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 卷一 男兒當掌權 第一百二十三章 祺祥政變(三)

作者 ︰ 小八哥

載淳听後,一陣默默無語,心中想到,此事確實不怪董海川,在這種時候,誰又能想到一名官兵是刺客呢。

看這名刺應該與其他的刺客不是一路的,那會是誰派來的呢,難道是薛親王,也應該不是啊,要是恭親王,那刺殺的就應該是自己啊,他刺殺慈禧又有什麼用呢,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載淳一時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就先放下了此念頭,說道︰「董師父也不要過于自責,朕知道此事也不能怪你,董師父下去好好休息,回到北京城之後,朕還有很多大事要做,到時是缺少不了董師父的,董師父在回京之後,要迅速聯絡肅親王華豐,就說朕要重用于他,其他之事,讓他自己看著辦吧。」

董海川下去之後,載淳又召來了禮部尚書麟魁、戶部尚書工、李鴻藻、兵部尚書胡林翼、步兵統領醇親王奕四人。

醇親王奕自縛雙臂而來,載淳看到之後,親自為醇親王松了綁繩,並扶其坐下,同時也讓其他三人坐下。

載淳說道︰「醇親王,朕昨日也是一時急怒攻心,失了分寸,說話有些重了,醇親王不要往心里去。」

醇親王奕一听,皇上這是委婉的向自己陪不是,這怎麼能呢,趕緊跪了下來,說道︰「此時全怪奴才,要是奴才早到一步,慈禧皇太後也不會遭遇不測。」

載淳再次將醇親王扶了起來,讓其坐下,說道︰「朕知醇親王初掌步軍,就逢此大事,也是不易。醇親王從皇阿瑪這里說是朕的七叔,從朕的額娘慈禧皇太後那里說,是朕的姨丈,與朕不是外人,朕是信得過醇親王的。」

載淳將兩人的關系拉近,因為自己現在可用之人太少,到時與薛親王分配權力之時,自己將是一個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所以不得不趁些時多拉攏一些人,到時好為自己所用。

醇親王听了載淳的話,確實很是感動,並沒有因為慈禧後太皇之事遷怒自己,而且還和自己套家常,奕不是傻子,當然明白載淳的意思。但是恭親王奕訢也為自己許下了承諾。

奕權衡了一下利弊,覺得恭親王奕訢雖有本事,但名不正則言不順。而皇上雖然年幼,但也不是善予之輩,單看他對英法聯軍,能力挽狂瀾,就可見其出眾能力,並且還佔有大義,此時皇上勢力還很弱下,在這時投靠,無疑是雪中送碳,肯定是要比那錦上添花強的多。

醇親王想好之後,立即又跪了下來,說道︰「奴才奕必以皇上馬首是瞻,為皇上赴湯蹈火,再所不惜。」

載淳听後,知道這是醇親王奕再向自己表忠心,表現的很是高興,哈哈大笑道︰「朕有醇親王相助,何愁國賊不誅,何愁國家不興,朕也必不負醇親王。」

載淳又接著說道︰「慈禧皇太後遇刺,醇親王必成為他人攻訐的詬病,所以暫時只能先委屈醇親王了,不能再統領步軍營了,這樣也會給有些人一種錯覺,朕保證醇親王回京之後不久,必會高升。」

醇親王並沒有因此感到任何不滿,皇上如此之說,正是說明皇上與自己並沒有存任何芥蒂。醇親王說道︰「全憑皇上安排。」

載淳沒有在多說什麼,又直接對胡林翼說道︰「胡師乃是知兵之人,就由胡師領步軍統領,再從朕的近衛團中抽調一些人,迅速掌控步軍營,並且準軍改,朕隨後調皇家第三師副師長劉錦棠、皇家第四師副師長周馥來協助胡師。」

胡林翼也不客氣,現在也不是客氣的時候,直接說道︰「皇上放心,胡林翼必不負皇上厚望。」

載淳又接著說道︰「在文臣方面,朕實在是沒有什麼人了,那朕就要在軍隊上有所收獲,朕準備調皇家一師副師長長山及豐升阿來驍騎營,同時調傅綸、豐安康、額勒泰等人輔助醇親王掌控上三旗。不知此事如何?」

麟魁說道︰「皇上,那恭新王會同意嗎?」

胡林翼一笑道︰「這個驍騎營到也容易,今晚我們就動手,將鄭親王端華、怡親王載坦等人擒拿,罪名就是刺殺兩宮太後,至使慈禧皇太後遇害。然後迅速控制驍騎營,同時速派人急調長山過來,到時已成事實,恭親王也沒辦法。

而恭親王此時肯定已經派勝寶捉拿肅順去了,到時他們就會掌控護軍營、健銳營、前鋒營與火器營四營人馬,他們是佔便宜的,所以也就不會和我們計較這個了。

比較難辦的還是上三旗,還需認真謀劃,我想恭王也不不會輕易放手的,到時就要看皇上用什麼籌碼了。」

載淳一笑,胸有成竹的道︰「朕想設軍機大臣八名,就讓薛親王做領班軍機,同時入軍機的有桂良、文祥、周祖培、賈楨、趙光、文彩、倭仁七人,並讓恭親王任宗人府宗令,同時還將吏部和刑部留給他們。

而我們則換取上三旗都統和工部尚書,同時讓徐用儀做軍機章京,你們看恭親王會不會同意呢?」

四人听後都是大驚失色,麟魁說道︰「皇上,我們做的讓步是不是太大了,軍機大臣一個我們的人都沒有,那到時豈不是……」

載淳笑著說道︰「讓步確實夠大,我們現在是在踏步的後退,換來的則是以後我們大踏步的前進。

朕先調寶鋆為工部尚書,調曹毓英為戶部漢尚書,以李師的才能,降服住曹毓英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樣我們就掌握了禮部、戶部、兵部和工部,這些對我們的變革都是起決定作用的。

朕已經讓董諳答聯絡了肅新王華豐,相信他也是個明白人,多年被肅順欺壓,朕給他這個機會,相信他會珍惜的,這樣就還可有一個都統在手。

待你們站穩腳跟之後,朕就會對朝事進行變革。朕覺得象這種庭議只是想互扯皮,毫無用處,就此取消。

然後朕有一法,名為考核制度,就是將本部門的工作分成若干塊,由不同的人負責。在年底之時做出明年的計劃與目標,每一塊工作都由負責之人作出計劃與目標,再匯總到尚書手中,各部堂官再根據這些做出本部目標與計劃,交到朕這里存檔,然後三個月、半年、一年分別逐級檢查。這樣軍機處還有多大的作用呢。

待此事成熟之後,朕就會再成立一個衙門,監管各部工作,朕就叫他總理衙門,如果此事順利,那第各部之間的配合將更加緊密,人俘于世也就會更少了。所以此時朕先不要吏部與刑部,這是兩個火藥桶,隨時會炸死人的。」

載淳說完之後,四人都露出了明白的笑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閱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