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勢 第二卷 宦海風--第三卷 辛亥狂飆 【第104章】 自有安排

作者 ︰ 月影梧桐

選舉完臨時大總統後,各省代表會決定修正《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鑒于原大綱只有大總統而無副總統,行政各部也只有外交、內務、財政、軍務、交通5部,感到實在是太少了,不符合一個龐大國家的實際情況。

所以各省代表會決定增設副總統,另外再添加內閣部門,經宋教仁、居正、呂志伊和馬君武等代表提出修正案,經會議討論,一致通過。同時決定,在臨時參議院未成立以前,由該會代行其職權。

圍繞著內閣名單,各方勢力又展開一番爭奪。張謇、吳景濂等人以為秦時竹既然退出了總統選舉,那麼肯定是希望在內閣中謀求一些位置,所以一起來問沈麒昌。

誰知道沈的回答大大出乎他們意料︰「小婿無意擔任內閣中的任何職務,他只想把東北方面的事情管好。」

「沈兄莫不是在開玩笑吧?」張謇問,「復生總統不要做,副總統也不願做,現在連內閣成員都不願意擔任,到底在想什麼?」

「是啊!」吳景濂接茬道,「同盟會方面已來詢問我們了,打探我們的口風,如果真的看中什麼職位,不妨由我轉達。」

沈麒昌兩手一攤,無奈地說︰「我也不知道復生怎麼想,但他就是不願意出任任何職務,這不,還特地給我來了電報「余無意擔任任何內閣職務。唯願全力關注東北事務,早日實現全國革命勝利。張謇、湯壽潛、章太炎三位先生倒可以大顯身手,我推舉他們出任實業總長、交通總長和教育總長職務,程德全先生也可以在內閣中任職……」

「這個復生,自己不當,還要推舉我們當?」張謇啼笑皆非,「他該不是和官位有仇吧?這麼不願意當官。」

「這倒未必,都督肯定有他地想法。」吳景濂想了一會,「你看他挺願意全權管理東北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那他自己不願意。也該推舉別人出任啊。」張謇埋怨道,「這麼好的機會,讓掉了多可惜。」

「不然,復生還特意交待我,倘若可能,可讓蓮伯出任將來臨時參議院的議長。」沈麒昌不緊不慢地說,他也不知道自己女婿在搞什麼鬼,但肯定有他道理,還是如實轉達吧。

「沈兄,我看實業總長還是你來擔當吧。」張謇認真地說。「令婿自己不願當,可不能讓別人也不當啊!」

「哪里哪里,我年紀大了,無意拋頭露面,還是季直多參與一些吧。」

「人們都說,南張北周,關外遼陽,你不出任,我怎麼敢接實業總長的位置,豈不是貽笑大方?」張謇連連擺手。

「季兄不要推月兌了。你在臨時政府任職,就等于復生在那里任職一樣。」沈麒昌耐心地說,「復生說。等人民黨南方支部一成立,你就是南方支部的理事長,你出任內閣總長,就等于人民黨在內閣中有了職務,一樣的嘛!況且季兄見多識廣,老成謀國又是江南領袖。這實業總長一職非你莫屬!」

「真拿你沒辦法。」

1月3日,代表又依修改後的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舉行副總統選舉會,黎元洪以17票當選。隨後,孫中山又通過了內閣名單。

臨時政府組織成員包括︰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副總統黎元洪;外交部總長王憲惠、次長魏宸祖,陸軍部總長黃興、次長蔣作賓,海軍部總長黃鐘英、次長湯薌銘,內務部總長程德全、次長張居正。^^首發^^財政部總長陳錦濤、次長王洪 。司法部總長伍廷芳、次長呂志伊,教育部總長蔡元培、次長景耀月。實業部總長張謇、次長馬君武,交通部總長湯壽潛、次長于右任,參謀本部總長黃興,秘書長胡漢民,法制局長宋教仁,印鑄局長黃復生。

起先孫中山提交的名單中,內務總長是宋教仁,教育總長是章太炎。但代表們,尤其是同盟會的代表們多有不同意見,經過討論,提議內務改為程德全,教育改為蔡元培,這才順利地通過投票。

針對同盟會內部地置疑,孫中山表達了自己三條用人原則︰1、用人唯賢而非任人唯親,惟才能是舉;2、要聯合「海內名宿」,但反對民國者,如康有為之流,不用,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3、對康有為和章太炎要區別對待,章只是「友誼小嫌」對他不能有「睚眥之見」。對秦時竹的推辭,他也感到迷惑不解,甚至私下詢問。也許,他從來沒有想到秦時竹的真實動機,只是為他表現出來的風格和精神表示敬佩,對秦時竹提議,他也十分尊重,除了章太炎外,基本上都實現了秦時竹在電報中的提名。

張謇等人心內卻有不同想法,他們對于未能佔據更多的職位而不滿,但自己已身居高位,又不能說出口,對秦時竹的先見之明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佩服,他繼續運動。面對同盟會的強勢和高調,張謇等人努力籌建南方支部,希望能與同盟會分庭抗禮。

平泉地陷落和熱河各地的失守讓袁世凱心驚肉跳,他萬萬沒有想到東北革命軍的攻勢居然如此淒厲,現在已成了他的心頭大患。怎麼辦?他在地圖前浮躁不安地思索。北路空虛,只有承德一座孤城,能不能守住還很難說,雖然王士珍是他最信任的將領之一,但也不見得能抗住革命軍的進攻。根據各方面情報的匯總,進入熱河境內的革命軍不是8000,而是2萬以上,這大大地超過了守軍的應付能力。

地圖上,北路的革命軍兵分兩路,以藍天蔚為首地一路從赤峰一直西進,目標直指向多倫,另一路在夏海強和李春福的帶領下則盤踞在平泉,隱然有西取承德、南下長城的跡象。召集參謀人員開會,也拿不出個主意來。

剛剛有個參謀提議動用承德兵馬在半路截擊藍天蔚部,就被大家罵個狗血淋頭,理由是,從承德到半路截擊至少需要7天時間,能不能截住是一個大問題,就算是截住了,藍天蔚部有近7000人馬,派地兵少,截擊不成反而可能被其消滅,派的兵多,承德的守軍就空虛,而從平泉到承德僅僅需要三天,足夠革命軍攻城了。這截擊的法子,是萬萬行不得的。

老袁暴跳如雷,大罵他們是飯桶,威脅要通通撤職,還是馮國璋給他出主意,繼續盯住山海關不放。

「大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軍已處于下風,但也不是沒有起死回生地計策。」

「哦?你說,你說!」袁世凱仿佛象落水之人撈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目標還是山海關!」馮國璋指著地圖解釋道,「無論如何,山海關前線還是我軍佔據兵力優勢,根據偵察,秦時竹將大量兵馬派往了北路,如果我們能一鼓作氣,拿下山海關,事情還是有轉機。」

「繼續說!」

「革命軍北路的力量和山海關之間間隔遙遠,如果我們拿下了山海關,就可以沿著京奉線直搗奉天,只要拿下了奉天,北路即使再猖狂也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必然不戰自潰。革命軍也不是沒看到這一點,所以派人牢牢守著山海關,縱然有利,也不輕言進攻,目的就是要拖住我軍。」馮國璋說到這里,用詢問的眼神看著袁世凱,只見老袁點點頭,就繼續往下說,「由于南方壓力的減輕,芝泉派來的援軍,包括雷震春的第五混成協和陳光遠地第八協,已到了天津,這兩路人馬加起來有近8000兵力,況且是生力軍,不妨將他們都投入山海關,只要拿下了山海關,一切都好辦了。」

「這個主意不錯,不過等這兩路人馬到再發動進攻可能就晚了,嚴令曹錕,在援軍到來之前,必需拿下革命軍關前所有前沿陣地,為繼續進攻創造條件。」袁世凱拼了,將更大地賭注壓了上來。

當然,他們不知道,北路的李春福部作為先頭部隊已向長城進發了,在意圖判斷準確地前提下,雙方的較量就轉變為時間和戰斗力的較量,暫時的寧靜意味著更慘烈的廝殺。

得到袁世凱的死命令,向來辦事不力的曹錕著急了,只好投入全部力量進行攻擊。袁世凱警告他,援軍即將到達,如果不能拿下關前陣地,將是軍法從事。這是個棘手的任務,但也有好處,就是一旦拿下前沿陣地後,再行攻擊山海關的任務就不是他曹錕了。與何宗蓮等人商議後,一致認為這其實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與關隘相比,這塊骨頭還沒那麼硬,照樣有拿下的希望,特別是前沿陣地的收復,讓他們還存在著僥幸心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勢最新章節 | 國勢全文閱讀 | 國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