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敖信發現的這兩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卻能從中推演出許多的東西!
一個是,西游記一百回的記載中,寫著玄奘法師十世轉世的父親陳光蕊,在李世民在位的貞觀十三年中了狀元緊接著,二十多年後,唐玄奘在貞觀十三年去西天取經……兩個時間居然是一樣的,這不可能!一定是哪里搞錯了!
「等等,西游記是經過了百多年的修改、多版本整合的,我似乎在哪里看到過,西天取經五人組中,原版西游記只詳細記載了四人的身世,卻沒記載唐玄奘的,後來人把另一個版本的並了進去,導致出現了錯誤,如此一來,金蟬十世重生時的父親,未必就是陳光蕊……」敖信的眼瞳已經變成了金色,他這時候有真正的‘三明六通」不僅能看清物質,還能看清人心、因果。
敖信察覺到的另一個問題是,整部西游記中多次提到的,以及大日如來和敖信打賭所說的五百年,未必就是實數!
孫猴被鎮五行山的時候,正是王莽篡位之時,按照年份來說,是公元9年,而唐玄奘出發的時候是貞觀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39年,整整六百三十年!並非是五百年!相差了一百三十年!
「難怪那猴出來後老是說自己被壓可憐,原來是誤點了,呵呵。」敖信想到孫猴被多鎮了一百三十年。便是不由得好笑。那猴對準確數字記得不清楚,去三星斜月洞學習也不記得年份,但他那六百多年來,肯定會多次覺得‘怎麼感覺好像超過時間了’……
敖信一正臉色,又暗暗算計,低頭低語道︰「以大日如來的算計,看來也不可能把事情發生的準確時間都算精確到年份。不過他說五百年,那佛教氣數大興之機絕對拖延不到六百年那麼多,五百年後應該被道教阻止了一次,那麼會是什麼時候呢……」
敖信眼珠轉動。突然就想到了一個人,隋文帝楊堅!
大亂之後民心思定,這是佛教這個勸人‘忍讓、受苦’的好時機,天下亂。並且胡、漢火拼得激烈的時候,第一次乃是隋文帝楊堅繼位那幾十年!包括漢武帝滅匈奴都不算,因為那時候大漢內部穩定,不具備佛教大力發展的條件!佛教三身如來打算大興佛教的時間,必定是隋文帝時,只是當時肯定被道門阻撓了!
至于後來為什麼會輪到李世民,這其實也是有跡可循的。
楊堅有胡族血統,自認為自己是漢人,他的身份和意識能夠促進胡漢融合。李世民乃是胡漢混血,這一點相同。
楊堅先武後文。這和李世民相同!
李世民不僅有楊堅的命格,同時他還有楊堅次楊廣的命格!
楊廣不是長,是靠殺兄上位的,李世民和楊廣相同!
楊廣征高麗三敗,李世民征高麗也是三次,三次也敗了,命格同樣相同!
縱觀隋唐楊李兩對父,相似之處何其多……敖信知道幾人的事情,推算出了幾人將來的八字,再推算命格。果然命格是一致的!李世民的幼年命格和楊堅一致,成年後的命格和楊廣相似,只是他命數中多了‘九五之數」當能‘王天下’。
「原來如此!我徹底明白了,佛教大興之機原來不是只有一次!我再來算算別的。看看楊廣為何失敗,李世民為何成功……」敖信身份乃是‘未來人’。以因推果難,以果推因就容易多了,再加上敖信本身道行也很高,只是掐指片刻,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楊廣和李世民的做法幾乎一致,楊廣失敗了,不是他殘暴,而是隋朝得國不正!
何為得國正?以絕對武力推翻上個王朝,打垮所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勢力。舉個簡單例,三國中曹魏就算是得國正的,孫策、劉備,都算是得國不正,留下了太多舊有豪強。
隋文帝逼宇文氏幼讓位,他有能力,有野心,有兵權,自然能成功,但他的天下並不是打出來的,而是多用權謀手段去奪取的,天下門閥勢力並未消耗太多。所以後來楊廣本事再高,在征高麗三敗之後,也控制不住情勢了。不能說楊廣太急躁,那時候高麗和後世的韓國朝鮮不是一回事,不但土地大得多,國力也強得多,楊廣算計不到太細微的方面,只知道對方是個大威脅,若能打下來則天下大定……結果三戰皆敗,大隋勢力土崩瓦解。
而李世民的江山,是他南征北戰把所有的對手全擊垮後打下來的,門閥勢力已經弱到了極限。他和楊廣命格一致,眼光自然也一致,他也動了三次征高麗的念頭,並且付諸實踐,也同樣因為估計不足戰敗。但他的天下是打下來的,門閥勢力已經被打殘了,就算他戰敗了,那些人也掀不起風浪來!
一樣的命格,不一樣時間,造就出了‘隋煬帝’這個可悲的稱呼和‘唐太宗’這個名震世界數千年的稱呼,敖信突然覺得,命運真是難以捉模……
「三身如來道行相近,他們的算計應該也接近。那麼,他們應該謀劃了兩次佛教大興的算計,楊廣父那次的成功率不高,他們也應該算出來了,真正讓他們押重寶的是李世民那次……三身如來自持算計通天,我只需要在隋朝的時候突然出手,定能將他們打個措手不及!」敖信眼神中滿是自信。
但抬頭看看窗外灰蒙蒙的天,敖信卻感覺到,自己一定還漏算了什麼。
「到底是什麼?對手是三身如來,哪怕我知道未來,也有超出常人許多倍的精神力,要贏他們也很難……」敖信感覺很吃力,對手不是泛泛之輩,他以前看過的西游記、封神演義的分析,都太流于表面了,本國輿論娛樂對于這兩部小說的定位,甚至是‘兒童讀物’這種膚淺的定位,根本幫不上什麼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