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臉紅了,瞅瞅永璘,他也恰看過來,臉帶微笑,心中不知在想什麼「骯髒」心思,我更羞,轉過了頭,听他笑著道︰「太皇太後說的是,昨日駐在城外,朕已召陸太醫問了話,陸太醫說皇後身子著實虧得厲害,這兩年得好好調養,不宜懷孕生子,太皇太後得過幾年方可見著皇後之子了。」太皇太後道︰「反正皇上皇後還年輕,我的身子骨兒也還硬朗,不急的,只這後宮以多子為福,皇上還該恩寵其他妃子,讓她們也得個一兒半女的,日後在這宮中也有個依靠不是麼?」永璘道︰「孫兒也在看呢,得選個性情好,人忠厚的妃嬪為朕傳神,不然母憑子貴,日後大了,依舊要生事的。」他倒心思長遠。太皇太後道︰「雖說母親有影響,終究還是後來的教為主。皇後是個有德有才的,也有心胸,我看她對皇上的其余皇子公正也看顧得很好,並沒偏向的。以後皇上有了庶子,不妨也交給皇後教養,皇上也可以省點心。」永璘應︰「是,孫兒也這麼想呢,又怕皇後身子不好,帶不下來。加上皇上兒公主也淘氣,皇後又素來心軟,怕她著了氣惱呢。」太皇太後笑︰「皇上體恤人,皇後斷不會為這些事兒與孩子鬧氣的,這個我能保。她雖心軟,對皇子公主的管教還是持正嚴厲的,我親眼見她管教寧壽,我在旁見了都怕她的鳳威的,所以公主在她面前比跟皇上面前听話,皇上不用擔心。倒是皇後的身子,皇上要多多照應些,現下境內境外已無甚大患,皇上勤政之余也要多看顧看顧皇後,別再象從前似的招發她生氣,甚或打罵,皇後最經不住的,象西征時那種手捏鳳頸之事更不可為,皇上自小力大身強,一個不小心會出大事的,到時不唯皇上心痛後悔,哀家也是不能容的。」說的永璘臉紅無比,。我看看他,心道︰又是誰多嘴說的?多半是平姑姑,不由瞅了平姑姑一眼,她的臉上竟也有詫異之色。難道不是她?
太皇太後耽了我一眼,道︰「你們不用自疑,皇後回來後嗓子嘶啞,我問過陸太醫,太醫看視過,道是為外力所傷,並非尋常風寒,我便叫了永琮來逼著他說的。就他不說,皇上回來我依舊是要問的,這天底下,能傷皇後的有幾個?就有,皇上也斷斷不容的,那還有什麼猜不到的?你們啊,做事不知輕重,眼見得二十三十的人了,還這麼鬧騰,叫哀家怎麼不為你們擔心呢?」一番話說得連我的臉都紅了,跟永璘兩個心中暗愧,不敢抬頭,只一個勁兒的應「是」。她道︰「好了,皇上也乏了,先回奉乾殿休息吧,看看皇後給你布置的屋子可還合心意,玄鷹既蒙皇上愛見,皇上便抱了去多瞧一會兒吧。皇後留下來,照料哀家用了午膳再去侍候皇上吧。」我倆哪還敢說個不字,永璘叩了頭,叫人抱了玄鷹回宮去了。
我被太皇太後單獨留下,便知她有話要說,果然,她用遣出宮人,對我道︰「皇上這次得勝回來,內外患已平,我看他頗有驕矜之色,本來麼,在他這個歲數也是難得的,但出兵畢竟耗費巨大,而且他也確實心急了些,本來我是想再過個三五年,待國庫再充盈些,一步步地先平內患再除外敵,這樣不致于傷民太過,但他是這麼個性子,又急著在你我面前建功業,為此我也沒攔著他,你是個明白人,所以我才說給你听,你得空多勸著點皇帝,他肯听你的話的。」我應著是,一邊也緩緩邊想邊道︰「太皇太後慮的很是,我是見過戰場上的場面兒的,也見過王爺入城之時百業凋零的景象,確實令人心酸,心里也是很難受的。我總會盡力勸著皇上愛民惜民,此外,也請太皇太後體諒皇上求治之心,不要太苛責他,皇上性子好強,如今年紀也大了,太皇太後如有教導也請給皇上存個顏面,私下說說,皇上極孝順極睿智的,當能體會太皇太後的一片苦心。」她笑︰「你的意思哀家明白了,以後不在人前說他便是,皇上的後妃中,玉妃哀家也囑托過,她每常听到哀家要她勸皇上,臉上便是得意之色,只怕當著皇帝也是拿了這個來壓制他的,所以招了皇帝的反感,顏妃是不會說話的,良妃又太老實,難為你做了皇後,還這麼不驕不矜的,處處為皇帝和哀家著想,哀家很寬慰,皇上總算選了個妥當的人了。只是你也不可一味地縱著他,該說時還得說,他犯了脾氣,你只管來告訴我,我總要幫著你些的。我每常見你教授公主跟孝堂,心里便想著你若能也這麼對皇帝,寬嚴有致的,我也就更無後顧之憂了。」我道︰「謝太皇太後夸贊,臣妾當多勸著皇上,以安太後之心,皇上本也是個極聰明的人,聞一知十的,有時使使性子,心里卻跟明鏡兒似的全明白的,,只是臉上下不來罷了,太丘墳後親手教的皇上,自不會錯的。說起孝堂之事,還請太皇太後做主,現在宮里有些個議論,孝堂也要長大,怕到時有了不合適的地方反倒給皇上招來為難,請太皇太後看怎麼處置。」
她接過我捧上的茶,想了一會兒道︰「皇上怎麼說?」我道︰「臣妾尚未問過皇上,太皇太後知道,皇上是不大理會這些小事的。所以臣妾要先討了太皇太後的旨意再回皇上才
好。」她笑了,道︰「孝堂這孩子挺懂事可疼的,做事也穩重得體,眼見得又是一個皇後了。你難得這麼愛見一個人,有他在,還能代皇上寬慰你一二,他跟太子年歲差得不多,只差不是皇上親生的,別的也沒什麼的。這是皇上送給皇後的壽禮,皇後還是同皇上商量去,要或不要,皇上皇後自個兒拿主意,我是無所謂的。後宮女人多,口舌多,是非也就多,也難面面俱到的,只要皇上跟我明白就行了。」我暗暗松口氣,雖說皇上不大理論這些事,但那天李貴人說的也非全無道理,到底是一個外來的男孩子,跟皇家不沾親不帶故的,傳出去終究不好,所以要先同太皇太後打個招呼,她若不贊同,我自是不能留的,如今她口氣松動,且大有回護之意,那便好辦。永璘那兒我倒不太擔心,人本是他送來的,他自不會多說。
太皇太後道︰「你這此勸降大遼首將,功勞是很大的,但畢竟是越旨行事,皇上的意思不能不有點兒處罰,以免朝臣日後爭相仿效起來,朝紀就難維持了,所以恐怕還得委屈你一點兒,全了皇上的體面才好。」我原也料到不會沒有處罰,畢竟永璘是主帥,是皇帝,是丈夫,于公于私,他都得先出了這口氣的。便道︰「臣妾原本也做的太冒失了,皇上發落也是應該的,為了皇上的江山社稷,臣妾願意領罰,還求皇上和太皇太後不必顧忌臣妾的身份,嚴加處治,以儆效尤。」她笑道︰「嚴加處治倒也不會,一來你身子不好,二來也怕前方將士寒心,不過去冷宮待上幾日,就有恩旨開赦的。皇上叫哀家先跟幾個貼近的文武大臣打個招呼,到時上幾道求恩寬赦的折子,皇上也就就坡兒下了。哀家已答應了他了,說到底,咱們都是為了皇上的體面,咱就一個皇上不是?」我應︰「是,臣妾明白,太皇太後放心,臣妾近來身子好了許多,盯得住的。」她笑著點頭。我又陪她說了會話,侍候她用了膳,這才回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