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遠住在樓蘭城東,做一些皮毛的生意,家境雖說談不上富甲一方,但也還算寬裕,吃穿用足夠。俗話說︰男怕干錯行,女怕嫁錯郎。秦遠雖是個生意人,精通買賣,但初涉餐飲業的他坐起來還是有些掣肘,他是邊學邊干,一邊當掌櫃一邊當學徒,「萬事開頭難麼」事情都要一步步的模索著做,先當學生在當先生。
這天清晨,秦遠正在酒店打理、準備、安排一天的生意。這時遠遠听到僕人的聲音︰「主人、主人,大喜啊大喜啊」!秦遠聞後,心情變得激動起來,跑出去忙問︰「生了‘?女僕忙答︰「生了、生了是個小子哩」。秦遠听完扔下眼前的一切,向家里狂奔
來到家中,他看到接生婆正抱著個男嬰,那個嬰兒在哇哇的哭哩。他喜出望外忙接過孩子抱在懷里,哄著、親著甚是喜愛。只見這孩子氣宇軒昂、天庭飽滿,長得虎頭虎腦甚是大氣,秦遠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秦遠妻子嚴氏已經虛月兌了但還是忍不住流下來激動的淚水
秦遠妻子嚴氏本是漢人,中原人士,為躲避戰亂,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了樓蘭,那時的中原被苛稅、戰亂、瘟疫所充斥,民不聊生,很多中原人不得已紛紛背井離鄉,逃往他處,以求謀生。這嚴氏家本是中原的大戶怎奈亂世的中原無法繼續生意,迫不得已穿過河西走廊來到這里。嚴氏不但人長得俊美而且還懂得一些推拉彈唱、舞文弄墨的才藝,這在當下的社會是不多見的,因為在古代都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麼。
嚴氏如何出落到了秦家呢?嚴氏家族原本是生意人,來到樓蘭後,還是干著老本行,通過轉運貿易的方式賺取利潤,他們有中原的客戶和貨源,就想通過西域的絲綢之路,將中原的貨物販賣到西域的各國,要做這項貿易少不了運輸的駝隊,而在樓蘭秦家的駝隊是最大的,名聲也是最響的,口碑沒的說,秦家在樓蘭生活了四百余年,歷十代人,從來都是樂善好施,積善成德,因此在城里的人對秦家都是敬重有加,自然什麼事都想著秦家哩,秦家的生意也愈加的紅火
這嚴家初到城里不久就經常听人提起這秦家,于是便找到了秦家來做這個買賣,秦遠的父親就答應了下來,一來二去的,兩家的關系逐漸近了起來,眼看這秦遠愈來愈大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正巧的是嚴家出落了個如花似玉的閨女,兩人年齡相當,門當戶對,真是天生一對,地造一雙。在雙方父母的撮合下,喜結連理,成了夫妻。在那時皆是父母包辦婚姻,因此也產生了不少的悲劇,但秦遠是幸運的,他們夫妻一直都很好,恩愛有加。
結婚一年後,嚴氏懷孕了
話說嚴氏身懷六甲之後,在一天夜里熟睡之後,夢見一輪紅日從西方冉冉升起,整個天空在照耀下都變成了紫色,甚是怪異。第二天嚴氏醒來後便覺月復痛難忍,到了要分娩的時候了,遂招呼接生婆接生,隨後便降生了這個秦家世代嫡傳的後人。說來也怪秦氏家族歷十代人,然這十代人均是單傳,讓人甚是費解。這回到了秦遠這一代香火得以延續,無不讓人欣慰。秦遠抱著孩子真是愛不釋手啊
孩子滿月這天,秦遠決定熱鬧一番,這天他放棄了店里的生意,回到家中張羅開來,這天的秦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到處充滿著喜氣和歡樂的氣息,來秦家道喜的人們絡繹不絕,踢破了門檻,秦家人口不多但在城里積累了不少的人脈。還有嚴家也前來道喜,親家相見分外顏開,看到孩子的人們更是嘆為觀止,「這孩子長得好奇偉啊」,「這孩子真是福相啊」,「長得好有氣派哦」,「好英俊的娃哦」人們看後都嘖嘖稱贊。這一年正是公元168年,漢靈帝12年六月。
秦遠決定在孩子滿月這天給孩子娶個名字,他與嚴氏斟酌之後,又詢問大伙的意見,幾番爭論後,在分析了生辰八字、五行之後,給新生兒取名︰秦易,字言之。秦義就這樣重生三國了,一切都如先生所料的那般順利,他的名字也照著先生的說法取了,他的靈魂就附在了這個孩子身上,而這個孩子肩負的使命就是問鼎三國巔峰
小秦易由母親嚴氏帶著,嚴氏除了喂女乃、照看還時不時的給孩子亨兩曲逗孩子開心,她的歌兒宛轉悠揚,沁人心脾。出身望族的她從小就喜歡推拉彈唱的藝術,家里雖不願意她一個女孩子的所作所為,但也沒全力去阻止,因為是望族,家里每天都歌舞升平的,很是熱鬧,嚴氏就邊看邊模仿,還偷偷的拜了其中一個名角為師,暗中學藝。
功夫不負有心人,十多年的歷練,她已將所學囊入懷中,學有所成了,後來她又學習了很多文化知識,當然這都跟她所在的家庭是分不開的,普通農民家庭哪有這個條件啊!他得父親很喜歡研究一些學問,喜歡與人講經輪道,尤其喜歡儒學和玄學。
在漢代儒學盛行,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得到了漢武帝認可,遂推及全國,風靡了整個西漢中後期,到了東漢出現了阮籍等人,他們不修邊幅,論學講到,推出了一種玄學在士大夫階層甚是流行,講學者羽扇琨巾、促膝而坐,談天論地,很是悠哉。嚴氏從小就受父親燻陶喜歡上了儒學,其中的一些思想為其所接受。這些都給嚴氏積累了不平凡的文化素養,她是位名副其實的「才女」。
秦易從小跟隨母親,耳濡目染的跟母親學習,先後學習了聲樂、文學、史學方面的知識,小小年紀的他聰穎過人,三歲起便能背誦《詩經》里的章節了,五歲時便開始飽讀儒學了,在當地的孩子眼里他儼然成為了大師,是活在他們心中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