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在鄉村 第249章 家訪(一)

作者 ︰ 北海蒼梧

江上平明白了每一位父母都對兒女有著深刻的愛,也就不再苛責袁偉的父親對兒子不進行當面批評的溺愛了。

盡管父母還有一點地沒收完,大約還需要個兩三天,但是江上平在星期天的早晨就踏上了歸程。

時間總是很快,如梭的歲月織就了成功者的錦旗,也編成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者的破網。

江上平一心想要獲得一片錦繡,最起碼也不能弄一張漏洞百出的漁網,在轉過年來的夏天到來時不得不進行一次家訪——袁偉要輟學,還有兩個同學也要輟學,此時的班級仿佛洪水到來的水庫閘門,一旦撕開口子就很難再迅速堵上。

昨天陳主任找自己談話,說是听到有人反映江上平管理班級不夠上心,對學生的思想變化不能體察入微,更不能及時發現問題並順利解決問題。

學生的思想波動又不是一道數學題,你以為說解決就連眼楮都不用眨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江上平剛剛搬上了新樓,卻一直以來沒有放松過班級的管理和對課程的思索與模索,現在教起課來似乎已經輕車熟路了,畢竟自己有一種駕輕就熟的感覺。

可是面對陳主任所說的食堂老師反映自己班級的就餐秩序不好、宿舍老師記錄的自己班級學生就寢紀律不良、值周老師通報的自己班級衛生不夠優秀,自己又能說什麼呢。

食堂發生過撞灑了飯的情況,是自己告訴學生先堆在桌下,抓緊吃飯再收拾這一意外情況;男生宿舍有一天晚上剛睡下,就被對門而來的同學一推而掉了門劃棍,誰讓門框根本就是壓縮板,擰不住螺絲,修理到熄了燈也沒有弄上。

也許這些都是學生的借口吧,江上平相信學生。

人是活人,不可能不發生點什麼,就是一個箱子你放在那里,也不會長時間沒有一點變化吧?

啞口無言等于默認,默認的話就應該接受批評。

接受正面來的批評,有時候也要接受來自于側面的批評。

學校這學期新換了門衛,是一位退休返聘的小老頭,很愛聊天。常有家長來找學生或老師,正趕在上課的時候就會在門衛室坐一會、聊一會。

「告訴你班家長再來的時候直接找你,別再門衛那耽擱。」一位師姐偷偷地告訴江上平,弄了她一頭霧水。

前天有個女同學趴桌子上打蔫,江上平俯問了一下原因,又用手試了一下她的額頭——這都快成了江上平關心同學的招牌動作了。

當知道女生肚子疼的時候,二話不說帶上了醫院,急忙用自己新買來的廉價手機撥通了家長的電話。

一個多小時後趕來的家長看著老師在照顧自己家孩子,一激動說了一句後悔的話。

「俺家孩子也說你對他們挺好的,不像門衛老頭說的那樣。」話還沒說完就被女兒瞪了一眼,「你瞪什麼瞪,我說的實話。」

江上平突然想起來門衛老頭是自己搭檔的那個主科科任的姑父,原計劃安排他當班主任的,就笑著搖了搖頭。

「誰想說就說唄,我該咋做還咋做。」

好在這句話沒有被拿來對付領導的批評!

「話不能這麼說,事情也不能這麼做。」這是師姐告訴自己的話,「咱們起早貪黑、挨餓受累忙活了一溜十三遭,不要功勞、不要苦勞,就那麼點辛勞是不是盡可能不要被別人一句話就給消弭了。」

一時尷尬,誰也沒話,之後江上平離開,他不知道的是這兩夫妻因為這個事還起了分歧。

摩托車停在了村口樹下,徒步走過來,江上平也想近距離的了解一下農村現在的情況,側面思考為什麼農村對孩子的上學如此無足輕重。

驕陽似火掛在半空,過午這段時間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一天中最熱的辰光,你看,大道上連個人影都沒有,只有老牛在大樹下四平八穩地反芻,三兩只雞在圍著老牛轉著圈找牛虻、蒼蠅來果月復。

遠遠就看見一個大房子門前的陰影里停著幾輛摩托車,嘈雜的人聲象吵架一樣,熱熱鬧鬧的傳過來,像極了城里的促銷店、鄉里的新開業大酒樓。

走到近處一看是一家小賣店,本著問路的精神掀起嶄新的門簾,江上平發現自己的眼楮有些不好使了——迎面兩鋪大炕,每鋪大炕上都放著兩台麻將機,幾個人正圍在桌邊嘩嘩啦啦地搓著;半面環牆的地方是火牆,現在上面坐著一些看熱鬧的人、打撲克的人;側面才是櫃台,零散的堆著一些貨物,櫃台後面隱約還有人聲。

這里更像一家明面上的賭館,哪里像供應整個鄉村消費的食雜店。

「你買啥?」一個胖胖的婦女帶著一臉厚道的笑容。

「我想問一下李玉強家在哪?」

「誰找我?」從南炕的里面那個麻將桌上站起來一位上身光著膀子、大褲衩、腳下一雙拖鞋的棒小伙,「沒看見我正贏錢呢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師在鄉村最新章節 | 師在鄉村全文閱讀 | 師在鄉村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