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在鄉村 第219章 不幸言中

作者 ︰ 北海蒼梧

我不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關于教師被毆打致傷是怎樣定罪的,但卻是驚動了許多人。

鎮里的頭面人物紛紛出頭勸說嚴老師家屬放棄報案,何家同意負責所用醫療費用,只希望能早日康復。

當然,人有會說話也有不會說話的。

「嚴老師快點好起來是咱們最大心願,畢竟班級那麼多渴望學習的學生還在嗷嗷待哺啊,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是一個慈善的長者。

「事情就這麼個事情了,在咱們這一畝三分地,你不給人家面子也要給我一個面子,消停的解決就得了,胳膊能扭過大腿嗎?」這是跟嚴老師家住鄰居的一個小頭目,語氣里有著很貼心的意味。

「差不多咱就回家吧,別讓人家覺得咱是放訛呢。」也不知道這廝是來勸和還是來挑撥的。

最後鎮黨委書記找到校長來說情,校長就說出了這一句很經典的「冤就冤了吧。」

生活就是這樣,改變不了不如默默承受,就算真的痛苦,也沒有必要喊出來,說不定听到的人還會笑話你完蛋呢。

至于梁老師,有著學生一再地給他掙口袋,跟何某的哥哥簡單形式上道了個歉就揭過了這一頁。

何某,一下子跟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在咋咋呼呼,而是少言寡語;不在成群結隊,而是海雨天風;不在欺侮、嘲笑同學,而是和平相處,姿態放得很低。開始專注于學習了,成績有了很快的提高,就連後來回到課堂上的嚴老師也不得不承認簡直就判若兩人。

嚴老師多少還是坐下了一個小病根——不敢踫腦袋,有段時間就連洗頭都覺得很疼。事情在歲月的蹉跎里就按照有關人士說情的策略不了了之了。

善良的人們感慨著老實人挨了打,只要賠上點醫藥費就可以相安無事簡直是欺人太甚、無視法律;機警的人們開始學習事情處理的攻略,既要有人脈,又要有錢脈;更有甚者憤憤的猜想,如果咱去銀行把五千元錢都換成一元一個硬幣,對著自己的仇人狠狠地砸過去,即使對方肋骨粉碎性骨折是不是也會笑醒。

嚴老師是師範學校畢業分配過來的,還是中考移民呢,家在遙遠的另一個省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家里只有老媽一人含辛茹苦把她養大,經不起任何風波了,所以也就安安分分地上班、兢兢業業地工作,悄無聲息地找了一個在家待業的高中畢業生,小兩口過起了風平浪靜的生活。

沒有道歉、沒有賠償,嚴老師就十萬火急地回到了課堂——她扔不下她的學生,盡管晚上有時候還需要打一些消炎針。

這件事情剛剛被人淡忘的時候,又有了一個喜訊——嚴老師的丈夫郭玉明通過省里組織的公務員考試居然到政府綜合治理辦公室上班了,而且是全鎮的第一個公務員,據說縣里紀檢部門也很看好他年輕、有學歷、有能力。

人們開始紛紛猜測,他們家會不會把丟掉的面子找回來呢?

江上平很切身的想過一次,如果這件事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麼暴躁的哥哥一定會一腳踹響摩托車,赤手空拳向對方發出挑戰,然後至少會讓對方身上有一處骨折,那怕自己可能會蔫頭巴腦的認了。

想過之後,江上平還得上班時間看那四十多了孩子,下了班回家看那一個更鬧人的更小的孩子。

在大家期待了很久之後,也沒有听到任何異動,看來真的被高人言中了——只能不了了之。

眼看著學生就要畢業了,江上平唯一欣慰的是這些學生不僅跟自己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成績也比自己剛接手的時候有了長足的進步,就連最不愛學習的劉永棟等人考試平均七十分也沒什麼問題。

這一天帶領學生到中學參加「小升初」考試,看著學生們樂呵呵地進入考場,江上平躲到了樹蔭下,默默地祈禱著——考一個好成績,給小學生活畫一個完滿的句號,同時描出中學生活美好畫卷的第一筆。

「小江,你跟我來一趟。」江上平看了一眼帶隊的陳主任,嚇了一跳,這時候陳主任應該在辦公室里坐著,自己是為了躲清靜才跑到樹蔭下的。

「你想不想來中學上班,這里可是有晚自習費的。」看到江上平一臉不解的表情,陳主任神秘的笑了,「馬上我要到中學來,我想帶你過來。」

「讓我回家商量一下。」

「那還想個啥,我還能虧待你?」陳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全是信任和關懷,「跟我干,差不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師在鄉村最新章節 | 師在鄉村全文閱讀 | 師在鄉村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