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大帝 卷一 雛鷹展翅 一三九 歷史開始錯位

作者 ︰ 公孫白馬衛

一三九歷史開始錯位

(開篇國際慣例^_^)

(求收藏,求推薦,求包養^_^)

(感謝蘆藜打賞^_^)

王凌被曹彰教訓一番後悵然若失地離開了,現在的曹彰軍功卓著,三族論和朝堂作詩也使得他才名傳遍天下,儼然已經是一個可以媲美戰國甘羅的神童了,王凌自然也是這麼認為的,今天一番話更讓他有見面勝似聞名的感覺,這位年僅11歲的三公子確實有那麼一點看破表象直指本源的眼力。

「在絕對的武力面前,什麼族都是虛的」

王凌對這話深有體會,因為他親眼看到這句話先後被董卓和李傕郭汜證實,他們只是缺乏運用絕對武力的智慧,而和自己談話的這位三公子,顯然不像那些上竄下跳的小丑,他不缺乏這樣的智慧,通古博今的王凌有一種感覺,這天下只怕要被這位三公子整個天翻地覆。

回頭再看一眼曹彰的宅邸,低語一聲︰「曹家有子若此,卻是天下之幸,世族之禍啊!」感慨一句後才走入長街,消失于黑暗中。

曹彰雖然看不到王凌的反應,不過他知道自己的一番話已經對這位沒落的世家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曹彰此時對時代人心的了解已經日漸加深,無論是百姓還是士子的心態,他都很明白,所以他對袁大路和王凌是兩種不同的態度。

袁大路的思想是小民思想,只要給他一點利益,他就會六親不認,如果他認為別人能夠給他更大的利益,他立即就會背叛曹彰,當然前提是實際的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和空口許諾。

至于王凌,他代表了當今一大部分士子的思潮,想天下太平,又想做一番事業,功成名就,但是袁術和袁紹的先後敗亡,讓他們看清了看似強大的世族其實也並非無敵,他們開始反思新的出路,也可以說,他們是想選擇另外一種途徑達到自己和家族功成名就的目的。

如果沒有曹彰,王凌這類人走的必然是司馬氏在曹魏的老路,親近一個需要依靠世族力量的君主,比如說歷史上的曹丕,曹丕急于稱帝,用九品中正制平衡了階級矛盾,讓世族當大官,小地主當小官,利用當時小地主和小民眼光的局限性緩解了當時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從而得到了大族和小民的支持。

袁大路就是小民,在他看來,能當小官就不錯了,因為他本來就是一個孤兒,一個書童,一個賤民,當看到九品中正制這種選官模式的時候,他會認為自己至少改變自身不能士官的情況,雖然是小官,但好歹也是官,而且九品中正制品評閥閱的選官制度同時也保證了他的兒子至少能是個小官,對于當時的小民來說,這已經是很值得欣慰的情況了。

可是小民們不會知道,九品中正制的發展,卻是讓小民分了一塊小蛋糕,也同時把他們局限在了權利階級的最下層,而那些大世族,大門閥卻可以憑借出身的優勢在九品中正制這種講求門閥出身的制度下代代出高官,這種情況持續發展,就會演變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情況,可以說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是讓大族看到了光輝的未來,讓小民看到了渺小的希望,所以他能夠在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取漢獻帝而代之。

曹丕在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的時候用九品中正制這種飲鴆止渴的方式緩解了矛盾,得到了世族和小民的支持,卻把曹魏的大好河山拱手讓人。

其中最中心的原因就是因為曹丕的眼光也被局限在了眼前,稱帝的誘惑蒙蔽了他的理智,使他沒有看清九品中正制的推行會讓世族的勢力凌駕于皇權之上,而單純的認為這個制度能夠讓自己迅速得到天下貴賤士子的支持,從而達到自己稱帝的目的,不得不說,創出九品中正制的陳群是一個天才,一個制度蒙蔽了君王,小民,也用一種非武力的方式把世族的勢力推向了巔峰。

不得不說,漢末的世族中,確實不乏出類拔萃的人才,至少他們騙過了曹丕,讓苟延殘喘的世族在曹丕時代死灰復燃,形成燎原之勢,最終取曹魏而代之,可以說是曹丕急于稱帝敗掉了曹氏的家底,也把曹操苦心經營的局勢付之東流。

曹操在世時,雖然也草創了九品官人制,但是卻一直不是士官的主流,曹操用人大多決于胸臆,而且唯才是舉,九品官人不過是輔助之能,用于緩和世族自己和世族之間的矛盾。

在曹操當權的時候,世族雖然沒有被根除,但是卻稱得上是苟延殘喘,袁氏的滅亡,楊彪的告老還鄉,楊修被斬,司馬懿不受重用,陳群九品官人法不得重視,這一切都顯示出曹操的雄才大略,他看出了世族根基已成,卻找不到好的方法一舉拔除,所以在士官制度上唯才是舉,漠視九品官人法,一邊打一邊安撫,一邊扶植新勢力,鄉勇慢火煎魚的方式拔除在漢末的世族勢力。

曹操畢生施行的政策秉持抑制豪強,保證百姓利益主旨,這一點從他不依靠世族支持,發展軍屯供養自己軍隊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來。而且在缺乏資金的時候,他寧願組建模金校尉去挖人墳墓,變賣陪葬物品來募集資金也不願意向那些企圖挾持他的世族低頭就可以看出他抑制豪強的決心。

這一切都是曹彰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出的結論,對九品中正制的具體政策曹彰不甚清楚,但是卻知道所謂九品就是以家庭出身為主,品行為輔品評出九個等級,看家庭出身就是所謂閥閱,在曹彰身處的時代已經有講求出身的風氣,以前和荀彧一起去迎獻帝時他就說過,士子要得名聲就要找大家族的人物或者名士品評一番,比如他荀彧的王佐之才,九品中正制不過是把這現象制度化,作為士官的一種途徑。

可是曹彰的三族論已經徹底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出現的溫床,因為他先發制人,把世族分門別類,安國,竊國,掠國三等品階把袁氏,楊氏,司馬氏這種大族扣上了違背國家利益的帽子,而且是在陳群沒有想出九品官人法之前,天下士子的觀念也因此轉變。

所以王凌會說自己王家是竊國之族,就是受了曹彰三族論的影響,可見輿論在哪個時代都是最強的武器,曹彰今天一番話就把王凌折服也是因為自己的三族論對天下士子影響至深,在那個亂世,迷惘的人心需要輿論的導向,士子也是如此,因為他們有局限性,九品中正制之前出現了三族論,足以讓那些想在亂世功成名就甚至用各種方法坐大家族勢力的士子們重新回到忠君愛國的軌道上來,畢竟這時漢朝依然存在。

雖然這也給曹家取而代之增加了難度,但是比起讓糜爛的世族敗光漢朝氣運導致五胡亂華的未來,曹彰也寧願如此,他身在局中,已經無從選擇,當他用只言片語震懾住王凌走出書房的時候,他也清楚的知道,歷史在曹軍擊敗袁紹的一刻,已經錯位,此時他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曹彰大帝最新章節 | 曹彰大帝全文閱讀 | 曹彰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