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歲月1913 第一卷 動蕩不安的時代 第七十六章 流水線

作者 ︰ 夜深

9.18!大吼一聲:釣魚島是中國的!

***********************************************************************

在方子達正式接管制造局之前,整個制造局上下官員都忙著私下串聯,拉關系、找後台、或者托人說情,他們就怕方子達這個猛人不顧一切來個大刀闊斧,斷了自己財路。甚至,有些人還相互商定,如果方子達真這麼干,大家就索性來個魚死網破,讓他曉得一下,制造局可不是什麼第八師,軍中的那套根本在這里沒用。

誰想到,方子達最後居然只是出了這麼一手,軍械廠在整個制造局中所佔的比例並不多,無論人員還是規模根本比不上煉鋼廠和造船所,抓小放大,基本維持原樣,對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並沒有什麼損害,而且方子達還明言,由于軍械廠的重組,以後撥款屬于軍械廠的部分將分配給煉鋼廠和造船所,這樣一來不等于不損失還多了點外快?這樣的好事誰不贊成?

至于原來軍械廠的管理人員安置,方子達雖沒有明言,但會後卻私下悄悄放出風去,表示如果這些人如果想調離軍械廠至制造局其它工廠的話,他這里不會過問。得知這消息後的這些人立即像抓到了根救命稻草,連忙找門路的找門路,托關系的托關系,不出幾天,全部逃離了「苦海」。至此,軍械廠除了些普通技工之外,半個混飯吃的管理人員也沒了。

民國軍隊的槍械,尤其是步槍種類根本就是個萬國博覽會,各國使用的步槍幾乎都有,甚至有些部隊中小小的一個排,士兵手里拿的步槍型號就有三四種,而且年代不同,口徑不一,打起仗來僅僅子彈供應和步槍維修就是個大問題。

江南制造局生產的槍械同樣沒個定型,從早年的快利連珠後膛步槍、老毛瑟單響後膛步槍、溫者士連珠後膛馬槍到後來的小口徑新毛瑟後膛步槍、6.滬六八步槍等等,改了又改,而且產品一直不高,僅有少數軍隊使用,各部隊甚至北洋軍大多還是直接向各國洋行采購軍火。

由陳榥陪同著,方子達先在軍械廠仔細轉了轉,這一圈轉下來可以說是大失所望,大名鼎鼎的江南制造總局軍械廠居然像個民間作坊,幾百個工人分成亂轟轟的幾堆,有的在維修槍械,有些在手工裝子彈,有些在擺弄地雷和炮彈,還有些在造槍。

這些工人各自各干各的活,相互間基本沒有什麼協調合作之類,就以造槍來說吧,幾乎是從零件到整槍成型全部是一個人在擺弄,等到一支槍慢吞吞的造好後再送到一個老技師那邊去,老技師拿起槍來眯著眼左右瞧瞧,再拉開槍栓空槍擊發,覺得合格的放到一邊,不合格的直接丟進一旁的筐子里,然後分別送進入庫或者回收維修。

「你們就這麼造槍的?」

「怎麼?鄣明兄你覺得有問題?」陳榥和方子達來到辦公室,听方子達一坐下後就面色凝重地問,不由得一愣。

方子達苦笑著搖搖頭,看來不用再問了,陳榥雖然是軍械專家,可對制造經營的水平的確不怎麼樣。這樣低的效率和生產方式,怪不得如此大的制造局每年軍火產量才這麼點,而且產品質量優劣不等,成品率如此之低,成本又居高不下。

喝著茶,方子達默默考慮著,他決定暫停生產,全面整改軍械廠的生產方式。另外,對于現在所生產的槍械型號他也非常不滿意,國防軍整編不僅是整編軍隊,對武器的統一配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方子達不是搞什麼軍工出身,更不懂什麼槍械構造,也沒有什麼金手指金大腿之類,隨隨便便就能弄出AK47、M16之類的裝備來,至于選擇用那種步槍作為標準裝備,這個還得請教陳榥,畢竟他才是軍械專家。

「改變生產方式?有這個必要麼?」當方子達提出自己的想法後,陳榥有些不解的皺起了眉頭。

「樂書先生,你知道福特麼?」

「福特?」陳榥仔細想了想,有些不確定地問︰「是不是美國人?造汽車的?」

「對!」方子達點頭︰「就是他,不過樂書先生,你知不知福特在去年搞了個流水線的生產工藝?」

陳榥惘然搖頭︰「流水線?這是什麼東西?沒听說過。」

「呵呵,沒听說沒關系,不過我可以告訴你,這種流水線作業可以極大提高生產效率,我舉個例子吧,以福特的汽車廠為例,在他使用流水線生產之前,每輛汽車的生產裝配需要728個人工小時,每年產量僅僅是12輛,但是在他改用流水線生產後,這個產量大大提高,你知道提高了多少倍麼?」

「一倍?」見方子達笑著搖頭,陳榥想了想又道︰「五倍?」

「呵呵,遠遠不止!」

「難道會是十倍?」陳榥很驚訝地問。

「哈哈哈!」方子達大笑著搖頭︰「樂書先生,你還是沒猜對,實際效率遠超出這個數字。」

「究竟多少?不可能會是五十倍吧?」陳榥有些激動地問。

沒想到方子達依舊笑著搖頭︰「錯了!告訴你吧,是4488倍!」

「 鐺!」

陳榥坐著的椅子猛地翻倒在了地上,要不是方子達眼明手快拽了他一把,他整個人差一點兒仰面摔倒。

「你……你說什麼?這怎麼可能?」陳榥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4488倍?方子達不是和自己開玩笑吧?

「當然是真的,樂書先生如果不信可以找人打听一下。」

見方子達如此確定,陳榥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他相信在這種事上方子達絕對不會騙自己。

4488倍?陳榥忍不住扳指頭算了起來,就以現在軍械廠年造2000多支步槍來算,4488倍就是近900萬支?老天爺!這怎麼可能?900萬支?就算一半也有450萬支,制造局從建立到現在所有產量加在一起也沒有這麼多啊!一想到這個,陳榥就覺得有些暈呼呼的,全身的血液一下子全涌上了腦袋。

當然,按照陳榥的這種計算方法是絕對不可能的,福特的流水線方式雖然可以復制,可美國和中國的工業規模、原料供應、工人素質等等完全不可比,不過大幅度的提高現有效率,這點完全可以做到。

興奮到極點的陳榥連忙追問流水線的具體方式,方子達也沒藏私,仔細向他講解了一番。听完之後,陳榥直贊嘆福特真是聰明,居然能夠想出這種生產工藝。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我們中國人就有這種工藝了。」

「還有這事?我怎麼沒听說過?」听方子達如此說,陳榥詫異道。

「這是真的,當初最先使用這種方法的是秦國,秦國所有的武器軍備都是用流水作業出來的,而且每樣產品都有制度化,這才裝備了龐大的軍隊,統一了中國。可惜啊可惜,自秦之後,這種生產方式就再也沒采用過,直到後來漸漸消失了。」

方子達一臉的惋惜,老祖宗們其實有許多先進的工藝,但一次次改朝換代,這些寶貴財富在歷史長河中消失的無影無蹤。直到工業化的近代,西方人猛然走到了中國人的前頭,領先于世界幾千年的中國變得如此落後,不能說是一個悲哀。

相互感嘆了幾句,雖說陳榥對流水線的真正作用是否如此之大尚有些懷疑,但他卻不反對方子達用這種先進方法試著改造軍械廠的生產方式。在他看來,再不濟,總比現在的產量要高,既然方子達作為他的上級提出這種合理建議,陳榥覺得完全可以一試。

至于機械設備方面,方子達早就有準備,馬科斯幫他采購的設備已在十六鋪倉庫存放著,隨時隨地都可以拉來組裝。不過,在流水線作業之前,對工人的初步培訓和調整是有必要的,而且一些聘請來的歐洲技工如何安排,也要等現有工人初步培訓之後再做決定。

解決完生產工藝之後,方子達對于生產那些軍械詢問了一下陳榥,作為專業軍械專家的陳榥略想了想,提出了幾個方案。

恩菲爾德步槍、毛瑟98、斯普林菲爾德步槍、莫辛納甘步槍、馬提尼步槍等等,當然還有現在常用的漢陽造和制造局的滬六八步槍之類。

陳榥真不愧是軍械專家,對這些步槍的優劣之處是了如指掌,當即眉飛色舞,侃侃而談足足說了一個多小時,但根本不懂軍械的方子達是听得一頭霧水,遲疑之下索性直接詢問以他之見,眼下最合適制造的是那款。

「莫辛納甘!」陳榥毫不遲疑地說道。

「為什麼?你不是說它的制造粗糙而且射速最慢麼?」方子達有些奇怪,本來以為陳榥會選毛瑟,畢竟在中國毛瑟的名氣是最大的,就連漢陽造也是以1888式為藍本仿造,沒想到陳榥居然提出用莫辛納甘,也就是民間所稱的「水連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歲月1913最新章節 | 民國歲月1913全文閱讀 | 民國歲月1913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