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游人不憶家。」天橋,位于正陽門外。有漢白玉石橋一座,三梁四欄。橋下為由西向東的小河龍須溝。因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壇時必經之路而命名天橋。其範圍包括正陽門大街,經東西珠市口而南,迄天壇壇門之西北,永定門之北地區。「天橋者,因京城百姓會合憩息之所也。入其中,而北京之社會風俗,一斑可見。」
這一日,天橋十分熱鬧。有許多藝人「撂地」。所謂「撂地」就是在地上畫個白圈兒,作為演出場子,行話「畫鍋」。鍋是做飯用的,畫了鍋,有了個場子,藝人就有碗飯吃了。天橋的雜耍表演是一大特色,不但項目繁多,而且技藝高超。你看這邊有人在拉弓。拉弓用的弓是硬弓。藝人表演前,請旁觀者中力氣大者入場試拉。試拉者憋得臉紅脖子粗,最多只能將弓拉開一半。藝人將弓入手很輕松地將其拉開,接著拿上兩張弓,弓箭步一撐,雙臂較勁,開了!然後是左右開弓。下面還有三張弓、四張弓。再看那邊是耍中幡。中幡由竹竿制成,高約三丈。竿頂有紅羅傘,傘下掛著一面繡字的標旗。表演者將竿子豎起托在手中,舞出許多花樣︰或將幡竿豎于一個肘彎處,用力將幡竿顛起,用另一個肘彎接住;或用後脖窩、腦門接住;或用單手托住竿底,反腕將幡竿移到背後,再將竿拋起到前邊,或用肘彎或用肩頭將竿接住。最難的一招是將竿拋起,用下邊的牙齒接住幡竿底部一個邊,還要讓它仍保持直立的姿態。觀眾最多的是硬氣功表演。你看這幾位表演的是「油錘貫頂」,只見藝人頭頂一撂青磚,另一人用油錘猛擊磚,將它們擊碎兒毛發未損;接著是「睡釘板」,即將釘尖朝上的木板平放地上,藝人月兌光上衣,仰躺在釘板上,胸前放一塊石磨扇,另一人用大錘敲擊磨扇,將它打碎,而表演者前胸後背均無恙;還有「崩鐵鏈」、「捋鐵條」、「咬鐵條」等。崩鐵鏈,就是用鐵鏈將藝人上身緊緊捆住,然後運氣將鐵鏈崩斷。捋鐵條,就是將手指粗細的一根鐵條弄彎,放在火上燒紅,然後用手將它捋直。咬鐵條,就是把一根筷子粗細的鐵條燒紅,然後把一頭放在嘴里一段一段地把它咬斷。
天橋上,韋仁在李三清的陪同下正在到處閑逛。今日難得偷閑,韋仁在前世也曾到天橋逛過,確實熱鬧。到了這里,他一直想看看古時的天橋的情景,一直未顧得上。現在走進天橋,發現這里遠勝于前世。
兩人邊走邊逛、邊吃邊看。正走之間,忽听得身後一陣人聲喧嚷,夾雜著喊打聲和小孩子的哭罵聲。回轉身看時,只見一個十三四歲蓬頭垢面的毛頭小子從人堆里擠出來。左手捧著一張蔥油餅狠撕猛咬,右手正急急忙忙地將數張餅子往懷里塞。後邊一個像 面杖似的瘦長個子揮著一根捅火棍,邊喝罵著「抓賊啊!抓賊啊!」邊追趕。
前面正好有一伙地痞、無賴正在嬉鬧。為首者聞到呼喊聲,回頭一看逃跑中的小子,臉上立即露出了幸災樂禍的奸笑。只見他貓著腰,在看熱鬧的人群中悄然蹭過去,見逃跑的小子過來,突然一伸腿。那毛頭小子這時正回頭看身後的情形,根本沒有注意腳下,頓時被絆到在地。
「好小子還很滑溜啊!這回被老子逮住了,看老子這麼收拾了!」那攤主拽住那小子的衣領,舉起手中的捅火棍作勢要打。旁邊的無賴地痞們頓時轟然起哄道︰「打死他!打死這個‘青猴子’!」這時,從人群的那一邊鑽進來七八個小乞丐,一部分人護住「青猴子」,一部分去用力去扯攤主的手,還有一個六七歲的小女丐跪在他的面前,連連磕頭哭道︰「老板!求求你放過猴哥哥吧!蓮子姐生病好幾天了,我們都餓了三四天。猴哥哥是為了我們,這才偷餅的!求你了!」
周圍的人們原來只站成一圈,遠遠地看熱鬧。如今見小乞丐們這可憐的模樣,便紛紛七嘴八舌地幫忙求情,那攤主手舉著捅火棍見這架勢,愈打不忍心,愈放又不心甘,真是左右為難、騎虎難下。韋仁見狀擠到跟前前,笑著勸道︰「老板,你看這樣會不會,他能吃你多少東西,拿了你多少東西,你看多少錢,這錢我出。殺人不過頭落地,這事便這樣算了,好嗎?」攤主見有人出面出錢,正好借坡下驢。他見韋仁雖衣著不是十分華麗,但是也是清秀爽朗,值得信任,忙松開拽住少年的領口的手,拱手道︰「少爺心地善良,小人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看在少爺尊面,今日之事便了了。小子,算你命好!可得好好謝過這少爺。」說完,從李三清手里接過錢便離開了。眾人一見事了了,也就自行散去。只有那伙地痞無賴在一旁悻悻著久久不願離去。
得救後的少年跪倒在地磕頭道︰「請教恩公高姓大名,此恩青猴兒日後必有一報!」
韋仁听得這小乞丐竟然出言不一般,心中突然一動,伸手將少年拉了起來道︰「些許小事不足掛齒!小兄弟,剛才听這個小妹妹說,你們已經餓了幾天了,你們還有一個姐姐正生著病對嗎?」
沒等少年開口,那小姑娘接口道︰「是的。少爺,我蓮子姐已經病了好幾天,她是為了我們才累到的。少爺您發發慈悲,救救我蓮子姐吧!」小姑娘說著說著眼淚水又流出來。旁邊的其他小乞丐見狀,也紛紛在韋仁面前跪下求救。那少年也跟著跪下。
「好!好!本少爺答應幫這個忙,大家起來吧!」韋仁原本見他們可憐就打算幫助他們的,于是很爽快地答應了。他向少年問起了他們的情況,原來年前因暴雨成災,河北滄州突發洪澇災害,造成百姓房屋倒塌,成百上千人死傷,許多人無家可歸。他們這十幾個小孩原本是在同一家私塾讀書的,洪水來的時候,他們的先生,也就是蓮子姐的父親,將他們送到附近的高地,便回家去救自己的妻子,誰知確實一去不回。等到洪水退後,蓮子帶著孩子們回到村里,發現整個村子里的房子全倒了,大多數家里的人都不見了。有親人被領回去,余下的孩子們家園沒了,親人沒了,個個是哭天搶地,整個是天昏地暗,這時,舒玉蓮記得父親臨走時的交代,一定要一個不少地帶好這些孩子。于是,她決定帶著這些孩子,一起去北京城投奔自己唯一的舅舅。她們千辛萬苦一路上一邊由幾個大一點的孩子打零工,要不就乞討。就這樣,她們吃著殘羹剩飯,一步一步地走到北京城。誰知,蓮子的舅舅早在年前便舉家離開了京城,隨著主人家到南方去了。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蓮子只好帶著孩子們四處流浪,好不容易在天橋附近找到一間破廟安頓下來。由于孩子多,加起來一共十五個,大的十四歲,小的只有七歲,只靠著蓮子一個人刺繡賺得錢遠遠不夠維持生計,蓮子只好又去攬了些洗洗涮涮活,加上大一點的孩子出去打點零活,小一點的孩子出去乞討,這才勉強度日。蓮子對孩子們要求甚嚴,嚴禁他們與街上地痞無賴廝混,不得干小偷小模的事情。蓮子也只有十七八歲,在家時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那曾吃過這些辛苦。這一路來京城,原本是靠著一線希望而來,誰知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她心里的那股勁早已卸去一半,加上這段時間操勞過度,這病一發便不可收拾了。這才有了今天之事。
韋仁又讓李三清給那少年一些錢,要他再去買些稀飯、食物帶回破廟。少年接過錢,便帶了幾個大一點的小乞丐離開了。
在其他小乞丐的帶領下,韋仁來到了破廟。韋仁在破廟前停下了腳步,在李三清他耳邊小聲吩咐了幾句,待李三清點頭行禮後離開後,他才進了破廟。
破廟不大,而且十分破舊。不過走了進去,里面卻是比較整潔。只見,一個稻草鋪就的地鋪一個挨著一個,整整齊齊的。那些從外邊進來的孩子,第一件事就是將身上乞丐服月兌了下來,然後重新換上其它的衣衫,雖說這衣衫也不是很好的,但是它們都體現一個詞「干淨」!接著,他們又重新出去,在廟門口的一個水缸里打水依次洗手。韋仁暗自點頭,看來這蓮子姐不簡單。
小姑娘洗完手,便帶著韋仁走到最里端一個垂著破蚊帳作簾子的地方。掀起蚊帳,只見地上的鋪上躺著一個少女。少女此刻正昏迷著,蒼白的臉上正冒著虛汗,緊閉的雙眼上柳眉如煙此刻緊皺著,修長挺拔的玉鼻張合著,下面一張小巧的朱唇。好一個秀美的姑娘!
過了一會,青猴兒帶著人提著一桶稀飯,和餅子、饅頭回來了。韋仁教他給每人多盛些稀飯,小的每人只能給一個饅頭,大的給兩個饅頭,並告訴他人餓了幾天,並能一次吃得太飽,否則會出事的。還好,這幫孩子早已習慣了這種集體的生活,而且又良好的紀律習慣,十分听話!看著孩子們開心地用餐,韋仁十分高興。
又過了一會,李三清帶著納言庫和一名郎中進了破廟。韋仁首先打發李三清立即回宮,然後讓郎中與少女看病。郎中診過脈後,對少女施了幾針,少女便慢慢地睜開了眼楮。見少女醒來,守在她身邊的孩子頓時歡呼雀躍起來。
韋仁見少女用遲疑的目光望著自己,他微笑著朝她示意不要急著說話,然後轉頭問郎中少女的病情。郎中道︰「少爺放心,這姑娘是勞累過度,加之身體虛空造成的昏暈。只要稍加調理,加強食補,便可無礙。小的這就給她開個調理的方子。」納言庫引著郎中去開方子。
韋仁走到少女的床鋪前坐了下來。少女蒼白的臉上一下子泛起了一抹紅暈,想起身將身子挪遠。可這韋仁是從前世來的,到了這里,意識上就根本就沒有封建的「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這也是他自己不知,但是又「與生俱來」的「泡妞絕殺招」。韋仁見她要起身,忙伸手按住她的肩膀道︰「好了!你別動,要感謝的話也要等你身體康復後再說。來!好好躺下。」少女被韋仁按住了玉肩,那里還動彈得。她見韋仁眼中一片清亮,只好依言躺下了。韋仁見她听自己的話不動了,高興地說︰「這才乖!」然後回過頭朝那少年喊道︰「喂!青猴子。去,盛碗稀飯過來!」
「唉!」少年答應了一聲,很快盛了碗稀飯端了過來。
韋仁伸手接過稀飯,便攪便說道︰「剛才郎中說了,你沒病。只是累了,餓了!來!咱們先喝點稀飯,吃飽了人就好了!」韋仁舀一勺稀飯,用嘴輕輕吹了幾下,然後送到少女的嘴邊。只見那少女眼里此刻竟噙起淚花,張開小嘴喝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