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日,中斷了近四天的談判又開始了,現在的伊藤博文比四日前現實了許多,李恩富再一次帶他參觀了旅順港,港內除了海軍四艦和北洋艦隊外,還有四艘日本艦,而且在參觀之時,日本的電報還沒有發過來,伊藤博文並不知道日本海軍已經幾乎全軍覆沒的消息。不過李恩富提前告訴了他。看著被俘的四艦,伊藤知道自己手里已經沒有任何的籌碼了。
之後的談判主要糾結于日本賠款的多少,琉球群島的歸還,日本通商口岸設立多少的問題上。在賠款問題上,李恩富死咬一億兩白銀不松口,否則就要海軍進攻甚至進行登陸作戰,李恩富平時不顯山露水,到了關鍵時候一點不手軟,對于日本的賠款,吳鵬也沒有想過太多,之後定的目標最低是三千萬兩白銀,不過仔細想想,日本發動戰爭已經是全國節衣縮食了,恐怕三千萬兩也是多了,而李恩富竟然一開口就是一億。
「琉球本就不是貴國領土,現在原琉球國王尚泰還在東京,何來歸還之說!」談判到琉球的問題時,伊藤道。
「琉球自前朝起就是我中華的屬國,當然是歸還,不過若貴方不同意歸還也可以,賠款金額要提高到一萬兩千萬兩白銀!怎麼選由你自己決定!」
「銀子……我听閣下說銀子已經不下十次了,難道領土的問題是可以用銀子來商量的嗎?」這次談判中,李恩富談最多的就是錢,似乎一切都可以用錢來解決。
「沒錯,只要有錢,領土也可以買下,三十年前俄國可以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就是例子,貴國也可以效仿!」李恩富平靜地道。
李恩富下意識的一句話,提醒了伊藤,讓日本徹底的轉變了思路,不過這也是後話了。
吳鵬想盡快的與日本締結全約以避免列強的干預,不過列強不干預是不可能的,當眾列強意識到,現在的談判正是由大清皇帝作主的時候,鞍山又開始忙碌了起來。
對于這次談判吳鵬以為英國與俄國是最關心的,目前英俄兩國在遠東的矛盾越來越大,此時的世界格局有些微妙,美國與德國已經成為經濟大國,但兩國不同的是,德國人睜大著眼楮滿世界地找殖民地,但卻發現已經沒有一塊的空閑的地方了,唯有遠東似乎還有爭一爭的機會,美國則完全不同,它與歐洲隔著大洋,而且地大物博,自己這片地方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對于殖民地沒有德國那麼迫切。俄國也想要殖民地,對于其它地方的殖民地它有心無力,于是只能在自己國土周邊開發。
此時德國雖然找殖民地找的雙眼通紅,但卻還沒有發展到與英國交惡的地步,反而是俄國和英國關系降至冰點。
出吳鵬預料之外的是德國人竟然是第一個來的,來的還是那個叫海靖的人,海靖見面就先恭喜吳鵬,而且還順便提提了提那三艘德國造軍艦在這場海戰中的優秀表現。以圖吳鵬能夠「吃水不忘挖井人」。
海靖這一次業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提醒吳鵬,別忘了戰前答應的事情,在朝鮮要為德國預留一個港口。吳鵬既沒有答應也沒有反對,只說現在與日本人的談判還在進行為理由先拖上一拖。
俄國人是第二個來的,目的就是要求吳鵬盡快的履行條約,這一次俄國人有錢了,想要修建一條從海參崴穿過綏芬河,經哈爾濱、滿洲里的西伯利亞鐵路一段,同時擬與吳鵬一起修建從哈爾濱通往旅順的鐵路,可能是由于吳鵬簽署的條約的原因,本應該在海參崴先動工的西伯利亞鐵路東線部分並沒有動工,而是在從車里雅賓斯克往東開始修建,也許俄國人一開始就打上了橫穿東北的意圖,這才讓東線工程慢了工程進度。(此時的哈爾濱還沒有發展起來,不過總得有個地名不是)
沙俄一直圖謀佔領朝鮮和中國東北、西北。為了給向遠東擴張提供方便,沙俄一直想修建一條連接歐亞兩洲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當時的設計方案有兩個,一是沿黑龍江的北岸修築鐵路到達海參崴,二是穿越中國東北的月復地到達海參崴。第二條線路不但可縮短九百俄里的路程,同時還可以修一條支線,把鐵路延伸到大連。因此,在這一問題上,沙俄財政大臣維特的主張最終佔據了上風。維特認為,第一方案路途遠,工程量大,費時多。他提出經由中國東北直至海參崴,這樣不僅縮短了距離,節省了費用,加快了工程進度,而更為主要的是通過修築鐵路實現了對中國東北的佔領。他還認為修築這條鐵路,不僅有經濟意義,還有政治及戰略意義。這個建議得到了沙皇的批準。當時有這個方案的時候正好是吳鵬談條約之時,因此吳鵬與沙俄簽署條約還在俄國財政大臣的一份功勞。
到了現在,俄國人發現修建鐵路已經是必須的了,遠東的形勢似乎越來越復雜了,特別是經過一場甲午戰爭,沙俄認識到,即使是在陸地上,自己在遠東也沒有絕對強勢的力量控制東北地區,更別提海上了。因此修建鐵路已經迫在眉睫了。
對于修建這一條鐵路吳鵬內心的歡喜的,但表面不能表現出來。
「公使先生,你的提議雖然讓我很心動,但還是不得不遺憾的告訴你,這條鐵路我們沒有能力修建,而且英國人已經對于我們雙方簽署的那份協議很是不滿,準備全資支持朕修建一條從鞍山到大連的鐵路,當然采用的是英國標準軌距,在這一方面朕很是為難呀!如果貴方真的想修建這條鐵路,恐怕要貴國自己全資修建了,否則只能修建黑龍江與吉林部分,不能通過盛京!」
吳鵬裝作很為難的樣子道,他確實在為難,這條鐵路他是想修建的,但卻不得不考慮英國人的態度。英國一貫的政策就是扶植一個打倒一個,在發現清政府沒有能力幫忙抵擋俄國時就想扶植日本,但甲午戰爭日本表現不佳英國人準備重新替換籌碼,更換對象就是吳鵬,這一點吳鵬已經很明白了。
修鐵路的舉動可能會讓英國判斷吳鵬已經倒向了俄國,對于吳鵬來說非常不利,要知道現在英國人在遠東說話是最有份量的,其次才是俄國人,在西伯利鐵路沒修通之前,俄國的話語權遠沒英國重要,所以吳鵬既想讓俄國來修這條鐵路,又不想英國人誤會,現在甚至十五年內都沒有能力與英國人翻臉,沒有辦法,英國人在海上的力量太強大了。
吳鵬之所以敢答應俄國也是根據情勢的判斷,俄國看似強大,但遠東力量弱小,海軍也並非如英國那樣讓人望塵莫及,本來不強的海軍還要被分為幾個艦隊,在西伯利來鐵路修好之前,俄國的遠東力量並不強大,即使西伯利亞鐵路修好也要等十年之後,十年時間足夠吳鵬發展了,論陸軍,吳鵬誰都不怕。
「陛下難道不想履行條約了嗎?」聖彼得文听了吳鵬的話沉下臉道。
「貴使說笑了,我當然會履行,條約上寫的清楚,在黑龍江與吉林兩省,並不包括盛京,我並沒有失約呀!」吳鵬兩手一攤笑道。
「貴國想要修也不是不可能,只要貴國出錢,但要以我自己的名義修,這樣各方都沒有話說,請貴使考慮!」吳鵬道。
聖彼得文與吳鵬聊的並不投機,談不多時就告辭了,吳鵬卻在考慮英國人的態度,還是太弱了,自己的方針政策此時卻在考慮列強的態度,但沒有辦法形勢比人強呀!
他本不想如此高調的讓所有人注意到鞍山,他更想安安穩穩地在一個角落里安心地發展,等自己有足夠的底氣了再站出來收拾舊山河,無奈甲午爆發了,自己若是不站出來,中國損失太大不說,還培養了日本這個強勁的對手,對于以後發展之路猶為不利,而且日本的進攻方向正是鞍山,他不可能袖手旁觀。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即使沒有甲午戰爭他也休想低調發展,作為皇帝即使想低調也是低調不來的,總有一些眼楮在看著。不過作皇帝也有做皇帝的好處,若是一個小人物在這個時代里如此發展早就被軍隊剿了,但他就可以,以鞍山為中心已經建立了一個獨立王國,而且這個王國還在擴大之中,合法的擴大。
***************************************
(二十萬字了!投票慶祝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