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了這節,我不再與他斗氣,他是皇帝,別說有理由,就算毫無理由,他也會殺人,他殺人只憑高興,這是他的權力,是大夏國至高無上的皇帝的權力!我第一次感到權力是如此可怕。
我起身下床,跪在地上,拜服在他腳下,道︰「請皇上恕臣妾妄言之罪!」他扶起我,道︰「朕說過,不要你請罪,朕只要你象從前一樣待朕陪著朕就行了。」我道︰「皇上,我已非當日之人,恐怕不能如皇上之言。若日後有惹怒皇上之處,請皇上僅治我一人之罪,莫要禍及他人好麼?」他道︰「朕不知到時你會犯下何等過錯,亦不知朕是否有寬赦之情,不過你放心,蕭家的人朕總會照拂一二的。」我道︰「皇上……」「你莫要再說了,」他覺下臉︰「不然惹朕生氣,對你與朕皆無益處!」我只好閉上口,這個男人如此難說話,真不知以前那個叫稚奴的女人是怎生應付得來的。
「稚奴,」他握住我的手,這次我不再掙月兌,以免惹惱了他。他道︰「朕知道你雖在皇甫紹身邊,卻是守身如玉,朕很欣慰。以後朕帶你回宮,自會讓你慢慢想起從前之事,你也別固執己見了,好不好?朕與稚奴當初是何等恩愛,難道你當真一點也記不起來了嗎?」我搖搖頭。他重重嘆了口氣,神色失望,道︰「好吧,那你先歇一會兒,朕的折子還沒看完,等朕理完了事,再來陪你好嗎?」听得他要走,我暗暗松了口氣,道︰「皇上應以國事為重,不必因我一人而誤國。」他苦笑連連,道︰「若以前稚奴這麼說,朕當信他是體恤朕躬,但現在——未免讓朕懷疑是在下逐客令了。也罷,誰叫朕欠著稚奴的呢?容朕日後慢慢還吧。」說著放開手,正要離開,我忽想到一人,叫住他問︰「皇上,有一個少年十分聰俊,我是否可以見見,同他說說話?」他沉吟一下,問︰「你說的可是孝堂?」我點點頭,他道︰「他本是你的義子,你隨時可以傳見,看來他比朕得稚奴的歡心。」苦笑著走了。
我起身,走到窗邊,找了張椅子坐下,讓春光灑在衣裙之上,貪圖那片刻的溫暖。侍候的女子拿來一件披風披在我肩上,我讓她去找那個叫孝堂的少年來。他進來後,先叩了先個頭,然後靜立一旁。我問︰「你一直跟隨在皇後的身邊嗎?」他躬身答道︰「小臣于兩年前被皇上自崇光寺領出,作為壽禮送給了娘娘後,便一直隨侍在娘娘身邊侍候。」我問︰「你今年幾歲了?」他道︰「小臣九歲。」我道︰「確是聰慧知禮有節。」他道︰「謝娘娘夸獎。」我問︰「皇後是怎麼死的?」他道︰「服毒自盡。」我看看他,便是他偷梁換柱,使我死而復生?從他的樣子看起來,倒是一點也不象做這等驚天之事的人。我接著問︰「皇後為何要服毒?」他遲疑了一下,道︰「這個具體娘娘還是問皇上吧,小臣並不十分清楚。」我笑︰「你知道,只是不敢說,這麼看來,若非皇上做了大對不住皇後之事,只怕也不會讓他這麼對等目前的我了。」
他想了一會兒,道︰「皇上確是深自懊悔,娘娘服毒之後,氣息已絕。皇上猶自不信娘娘已去,將娘娘抱回奉乾殿,安放于寢宮之內,一直不許任何人觸踫娘娘的法身。並輟朝廢政,不飲不食,不眠不休,日夜在殿內守候著娘娘,直到第四日,太皇太後出面,硬是讓人架走了皇上,令太醫給皇上服下安神之藥,等皇上睡著之後,讓人將娘娘法身裝槨于棺內,安置在皇上的陵寢之中。皇上昏睡了三日方醒,醒來之後听說娘娘已被送至寢陵,便星夜馳馬至陵中欲奪回娘娘,可是趕到那里後,開棺驗看時才發現只有娘娘的衣冠首飾在內,並無娘娘的法身。皇上當場暈劂過去,被內監送回宮後,直病了一個多月方才漸漸痊愈,但從此再也不與宮內妃嬪說笑,也不現召幸任何妃嬪宮人,每日理政之後,就只在奉乾殿內獨宿。除了師父蕭子風外,亦不再召他人入宮侍奉。此次太皇太後因怕皇上再度憂郁成疾,下旨讓幾個親近大臣以巡幸為名,陪皇上出來散心。天緣湊巧,讓皇上得以重遇娘娘,亦是後宮之幸,萬民之幸。」我苦笑,道︰「卻非我之幸。」他深深地望著我,道︰「娘娘在宮中一直克己復禮,寬仁待人,救了包括太子在內的許多嬪妃宮人的性命,娘娘何不當此為舍身飼鷹之舉呢?」說著跪下叩頭︰「小臣代後宮內外臣工天下黎民叩謝娘娘慈德!」
我拉他起來,道︰「難為你小小年紀便如此懂事知禮,我不是你們的娘娘,你以後也不必叩拜于我,我是被逼來的,你們的皇上強橫霸道,城府極深,手段毒辣,我並不喜歡,日後福禍尚難料定,我自身固且難保,何況是你?你不要再隨在我身邊了,以免禍及到自身。」他道︰「娘娘休得這麼說,娘娘待小臣恩重如山,若非娘娘,小臣又焉有今日?小臣願粉身碎骨報答娘娘天高地厚之恩。娘娘請放心,皇上對娘娘依舊是很愛重的,不會對娘娘加罪,娘妨只要能想起以往之事,自能明白皇
上之心,通曉侍君之道。朝中文武重臣多得娘娘恩惠,敬娘娘如天人,皇上如欲不利于娘娘,他們當會拚死力保,何況太皇太後尚在宮內,她一向喜歡娘娘的為人行事,自也不會讓皇上如前一般對待娘娘,隨意處置娘娘的。」我道︰「謝謝你的指點。」「娘娘不要客氣,」他道︰「小臣陪娘娘誦一段經文,讓娘娘靜靜心可好?」我點點頭,他倒也善解人意,知道我此刻心如波瀾。他拉著我的手,送我到榻邊,我坐到榻上,盤膝趺坐,手捏成環,五心向天,閉目運息,在他低低的誦經聲中漸漸遠離了周圍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