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 卷一 男兒當掌權 第一百一十七章 駕崩

作者 ︰ 小八哥

載淳這段時間心情一直不怎麼好,咸豐皇帝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現在已經不能下炕了,還時常昏睡。

載淳安排善仁查曹寡婦之事,也是毫無頭緒。不過曹寡婦與昨日夜間偷偷的離開家,善仁並沒有派人將其抓捕,而是想跟蹤監視,可是在半路之時,卻突然闖出兩個黑衣,將曹寡婦殺死。鋒鏑營的人出手相救,還是晚了一步,就想將這兩個蒙面人抓獲,可是沒想到對方是死士,見逃月兌不了,就咬毒自盡了。現索就全部斷了。

而韓來玉這一段時間邊避暑山莊都不出,更不提有什麼發現了。

載淳知道此次是遇到了高手了,行事很縝密。而皇家第一師那邊也傳回了消息,文昱服毒自盡,但楊露禪派人查看過,表面上是服毒自殺,還是實際應該不象,應為文昱死後的眼中充滿了憤怒與不甘,還有一絲的不相信。他就該是沒想到會殺他滅口。

載淳相信,從這兩件事的手段來看,應該是出自一個人的手筆,那這個人又是誰呢?如果那日自己被他們刺殺成功,而咸豐皇帝又時日不長,並全沒有了其他的子嗣,那會是誰得利呢?不用說,肯定是恭親王奕訢,以他的威望,很有可能會登上皇位。所以奕訢的可能性最大。

但是載淳手中沒有證據,用的都是死士,而且也都是死計。不管成與不成,都要有人死,不留一點線索,讓人無從下手。

但是還有一個人的可能性也很大,那就是石達開。如果自己死了,咸豐皇帝駕崩,要是真得讓恭親王奕訢登上皇位,那肯定就還有後手,到時將一切事推到恭親王奕訢的身上,那時的奕訢就是有再大的本事,皇帝也坐不穩了。

而初登大寶的奕訢肯定會不甘心就這樣縛手待斃,肯定會拼死反抗,那是的大清肯定會陷入混亂之中。太平軍也就又有了機會。

所以載淳現在也不敢肯定會是誰做的。因為兩人都有動機,獲利也都很大。

載淳還在孝貞皇後那里得到點消息,那就是咸豐皇帝自從認識曹寡婦之後,身體就開始不好了,但太醫又查不出什麼病癥。而且還有傳言,是因為咸豐皇帝羞于再見載淳,所以才意志消沉,迷上了曹寡婦與福壽膏的,才使得身休如此。

同時咸豐皇帝羞于再見載淳,所以才給了載淳這麼多的差事,讓其沒有理由回避暑山莊,也沒有時間回避暑山莊。

載淳知道這是離間之計,但是那人還是估計錯了咸豐皇帝與載淳之間的父子感情。咸豐皇帝在自己病重之時,就將載淳急召了回來,但是這種離間之計又有什麼用呢。載淳可是咸豐皇帝唯一的合法繼承人。

也許是在離間載淳與孝貞皇後之間的關系,但那人也小看了孝貞的智慧。載淳這些年的功夫沒有白費,雖不是孝貞親生,但孝貞對載淳的感情卻盛似親生。

載淳費盡心思,也不能確定是哪一位,總之那日他們沒有刺殺成功,那自己就能成功登上皇位,那時自己大義在手,他人又能耐何。但載淳還是吩咐善仁,重點監視恭親王的一舉一動。

轉眼之間,進入咸豐十一年七月中旬,咸豐皇帝的身體時好時壞。到七月十日這天,在上午這時,咸豐皇帝的身體還算穩定。可是到了下午,咸豐皇帝病情突然急轉直下,幾次發生昏厥。載淳和各位值班的大臣都有預感,情況有些不妙,所以誰都沒走,靜靜地等待著,同時也在各自揣測著可能發生的朝局變化。

在進子時這時,咸豐皇帝突然醒了過來,神智清醒,載淳和各位大臣都知道,咸豐皇帝自己也知道,這是回光返照。

咸豐深情的看了一眼淚眼婆娑的載淳,但知道自己時間已經不多了,也就沒有廢話,開口說道︰「傳諭,召集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軍機大臣等到其寢宮入見。」

待眾位大臣來齊之後,都跪在了地上,口呼︰「請丹毫。」

咸豐皇帝吃力的說道︰「諭以不能執筆,著寫來述旨。」

咸豐皇帝有氣無力的說道︰「第一道諭旨︰皇太子載淳,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下面有一位執筆大臣寫道︰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奉朱諭︰皇太子載淳,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特諭。

咸豐皇帝下完第一道遺召之後,不停的喘著氣。而此時在下面可急壞了一群人,那就是鄭親王端華、怡親王載垣,和戶部尚書肅順等人,因為咸豐皇之前曾有過交待,讓此些人輔政,所以都很著急,怕咸豐一口氣上不來,那他們豈不是空歡喜一場了。

咸豐皇帝喘息一陣之後,又接著說道︰「第二道諭旨︰皇太子載淳,繼承大統,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

咸豐皇帝講完之後,就無力的垂下了頭。載淳大叫一聲︰「皇阿瑪——」,就昏了過去。而下面這位執笑大臣迅速寫下︰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奉朱諭︰皇太子載淳,繼承大統,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特諭。

總管韓來玉在外面大聲喊道︰「皇上駕崩了。」

載淳被喚醒之後,截發辮成服,眾位大臣都摘下了冠纓,截發辮,宮中後妃也都去了首飾,剪發成服。載淳此時真是悲痛欲絕,整個避暑山莊之中,哭聲一片……

幾家歡喜幾家愁,載淳是真心感念咸豐皇帝對自己的慈愛與教導,傷心之處,不可言表。而肅順、端華、載垣等人表面之上出是傷心落淚,可是又又有幾滴是真的呢。初掌大權,那中歡心喜悅雖不能表現出來,但做事也顯得很是勤快與輕松。

許多人都看不貫這種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由其是太子少傅麟魁,脾氣也有些火爆,已經處在了暴發的邊緣了。

還是兵部尚書胡林翼見機的早,勸住了麟魁,說道︰「麟尚書,此時肅順等人初掌大權,正是春風得意之時,而此時太子殿下還未登基,一切還是小心為上。

如果此時與他們爭執,太子殿下會很為難的,那些人是大行皇帝留下來輔政的,太子殿下現在不可能對他們如何,吃虧的還是咱們,如果麟尚書被罷官,那太子殿下在朝堂之上就更加勢單力孤了。」

麟魁听完之後,雖還有些不憤,但還是默認了胡林翼的說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閱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