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非物質文化遺產
見姜雲飛還沒有理解,齊日升有點無奈的說︰「很簡單啊姜叔,把藥草直接涂抹在靠近癌變的部位,然後裹上電熱材料,插上電源後一會就熱了,熱把藥作用于癌變部位,滲透進去,就把病治了……」
姜雲飛恍然大悟說︰「原來這樣,我就說嘛,一盆炭火,怎麼在身上烤。原來有電熱材料,你不說,我還真想不到。」
齊日升說︰「用火烤是原始的方法,現在能發熱的材料多,工藝自然要改進了。你沒听說和尚現在都用上現代化的電腦和手機了,我爺爺能想到這個也是很簡單的事。」
「照這樣說,我還真得給你爺爺介紹幾個病人,試試效果,如果真是那樣,可是了不得的事,你爺爺成名人的機會也不遠了。」
「成名那還不是很簡單的事,就是骨科一項已經足夠了。」齊日升說的是2006年的事,那時候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齊氏正骨被列入西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經過專家的嚴格考察和審查,後又被正式列入省正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省上又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齊日升穿越以前已經獲悉基本通過國家審定,只是證書還沒下來。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8年提出來的,並制定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用官場中涵蓋的語言說明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
用比較通俗形象的語言說明就是︰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等可移動文物;以及歷史文化名城、名街區、名村鎮。非物質類還包括︰口頭傳統、民俗活動和禮儀節慶、傳統手工藝等以及與此相關的文化空間。
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積澱和廣泛、突出代表性,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
聯合國通過決議後並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評選,每個國家每年只允許申報一項,評選的條件是藝術價值,處于瀕危的狀況,還必須要有完整的保護計劃,申報後兩年審批一次。我國先後有昆曲、古琴藝術、南疆十二木卡姆藝術、和與蒙古國共同申請的長調、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汴繡幾個項目獲得批準。
國內也大張旗鼓的展開非物質文化普查,並按級別定為縣級、市級、省級和國家級,進入國家級以後經過篩選,然後再決定申報聯合國的項目。
齊氏正骨能進入國家級,就有可能進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內。所以,齊日升說起齊氏正骨的名氣,還是很自豪的。
姜雲飛也被齊日升的信心感染了,說︰「我把你爺爺接來,先給成才治病,再給你爺爺介紹幾個癌癥病人,如果真能治好,我考慮給你爺倆開一個上規模的私立醫院,在全國打出名氣。」
齊日升說︰「你想累死我爺爺啊,我爺爺七十多了,退休了就是頤養天年,你給整一個大醫院,老頭還有那精力不。」
姜雲飛說︰「有你啊,你當院長,專門管理,你爺爺就是科研人員,專門給弄個科研室,配備助手,把祖國的醫學發揚光大。」
齊日升說︰「這個你要做通我爺爺的工作,老人家保守,秘方傳了幾代人了,能輕易給人?就是給我和我爸爸的方子也沒傳全,據說,我爺爺從我祖爺爺哪兒傳下來的也只有三分之一。」
姜雲飛嘆息說︰「也不知道把多少好東西都失傳了。」
齊日升說︰「還有,我也不打算在在醫學上發展,已經想好了,做公務員,你計劃的時候別把我計劃進去。」
姜雲飛說︰「不做醫生,你上醫學院干啥,還在醫院實習,不是白白浪費了?」
齊日升說︰「姜叔,這個你就別管了,人各有志,你以後能在這方面幫我,我就領你的情。」
姜雲飛說︰「不就是想當官嗎,姜叔在社會上混這些年,還有些關系。」
與姜雲飛該說的都說完了,有姜雲飛在,他想和向雪珂再說什麼也說不成,就告辭回心血管科去。說︰「我過去了,出來一大會兒,怕科里有事。」
回到科里,劉芳菲問他干啥去了,齊日升說沒事,就是到醫院的各科去轉轉,熟悉一下情況。
劉芳菲說︰「想當院長是不是?咱們心血管科還不夠你學的,要熟悉其他的科室。院里多少科室,你能熟悉過來嗎?」
齊日升是實習生,劉芳菲是帶他的醫生,就算是說錯了,他也不敢反駁,更何況人家說的對,上班期間隨便串門本來就不對,他串門卻是泡妞去了,被說兩句也不生氣,點著頭說︰「嗯,嗯,沒那個意思,就是心血來新潮,又不小心踫上個熟人,說了會話。」
「你在醫院還有熟人?」
「也不是什麼熟人,就是多年沒見的那個……同學。」
「同學也是熟人啊,好了,不說了,沒事把這幾個病歷好好看看,給我提出點治療建議。」說完,劉芳菲把手里的一沓病歷遞給他。
齊日升無奈,只得坐下看病歷。
那兩個昨天手術的病人病情平穩,早上查房看了,病歷上也體現出來用藥情況,像那個安裝支架的病人,因為創傷不大,今天下午就能下床了,再有兩天,沒事就能出院,那個搭橋病人得在室重點護理三天或者一個禮拜,然後才能轉入普通病房,傷口徹底愈合後再出院。其他的病人有保守治療的,也有需要手術的,保守治療的關鍵是用藥,需要手術的是等用藥後身體恢復到一定程度,綜合指標符合手術條件才能手術,風險也能降到最小。劉芳菲讓齊日升看病歷的意思是讓他多學點臨床經驗,所以,齊日升只能裝模作樣的一頁頁翻看。
那個他上班第一天搶救過來的病人病歷吸引住他的注意力,這個病人因為問題比較大,恢復的情況比較差。
齊日升清楚地記得,十年前,在這個病人病情一定程度好轉之後,病人左心室及右心室前壁還有大片心肌僵硬、蒼白,活動度差的問題還沒解決,動脈血管堵塞、心髒缺血,需要做心髒搭橋。至于搭一根還是搭兩根,甚或是三根,都要由劉芳菲來決定。劉芳菲拿出了手術方案,主要就是心髒搭橋,用的是心髒停跳搭橋,最後手術失敗了,病人因為身體弱,體外循環對生命的影響比較大,再加上冠狀動脈廣泛硬化並狹窄,無法實施冠狀動脈搭橋術,橋還沒有搭成,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病人生命特征從監護儀器上消失,心髒停跳以後再沒有給劉芳菲復蘇的機會。
那時候,齊日升只是個實習生,經驗欠缺,也只能眼睜睜看著病人代表生命波形在儀器上成為一條直線而毫無辦法。現在,穿越回來的他就有辦法了,他帶回來的是超越了十年的醫療水平,采取不停跳心髒搭橋手術,就能避免體外循環的弊病,美國1999年就試驗成功了。雖然說進入新千年的時候中國已經有了不停跳手術,畢竟掌握的人極少,沒有十足地把握不敢這麼做。劉芳菲也不行。
要說心髒手術搭橋,最初的時候就是不停跳的,那時候人們還沒有掌握停跳手術的技能。以後掌握了,而且風險小,死亡率低,所以做心髒不停跳的醫生幾乎沒有了。經過一二十年的實踐,停跳手術也有弊病,有的醫生就想起不停跳手術的好處來,因為解決了不停跳手術的心髒和血管固定問題,不停跳手術病人的傷損較小,病人回復的也比較快,所以形成了一種手術的回歸。但是,盡管有固定器,不停跳手術還是有很大的風險,只有世界上的一些頂尖醫生能做。
齊日升就是世界上的頂尖醫生之一。
既然在十年前劉芳菲用心髒停跳體外循環手術沒能讓這個病人下手術床,這次就要考慮不停跳手術了。不過,現在整個中心醫院沒有一個教授或者醫生能做這個手術的,他齊日升一個實習生做,醫院不允許不說,要是做了,只怕西阜的醫療界拿**把中心醫院的醫生笑了,得想個快速的、而又是循序漸進的辦法,讓醫院相信他的能力,這樣,做起手術來就順理成章了。
就在這時候,齊日升听見兩個護士小聲議論,大概的意思是張海峰因為一個手術和牛副主任爭,牛副主任同意了手術,現在病人已經進了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