個湖北的同學後來找到了明末清初查繼佐手稿《罪惟錄•張獻忠傳》的影印件,更是不依不饒,越發認定滿清毀滅證據,篡改歷史,將屠殺川人嫁禍張獻忠。同學間少年時的意氣爭執,竟然一直到四十幾歲還兀自在繼續這場爭執,所以在崇禎心目中印象至為深刻。不管張獻忠是不是屠川禍首,崇禎是決不會讓張獻忠進攻成都得逞的。

隨秦知勇同來有工部兵器局的工匠,這些師傅指導臨時征集的工匠,因陋就簡,趕制手雷和擲雷器,使得張獻忠八月中旬圍困成都的時候,城內的火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張獻忠的大軍還沒到,細作就想先行混進成都,結果,這些想混進成都的細作都成了秦知勇的偵緝隊的甕中之鱉。以錦衣衛為首的偵緝隊在成都城里帶著紅袖章的老太太幫助下,將一切可疑的人員都請去喝茶了。有個別細作還想反抗,這時候往往都會享受到偵緝隊短火銃的鐵彈待遇,任你身手再強也要到閻王處報到。在專業的排查和專業的談話面前,早已混進城的細作也紛紛露餡,張獻忠想要里應外合,看來很是夠嗆。

第一天的攻城很不順利,每到緊要的時刻,城頭就會扔下來黑黝黝的霹靂雷,任是張獻忠軍令森嚴,巨大的傷亡還是讓大西軍鎩羽而歸。

張獻忠打仗,可不是一味蠻干的主,張獻忠之所以能夠笑傲明末,創出八大王的名號,打仗絕對是有兩把刷子的。第二天,張獻忠便騎馬親自察看成都的城防,準備開動腦筋一番,琢磨出攻城妙計。打馬轉到東門的時候,遠遠眺望東門,府河和流經城中的金河河水在東門處交匯,河面寬闊,絕非平常的護城河可比。城下的河岸本就陡峭,經過一番人工修築,更加陡不可攀。城根只有一條狹窄的驛馬快道,城牆憑險而築,高有四丈。有此險峻為憑,就算渡得了寬闊的河面,城根地形狹窄,擺不了幾個兵,若要強攻,攻方只能采用添油戰術,對守軍而言幾乎沒有什麼威脅。仗著天險,東門城樓城牆上的防守比其他三門薄弱的多,遠遠望去,守兵明顯較之其他門少。當然,所謂防守薄弱不過是看起來如此而已!

張獻忠听慣了《三國演義》,三國里的謀略早已爛熟于心,當下夢想自己也玩一個虛虛實實、里應外合的妙招。歷史上張獻忠就是虛張聲勢在其他三門造雲梯、建碉樓,反復佯攻,致使守軍從東門調兵支援其他三門,使得本已薄弱的東門防護更加削弱。等到晚上,混進城內的細作點燃明軍火藥庫,當巨大的爆炸使得守軍驚慌失措時,張獻忠的水軍從水門鐵板橋模進城,奇襲守軍,打開東門,歷史上就是這樣一舉拿下了成都。

張獻忠打著如意算盤,自然而然地往河邊靠近,想將地形看個仔細。這本是一個安全距離,超出了明軍飛鳥銃的射程。大炮也不好使,這個時代的大炮打的是面目標,對于隨時可以月兌離的小隊騎兵就相當于大炮打蚊子。

可正在張獻忠一邊察看地勢,一邊醞釀破城妙計的時候,一陣有如炮竹的砰砰聲響起,張獻忠中彈,跌下馬來。好在義子張文秀和張定國就在身邊,一看不妙,連忙救起張獻忠,打馬逃回大營。

檢查張獻忠的傷勢,倒也不是什麼致命之傷,右肩的肩胛處中了一彈,左臂中了一彈,此外腰部被彈頭擦掉一塊血肉。然而雖然不是什麼致命之傷,三處傷口還是失血嚴重,昏迷了好幾個時辰才醒。醒來不久,復又昏迷。

秦知勇此次特意帶來了四把裝有瞄準鏡的步槍,就是想把喜歡親臨前線的張獻忠一舉干掉。四個城門各配了一把杜版「狙擊步槍」,此外還有十個槍法不錯的新軍士兵,手持步槍,專門負責收拾張獻忠。張獻忠的面容很有特征,臉黃須長,身著金甲,這廝遠遠來到東門,就被狙擊班的望遠鏡盯上了,可惜張獻忠命大,躲過了這一劫。

張獻忠的四個義子一商量,父王重傷,明軍火器犀利,堅城之下,不可久頓,于是撤兵而去。

大西軍撤圍而去,明軍也不追擊,放任大西軍離去。張獻忠畢竟帶了十萬軍兵,未傷根本,明軍若是貿然追擊,大西軍如果殺一個回馬槍,那時一個不小心,被大西軍所敗,士氣一失,再守成都就難了。龍文光是一個持重之人,再說皇上也交代不要把張獻忠逼急了,于是仍是采取固守之策,徐徐圖之。

張獻忠回到重慶,養了一個多月傷,又是恢復如初。此期間龍文光派人表達了善意,說是皇上有旨,建議雙方停火,一致抗清。只要張獻忠不進攻大明,大明也不攻打張獻忠。雙方維持現有格局,和平共處。

張獻忠初時並不相信,後來一看還真有互不侵犯的跡象,聯想起轟傳的大順和大明的《天津條約》,心道也許大明真是準備聯合大順抗清了。在一介謀士的勸進下,張獻忠也效法起三國故事,開始建立自己的王朝。沒有攻取成都有點遺憾,但是重慶這里風水也不錯,因此定都重慶,正式宣布建立大西國。

張獻忠一看人家都有了報紙,咱也得有啊,立即搞起了一個《大西報》。

《大西報》大言不慚,聲言︰軍民同心,建設強盛的大西國,五年時間,超越大順,十年時間,超越大明。

此外,張獻忠召集平東王張可望、撫南王張文秀、安西王張定國、定北王張能奇和所有軍政大臣,定下大策︰一切以軍隊為先!一切以軍隊為重!

這個一切服從于軍事的策略,在亂世之中,短期還是管用的。雖然未經考證,但也許「先軍政治」就是源于大西張獻忠。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總裁最新章節 | 大明總裁全文閱讀 | 大明總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