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在前進 第一百二十三章 俾斯麥號下水(2)

作者 ︰ 克虜伯

漢堡港位于德國北部易北河下游的右岸,距人海口約76nmile,瀕臨黑爾戈蘭灣內,是德國最大的港口,也是歐洲第二大集裝箱港。始建于1189年,迄今有800多年的歷史了。漢堡港可以說是德國最大的港口,和基爾港的側重點不同,漢堡港是一個平常事作為一個民用港存在,並沒有基爾港那麼顯著的軍用特征。

在這里,俾斯麥號戰列艦就要下水了,確定下水日期之後,林威也高興地睡不著覺。畢竟作為二戰中最為成功的一級軍艦,其強大的活力和超強的抗打擊能力,給每一個二戰迷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在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提交海軍S計劃之前,俾斯麥號就已經開工建造了,所以這次下水的俾斯麥號和已經開始建造的提爾皮茨號歷史上的沒有什麼不同。不過兩艘改進型的俾斯麥級已經在漢堡和基爾的造船廠開工了。

從美國歸國的德裔美國人,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和許多美國的管理理念,使俾斯麥號的建造進度大大加快,當然僅僅是這些還是不夠的,索性雷德爾在希特勒面前據理力爭,讓希特勒把有限的資源撥給了雷德爾,對此陸軍方面也表達過他們的不滿,畢竟相對于海軍來說,德國陸軍才是國家的支柱。

所以,希特勒只能保證盡量按原計劃撥給陸軍裝備。大量原先隸屬于沖鋒隊的人,被林威掉進了各大兵工廠來補足缺少的勞動力,陸軍的武器技術性沒有海軍的那麼高,沖鋒隊的人完全可以勝任。

俾斯麥級艦體受穿越基爾運河水深限制,適度加寬艦體減少吃水,長寬比為6.67:1,上層建築比較緊湊,提高了艦體的穩定性。由于是德國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以後首次建造純正的戰列艦,為了降低風險,保證研制進度,盡量采用現成的技術,決定采用雙聯裝380毫米口徑艦炮,主炮塔采用前後對稱呈背負式布局各布置兩座。

其主炮理論射速很高,達到同期戰列艦的最高水平,主炮穿甲彈采用「高初速輕型彈」,在中近交戰距離擁有很好的威力,但遠距離著靶存速性能相應降低。其裝甲防護沿用「IncrementalArmorScheme」的設計模式(稱為「全面防護」),擁有同期戰列艦中的最大防護尺度,其主裝甲堡側壁覆蓋了70%的水線長度和56%的舷側高度,同時裝甲總重量達到同期戰列艦中的最大比重,佔標準排水量的41.85%。此外,該艦在實現大防護尺度的同時,依賴大防護尺度提供的空間補償,主水平裝甲安排在第三甲板,讓其與主舷側裝甲一同重疊于彈道上,使艦體要害部位的防護也得到了強化,超越同期建造的戰列艦。

不過比起俾斯麥號戰列艦,林威更關注的是,它的同級姐妹艦提爾皮茨號戰列艦,也許提爾皮茨號並不入其他二戰的巨型戰列艦,大和、武藏,還有同級的俾斯麥號那麼出名。但是若要問二戰哪艘那艘軍艦起到的作用最大,那麼可以毫無疑問的說,那就是提爾皮茨號戰列艦。

為了這艘軍艦,英國人用了解整整一支北方艦隊來監視他,為了擊沉他,出動的飛機駕次達到六百架,至于著名的PQ17運輸船隊的悲劇,同樣也是因為提爾皮茨號引起的——因為有謠傳說提爾皮茨號要出動襲擊這支艦隊,護航的運輸船隊竟嚇得四散而逃,最終導致這支支援俄國毛子的大船隊被狼群吃得七零八落。而當時實際的情況是︰提爾皮茨號待在海港里根本就沒有出動。

盡管它在造成之後因為俾斯麥號被擊沉,被希特勒放在波羅的海一直沒有出動,主炮幾乎一炮未發,但給盟軍造成的麻煩之大,卻遠遠大于其自身的價值了。在林威眼里提爾皮茨簡直就是神器了,只要呆在那一動不動,就能牽制住一打航空母艦和戰列艦。

1938年5月13日,漢堡港的外圍。在經過了駐守港口海軍的嚴格檢查之後車隊才開了進去。很快這些車子開到了一個看上去不起眼的碼頭旁邊,車門拉開,一個穿著黑色制服的年輕人大踏步的走下了車子,而另外一邊則站著幾個穿著深藍色呢子大衣的軍官。而站在當中的一個軍官手里則拿著一個漂亮的鷹杖。他就是德國海軍的總司令海軍元帥︰埃里克.雷德爾。

「元帥閣下,你好」看見埃里克.雷德爾,林威馬上走過去,作為一個立志于復興德意志海軍人,遠比別人更的得到林威的尊重。

「小蘭帕德,好久不見了」,與林威的拘謹不同,雷德爾元帥很是爽朗的笑了起來,︰「元首應該快來了吧?‘首相’就要下水了,德意志的海軍終于還是重新崛起了!」雷德爾的神情很是驕傲,作為一個在海軍上傾注一生的人,沒有什麼能夠比再次看見德意志海軍的再次崛起,更令他愉快的了。;

林威低頭看了一下日期說道「元帥閣下,元首一定會出席俾斯麥號的下水儀式,畢竟這對于整個德國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大約在後天正午的時候,元首就會到達漢堡」。

「嗯!那就好!」雷德爾開心的笑著,︰「我敢保證,元首看見他,一定會感到瘋狂的」。

林威斜眼一看,後面還站著一個海軍將軍,仔細一想馬上去握住了海軍將軍的手︰「你好,鄧尼茨將軍」。

「你好,蘭帕德將軍」鄧尼茨不留痕跡的抽回了自己的手。

林威尷尬的模了模鼻子,他當然知道鄧尼茨為什麼會這麼對他,是個人如果第一見面就握你的手,你也不會有什麼好臉色,其實林威一般情況下也不會這麼失態,主要是鄧尼茨的名聲實在太大,而上次德意志號下水的時候,林威只是遠遠的見過鄧尼茨一眼,所以才有這種失態的表現。

其實林威只知道其中的一點,鄧尼茨之所以會對林威冷漠,還是因為S計劃。是的,鄧尼茨知道S計劃是林威在背後支持,所以才得到了元首的首肯,開始執行的。

而鄧尼茨認為德國的艦艇編隊根本不是英國海軍的對手,要想擊敗英國海軍唯有使用潛艇,不斷切割英國本土和世界各地殖民地的運輸線,慢慢絞死英國。

原先的Z計劃與鄧尼茨的構想不相符合。按照當時的海軍上校鄧尼茨的意見,德國的地理位置不合適建立戰斗群在大西洋上使用。因為英國面對著德國的各個港灣,並且恰好能擋住德國艦隊的出海航路。還能控制其在大西洋上的作戰路線。此外,德國海軍在大西洋上沒有修理場所,一旦艦只被擊中,其出境就很困難。還有一個不利條件︰英國可以使用陸上飛機來攻擊德國的水面艦只,而德國由于距離太遠則不可能做到。

與雷德爾相反,鄧尼茨已經看出了空軍的重要性,他認為飛機將發展成為一個決戰的軍種。1948年才能完成的大型水面艦只建造計劃,勢必與這種趨勢相違背。鑒于德國在海上毫無防衛力量,鄧尼茨要求建造三百艘供第一線使用的潛艇,因為只有這種水下艦只才適合實施切斷英國生命線的任務。

可是鄧尼茨這種潛艇派和雷德爾以及大多數海軍軍官支持的大艦派,卻最終便宜了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的綜合派,平心而論,S計劃綜合了兩派的意見,但是同時兼顧就不可能同時齊頭並進。畢竟資源就這麼多,陸軍和空軍也在盯著這點預算,所以海軍的造艦計劃只能先啟動一個,雷德爾元帥最終決定先建造戰列艦。作戰科科長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也站在雷德爾那邊,所以鄧尼茨受到打擊才會變得冷漠。

「好了,我們先上去吧」雷德爾上來打圓場道,︰「我們先去坐上那邊小艇,去船塢看看我們的‘首相’」。

「好的,元帥」林威回答道,鄧尼茨還是沒有說話。

小艇大約行駛了十幾分鐘,就看見了巨大的船塢,雷德爾和林威他們下了小艇,來到了船塢里。剛進入船塢里,林威就被巨大的艦體震懾住了,當你真正站在它面前的時候,你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長251米、寬36米的艇身,充滿了力量和美感。俾斯麥級艦體受穿越基爾運河水深限制,適度加寬艦體減少吃水,長寬比為6.67:1,上層建築比較緊湊,提高了艦體的穩定性。

大量成熟的技術運用,則降低了建造風險,也保證了研制的進度,也許它會成為S計劃中俾斯麥級改的一個完美參照物。

「呵呵,怎麼樣,蘭帕德,我說過你會被它所征服的!」對于林威的表現,雷德爾很滿意,所以話語中也充滿了調笑的意味。

「不錯、不錯」林威一直重復著不錯兩個字,顯然大腦還在空白中,在沒見到實物之前,盡管林威在腦海里已經想象了很多次,不過都遠不及見到真正的巨艦所帶來的視覺沖擊。

「元帥閣下,介紹一下這艘巨無霸吧?」林威笑著說道。

「呵呵,蘭帕德,鋼板厚度和所用鋼材的材質,我就不介紹了,介于你家中的因素,我想這些東西,你應該都懂,我就說說艦艇內部的構造吧」對此,林威沒有答話,艦艇的構造材料和裝甲這些東西,林威確實明白,雖然說艦艇和坦克不一樣,不過也差不到哪里去。

俾斯麥號用的幾種鋼材,林威恰好都知道,分別是St42造船鋼,于1931年在傳統的二號造船鋼基礎上改進而成,用于建造俾斯麥的上層建築和非裝甲艙段艦體結構。其硬度為140-160HB,抗拉強度為420-510MPa,屈服強度為340-360MPa,延展率21%,性能不低于其它國家的同類產品。

St52造船鋼,于1935年在著名的三號造船鋼基礎上改進而成,用于建造俾斯麥的裝甲艙段和輕裝甲艙段艦體結構,是當時最先進的船舶結構材料。其硬度為160-190HB,抗拉強度為520-640MPa,屈服強度為360-380MPa,延展率21%,同時具有極佳的韌性和彈性,具有很強的抗斷裂和撕裂能力。雖然其較軟的材質抵抗動能穿甲彈的能力較弱,但它擁有優秀的構造強度保持能力和優良的魚雷爆破沖擊波抵抗能力。

Ww高彈性勻質鋼,于1925年在傳統的KNC裝甲基礎上發明,用于建造俾斯麥的主防雷裝甲。其硬度為190-220HB,抗拉強度為650-750MPa,屈服強度為380-400MPa,延展率27%,是專職抵抗魚雷爆破沖擊波的優秀材料,同時對速度較慢的動能穿甲彈也具有良好的防御能力,能夠有效抵擋從水下射入防雷隔艙的炮彈進入內艙。

KCn/A表面滲碳硬化鋼,于1928年在傳統的KC裝甲基礎上發展而成,用于建造俾斯麥的舷側、炮座、炮塔立面、指揮塔立面裝甲,是二戰時代表面硬度最高,在中等厚度下防彈性能最好的艦用表面硬化裝甲。

特別是最後一種KCn/A表面滲碳硬化鋼,林威最熟悉不過了,因為這種硬化鋼就是林威的老爸古斯塔夫在三年研制成功的,克虜伯裝甲的領先地位,要追溯到1895年它的發明之時。新生的德國鎳鉻錳合金表面滲碳硬化鋼立即壓倒了全世界所有的裝甲,它等效于125%厚度的當時最新式的美國哈維裝甲,等效于208%厚度的之前普遍使用的英國人基于施奈德鋼發明的鐵鋼復合裝甲,成為這一時代裝甲領域的最高成就。在此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克虜伯裝甲始終在同時期同類產品中佔有極高的地位。

雷德爾和林威登上了俾斯麥號戰列艦,雷德爾開始引領著林威開始參觀,並且充當起了解說員「主炮座340mmKCn/A,上部艦體內220mmKCn/A,部座圈50mmWh,而副炮座則是80mmWh上部艦體內20mmWh,4座雙聯380MM火炮足以摧毀一切目標,12門150mm副炮作為補充,其他的還有,重型高炮16門105mm/L65(8座雙聯)中型高炮16門37mm/L83(8座雙聯)輕型高炮18門20mm/L65(2座4聯、10座單裝)輕型高炮78門20mm/L65(18座4聯、6座單裝),除此之外,6管533mmG7aT1型魚雷。」

「好強大的火力配置」林威贊嘆道。

雖然林威不太懂這種海軍的專業術語是什麼意思,不過絲毫不耽誤林威的興致,一路上林威不斷地詢問著關于俾斯麥號的問題。

問題主要是俾斯麥號的抗沉性上面,得到的結果和林威預想中的一樣,雷德爾對俾斯麥號寄予厚望,對其性能贊不絕口,可是林威心里明白,雷德爾元帥的信心,主要來源于對德國工業的自信。

林威可是知道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不沉船,雖然歷史上俾斯麥號是因為被幾十艘軍艦在幾個小時內,不停的炮擊轟炸才沉沒,不過歷史沒有如果,沉沒了就是沉沒了。現在所能做的就是,不能讓俾斯麥號再重復歷史上的悲劇,盡量的增加德國海軍的實力,避免向歷史上那樣孤獨的被圍攻。

參觀完艦艇之後,林威默默的回到了海軍專門給他安排的臥室,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麼。

轉眼就到了俾斯麥號下水的日子,希特勒和戈林、赫斯一般政府高官全部出現在漢堡港,體現出了對海軍的重視,作為德**隊中的老大,陸軍方面也出席了這次的下水儀式,路德維希&貝克、馮.布勞希奇、馮.博克等軍官團的成員也都出席了這次的盛會。

不出林威所料,當希特勒見到這個龐然大物的時候,他的表現不必林威強上多少,至少一臉的激動和興奮時怎麼也瞞不住的。連帶著對別人說話都親切了許多,讓已經習慣听著他咆哮聲的戈林。赫斯他們感到一陣不適應。

漢堡港擠滿了趕來參加這次下水儀式的群眾,人們女人們手捧鮮花,男人喝著啤酒來慶祝俾斯麥號的下水儀式。多少年了,自從彩虹行動之後,德意志的海軍一蹶不振,也許人們都已經忘記了,那曾經強大無比的公海艦隊。但是今天俾斯麥號的下水,證明著德國海軍再次開始朝著大西洋使進,這是向世界表達一個信號,德意志的海軍再次開始伸出自己潛藏已久的利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在前進最新章節 | 帝國在前進全文閱讀 | 帝國在前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