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在鄉村 繼續學習

作者 ︰ 北海蒼梧

江上平還沒有傷感的情緒里走出來,就在大家的掌聲里羞澀地走到了前面——革命烈士紀念館的台階上。

「同學們,今天一踏入這座烈士陵園的大門,莊嚴肅穆之情油然而生;誦讀完革命烈士詩抄,我為自己在H市讀書而驕傲自豪;參觀過烈士墓、革命歷史紀念館,我被英雄們的不平凡事跡深深感動。

今天,風輕輕、雲默默,我只想說一句——青山有幸、來者有緣!」

同學們好像突然回到了「五四運動」前後,紛紛舉起右手,高喊著「青山有幸,來者有緣」;恍惚間,江上平也感覺台階下站著的每一位仿佛都穿著長衫,圍著白色長圍脖,右手打著小旗,自己也跟著喊起了「青山有幸,來者有緣」。聲音在山間回蕩,就好像烈士們也听到了呼聲,傳來了林間的松濤陣陣。

終于,聲音停了下來,言已盡,意無窮,大家自覺地又排成隊,向學校走回去。走了很遠,隊伍才有了聲音,不知是誰說的「青山有幸埋忠骨,來者有緣吊英賢,」同學們才有了唏噓之聲——唏噓的不再局限于烈士,也唏噓起了這位剛在校園里火起來的「新星」,看來沒等演講社培養,江同學就已經成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我們應該驕傲卻還沒有驕傲起來的江上平同學卻很快地謙虛起來,從內心到外表到表現出來自己還得深刻學習的精神——遭遇了迎頭一棒,來自校報的無聲大棒,嘴里默默念叨的是「朦朧」二字。

原來最近江上平看了一些現代詩歌,自己背得最熟煉的當然就是那首戴望舒的《雨巷》;又想著語文課上學來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就迷迷糊糊地寫了一篇文章,拿到校報編輯處一看,編輯就笑了。然後和江上平嘮了一會,問道最近在看什麼書,最後告訴江上平這篇文章主題不夠明確,寓意朦朧,不適合學生書寫,更不易于讀者理解,「多看看現當代大家的散文,盡快走出‘朦朧’的誤區。」

過了一段時間,江上平在送同學的作品的同時,又拿出了兩篇自己的作品,結果還是「沒有走出‘朦朧’的誤區」,江上平一蹶不振,對學習也缺少了自信心,對于寫作有了畏懼心理,就連去圖書館看書也不知道看什麼書好了,憂郁包圍了江上平的生活,以至于演講社的活動都兩期沒有參加了,很多同學都對他有了埋怨。

偃旗息鼓的時間里,江上平在沒有耽誤學習、家教的前提下,一頭扎進了圖書館,開始了對中國現當代散文的閱讀、思索、學習。各種版本的合集很多,不同時期的組合到一起,想不到,有些文章再次看真的有了不同的領悟。

比如《梅雨潭的綠》,當年只記得「我若能裁你以為帶,定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為眼,定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睞了。」深情款款的語言,細膩的情感,不知不覺又給了自己「朦朧」的意向;如今再想,開篇點題,中間描寫抒情,篇末再一次點題,多好的結構啊;抒情過程中一些描寫,看來不是自己能學的。

「看來雖然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楮’,但是我不應該用它來想這個世界翻白眼,而應該去尋找更多閃光的東西,去描述它、記錄它、詠嘆它,而不是寄托某種情感與它理念在先,文章書寫于後。」

江上平這樣想著的同時,突然發現自己有了要戀愛或已戀愛的感覺,不會吧?難道踏入「戀愛雷區」的前奏就是「朦朧誤區」?如果真的這樣,還是生活在叫成長盲區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師在鄉村最新章節 | 師在鄉村全文閱讀 | 師在鄉村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