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總裁 第二百一十九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

作者 ︰ 金哨本無路

七月二十三日,在哈斯罕關被攻佔三十六天之後,鑒于旅順清軍各類火器彈藥已經消耗殆盡,糧草也已告急,同時清軍自以為造出了超口徑炮彈和炸藥包,在試驗了兩種武器的威力後,以為對付明軍的鐵甲戰車已有克制之法,此外清軍還準備了一些其他武器,雖然準備還嫌不足,但是旅順的戰況已經時不我待,于是,多爾袞親率大軍南下金州,準備與明軍再來一場象松錦大戰的殊死決戰。

一開始,清軍的作戰計劃不過是是讓多鐸領兵三萬來援旅順,救出阿濟格所部,然後再誘敵深入,另外預設戰場與明軍決戰。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旅順傳來的消息越來越讓多爾袞憂心忡忡,明軍攻下哈斯罕關之後,一天也沒有停止向旅順的阿濟格所部進攻,最可恨的是,明軍並不猛攻,而是不斷地策動小型攻勢,明軍的補給暢通無阻,而阿濟格所部被困在旅順,無論陸路海路,都被明軍切斷,明軍每日不斷的攻勢使得阿濟格所部的彈藥消耗已經到了難以維系的地步,猴石山已經被明軍攻到了半山腰以上,明軍顯然未盡全力,要不然絕不會是這麼個打法。不過這樣的打法讓阿濟格的清軍分外難受,兵員不斷損失,每日里都要損失幾十百把號人,完全得不到補充,彈藥也是每日消耗,也是單純消耗而得不到任何補給,時間一久,便越來越難以為繼,如今手下兵員已經不及兩萬,彈藥更是捉襟見肘。阿濟格所部,已盡顯疲態,不能過多指望。[搜索最新更新盡在www]

多爾袞明知明軍這是一個圈套,就是打的圍城打援的主意,援軍若是少了,就會變成添油戰術,到時不僅救不回阿濟格所部,還會搭上增援的三萬清軍。根據明清議和明朝一方提出的條件,很顯然,明軍胃口不小,大有不一舉滅掉滿清舉族不肯甘休之意,如此,堂堂大清危矣!多爾袞與濟爾哈朗以及洪承疇範文程幾經計議,最後決定孤注一擲,如同松錦一戰的成例,征發15歲以上到50歲的族人男子,同時向蒙古借兵,盡可能集結大清舉族精銳,輔以蒙古騎兵,與明軍再在金州決一雌雄。

蒙古其時也在應付李自成的北伐,只是蒙古一方並不與大順軍硬拼,雖然暫時喪失一些地盤,卻並未傷及根本,蒙古人就這樣憑著出色的機動力與大順軍周旋,大順軍一時也尋求不到蒙古主力決戰。如今多爾袞差人來請援軍,許諾戰勝明軍之後,就將回過頭來偕同蒙古大軍共同打敗大順軍,之後再揮師北京,共享漢人的花花江山。如此一說,讓蒙古人不能不動心。何況,蒙古人也明白「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道理,經過一番計議,雖然大順軍正在尋求與蒙古大戰,蒙古方面還是決定派出一萬五千人援清。

多爾袞探知李自成並無趁機進攻山海關之意,立即就將山海關一線的大部分清軍精銳撤下來,換上老幼殘兵防守山海關,駐守山海關一線的人數也降到了八千人,只是繼續虛張聲勢,好讓大順軍不明就里。而朝鮮和琿春的東線,兵力不可能抽調,仍舊維持兩萬人馬,以多爾袞看來,兩萬人馬就算不能阻止吳三桂的進軍,至少遲滯吳三桂的進攻是不成問題的。經過緊急動員,多爾袞集結了六萬人馬,會同蒙古人的一萬五千人馬,總計七萬五千人馬,浩浩蕩蕩,向金州方向殺來。而濟爾哈朗率領一萬老弱殘兵,留守沈陽。

錦衣衛探知多爾袞征發滿清舉族戰士,無論老幼,全部征發,將這消息及時傳到了萊州。這事本就在明軍參謀班子的意料之中,只是有兩點未曾料到,一是清軍竟敢大幅削減山海關方向守軍,按道理,怎麼說清軍至少也得留兩萬人防守山海關方向吧。另一點是沒有料到蒙古人會發出援兵,蒙古人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們本應是自顧無暇,想不到竟然還能有這種難能可貴的國際主義精神!這只有一個解釋,蒙古人對將他們趕出中原的大明恨之入骨,絕不願意大明一舉打敗清軍,然後得隴望蜀,直指蒙古人自己的地盤。

按照明軍參謀班子的推演,阿濟格的大約兩萬清軍已經不足為慮,他們的火器彈藥已經消耗得剩下不多了,所剩彈藥已經不足以應付一場大戰,而且,經過幾個月的消耗戰,雖然並無大敗,但是吃了不少小敗仗,如今已是兵疲將怠。所以,阿濟格這一路人馬,其戰力要打折扣,兩萬明軍應可足以應付。至于清軍援軍,頂多五萬人馬來援,最多有兩萬人馬裝備各式火器,裝備精良的明軍以五萬五千人馬迎敵,亦可大佔上風。

待到七月十八,這才探得蒙古人來援,清軍的援軍應該在七萬左右,這讓崇禎感嘆,真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啊,于是,不得已,將作為預備隊的另外一萬人馬也一並調往旅順,使得旅順總兵力上升到八萬五千人,同時緊急調黃得功和高杰各一萬人馬前來萊州,作為戰役預備隊。至此為止,新軍已經出動了八萬人投入遼東戰場,四川方面派去一萬五千新軍,台灣駐守了三千新軍,招募訓練的十二萬新軍如今只剩兩萬二千新軍駐守南京,無論如何,再也不能抽調南京的新軍了。實話實說,崇禎對于吳三桂、黃得功和高杰所部的戰斗力,還是不怎麼放心,雖然這些軍隊的將官也輪番到過南京參加輪訓,軍隊的訓練也參照新軍訓練大綱進行了一些訓練,但是他們的戰斗力究竟提高到了什麼程度,崇禎實在沒有信心。故此,真正的主力還是新軍,騎兵則是以吳三桂的遼東騎兵為主,其中一萬騎兵還以五千騎兵為一撥,在南京進行了短訓和換裝,這一萬騎兵的戰斗力應該是可以信任的,另外一萬騎兵,崇禎只是用來追擊清軍,戰斗力差點就差點,清軍把背讓給你,如果你還不敢撲上去給他一刀,那還談什麼「關寧鐵騎」!至于左良玉、劉良佐、劉澤清,這些人雖然也請戰,崇禎壓根就瞧不上他們的軍隊,根本就不給他們機會。山東劉澤清的軍隊近在咫尺,崇禎只是安排他們提防大順軍以及協助糧草後勤。

不過,不能不提的是,大明幾乎投入了水師70%的力量,包括鄭森、鄭芝豹在內,水師共投入了一萬五千多人,投入戰船達到了五百多艘,甚至還短暫征用了部分民船。為了封鎖遼東半島以及保證海上運輸,水師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七月二十三日下午,已經身在旅順的崇禎收到了最新情報,關于清軍援軍的最終數字,竟然在八萬左右,不少于七萬五千,不超過八萬五千。崇禎皺眉,心知這年代沒有偵察衛星,要靠探子在已經處于戒嚴狀態的沈陽了解到清軍精確的出兵數字,無疑是痴人說夢。

針對最新的情況,崇禎不得不馬上召集作戰會議。作戰會議在溫泉不遠處的明軍前線指揮所進行,為了皇帝的安全起見,這個指揮所建在山坡上,是一個半地下的鐵絲網混凝土建築,外面用原木加固,後面挖有坑道,就算日本人的鐵鳥光臨,只要往坑道里一避,就能確保萬無一失。

崇禎乍聞清軍有可能達到八萬五千,心中咯 了一下,但是隨即就變得興奮起來,骨子里喜歡冒險的精神此時反而佔了上風,所以,雖然消息不妙,崇禎的表情卻看起來並不低落。崇禎環顧與會之人,說道︰

「各位愛卿,情況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多爾袞的援軍有可能是八萬五千人,而不是我們事前估計的最多五萬人,各位愛卿一起來議一議,看這個仗能不能打,怎麼打?」

秦知勇第一個說道︰

「啟稟皇上,錦衣衛探得的這個數字,未必就很準確。自古兵不厭詐,清軍虛張聲勢,本來只有五六萬號稱**萬,也屬正常,從幾個渠道收到的情報綜合起來看,清軍此次出兵應在七萬左右。」

白衡度對于此戰本就持慎重態度,故而接口說道︰

「啟稟皇上,臣以為,寧肯高估,不可少算,既然有消息說有可能是八萬五千人,未必就是空穴來風,臣以為有必要就按清軍援兵為八萬五千人計算,以此修訂作戰計劃。」

郭雲龍剛從朝鮮方向調到旅順負責指揮騎兵,急于想在皇上面前表現一番,故此說道︰

「啟稟皇上,臣以為,就算是韃子來了八萬五千人,也不足為懼。首先,被我軍包圍的阿濟格兩萬韃子,已是疲兵無疑,不堪一戰。多爾袞帶領的八萬五千援軍,火器有限,我軍憑借新式的火器,即使不能以一敵二,兩個對付三個應該不成問題。最起碼,我軍經過特訓的一萬騎兵,就可以頂得上至少一萬五千韃子騎兵。」

崇禎見每個人說話都要在前面加上「啟稟皇上」,心道這跟後世動不動就在講話的起首強加上「在xxxx的英明領導下」是一個腔調,于是笑道︰

「這里議事,那個啟稟什麼的,就省了吧,直接說事。」

杜濬一向有些冒險,對于清軍是七萬還是八萬並沒有放在心上,于是說道︰

「就算清軍援軍增加到八萬五千人,臣以為也不必變更作戰計劃。我軍只須梯次防守,利用火器優勢和塹壕戰逐次消耗清軍,然後反戈一擊,當可大勝清軍。」

關贊唐依靠裝甲車輕取哈斯罕關,如今心氣正高,于是說道︰

「我軍在哈斯罕關,兩輛裝甲車就能收拾兩百五十名韃子騎兵,此次又有新的裝甲車運到,只要有裝甲車參戰,我一萬新軍擋住兩萬清軍不在話下。」

王夫之這段時間一直在零敲碎打,根本就沒有過到癮頭,偏偏傷亡還不小,如今終于大戰來臨,止不住熱血上涌,故而說道︰

「阿濟格所部,已經被我軍打殘了,只要一聲令下,圍殲阿濟格兩萬清軍,只須一萬五千人馬,再派上裝甲車,我軍就能將他們一舉圍殲。」

衛登則有些擔憂同僚輕敵,于是說道︰

「按道理我軍有火力和裝備優勢,理論上以一敵二沒有問題。不過卑職經歷過在呂宋與日本人的海戰,那一戰,日軍武器先進,一開始佔盡上風,施瑯抱定死戰之心,不計代價與日軍拼命,隨著日本人的大鐵船被炸,日軍患得患失,最終退出戰場,可見武器並不是決定的因素。清軍亦有其優勢,騎兵畢竟快似旋風,加上包圍圈內的清軍也一定會困獸猶斗,我軍斷不可輕敵。而且,此戰傷亡必定不小,激戰傷亡慘重之際,須得防止因一部畏戰擅自月兌離戰場而引致全軍潰敗。切切!」

郭雲龍昔日在松錦大戰也是未戰先怯的逃命者,雖然聞言心中憤憤,好像衛登就是沖著他說的一般,但郭雲龍經歷松錦之戰慘敗,痛定思痛,也知道衛登之話不假。郭雲龍倒也光棍,當即說道︰

「只要進攻軍令一下,我騎兵一定有進無退,包括我在內的兩萬騎兵,如有未奉令而擅自後退者,定叫他被馬蹄蹋為肉泥。」

此言一出,在場的將領均紛紛發誓,只要作戰,就令行禁止,只要進攻,就有進無退。

崇禎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當下肅然道︰

「大軍作戰,軍紀必須從嚴,朕有言在先,任何人違反軍紀,朕絕不輕饒。違令逃跑,定斬不饒!」

崇禎隨即語調轉為輕松,說道︰

「清軍此次來援,是想打一場豪賭的大戰,面對于行將輸光了的賭徒,我軍大可不必恐懼,我軍只要拿出足夠的耐心,逐次防御,逐次消耗敵軍,敢打硬仗,敢打惡仗,嚴肅軍紀,戰勝清軍只是時間問題。清軍既然是舉傾國之兵前來決戰,正好一戰解決問題,打勝了這一仗,遼東就從此再無大仗可打,遼東旦夕可平。朕預祝各位成功!請記住,朕就在你們的身後,你們之中誰退下來,朕就會親自頂上去。不過朕想,你們一定不會讓朕失望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總裁最新章節 | 大明總裁全文閱讀 | 大明總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