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 卷一 男兒當掌權 第一百三十四章 御駕親征(七)昨天刪錯,今天補上

作者 ︰ 小八哥

在隨後的一個多朋的時間里,清軍與太平軍都沒有任何大動作,一時相安無事,處于一種相對的平靜之中。

在鎮江,馮子材在不停的訓練著皇家第十五師,這支隊伍在以前已經經過馮子材一年多的訓練,所以底子打的還是很厚的,現在主要訓練的科目就是躲擊,熟悉火器的戰法。這一個月的時間里,馮子材也一直在惡補自己在火器方面的知識。

經過這一個多月的努力,皇家第十五師已經形成一定的戰斗力,馮子材在這方面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這也很出載淳的預料,沒想到馮子材練兵還真是很有一套。

時間已經進入同治元年六月底,載淳已經接到消息長毛逆匪英王陳玉成轉戰千里,帶兵近十萬,又以接近滁州,直逼六合城與儀征的後路。

聶士成上書請示如何布局,並表現出請戰之意。載淳直接下旨,任命皇家第二師聶士成為江北大營大帥,皇家第三師劉銘傳為江北大營副帥,全權負責江北大營。一切事宜均可臨機決斷,不必再請示。

載淳的意思很是明顯,就是對聶士成與劉銘傳二人說,朕相信你們二人,只要在大的戰略之下,具體戰術如何,你們自行決定,朕不會在戰術上指手劃腳,制肘你們。

載淳知道自己的優勢,無非就是比別人多知道一些大事的走向,可以提前做出安排,這是戰略層面的,但具體的臨戰指揮,載淳不如這些名將,所以載淳就很大方的放權給他們。

聶士成在接到聖旨之後,就請來了劉銘傳,直接就請出了聖旨,二人均感肩上的擔子重大,同時也對皇上能如此信任他們二感到很是感動,這也許就是知遇之恩吧。

兩人配合多年,雙方的想法都很清楚,所以也就都不客氣了。

聶士成說道︰「看著英逆從宿松退兵之後,一路轉戰千里,行蹤詭密,很是讓人難以琢磨,可以說是一位用兵名將,不付他的英名。如果我們想全面防守,不失寸地,這顯然是不可能。

我們不能讓其牽著鼻子走,必須讓他跟著我的腳步,這樣我們的勝算才會大,不知省三覺得如何呢?」

劉銘傳想了想道︰「功亭所言吉事,此次英逆陳玉成回來的目的就是要再破我江北大營,攻下六合城,雙解江寧之圍。」

聶士成說道︰「省三說得沒錯,他英逆陳玉成唯一的目的就是解江寧之圍,所以他有千條妙,我們就是堅守六合城,就看哪邊先頂不住壓力。

省三,此次士成準備玩一把大的,將英逆陳玉成全殲在這六合成之下,不知省三有沒有膽量隨士成玩一回。」

劉銘傳一听,精神就是一振,說道︰「功亭,計將安出?」

聶士成一陣冷笑,對劉銘傳耳語一陣,劉銘傳听後就是一驚,說道︰「若是如此,那你的壓力就太大了到時弄不好,你聶功亭就會……」劉銘傳沒有再說下去。

聶士成一笑,說道︰「省三,皇上乃有道名君,並且也是一位雄主,必會明白你我之計的,只是如此,皇上的壓力就太大了,咱們做的就有些不夠厚道了。」

劉銘傳說道︰「要不咱們就先和皇上說一聲,也別顯得咱們太不厚道了。」

聶士成搖了搖頭道︰「不可,不是聶士成不相信皇上那邊的人,但此事重大,還是小心為上。並且我們不告知皇上,也是為了將戲做得更真,才能更有把握騙過英逆陳玉成。」

最後兩人一咬牙,就這麼拍板決定了。

陳玉成在收到天京的求援信之後,並沒有急于直撲六合城,因為陳玉成也听說了,六合城之清妖是清一色的洋槍兵,並且戰力強悍,如果強攻的話,一定會損失慘重,還不一定能攻得下來。六合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上一次要不是清妖中了調虎離山之計,自己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攻下六合城。

唯今之計,還是要將清軍引出來,才能再破清軍。所以英王在從宿松撤兵之後,並沒有表顯出要攻六合城之意,而是在湖北、安徽、江蘇等地轉戰,想要引六合之清妖圍剿自己,但是一個多有的時間過去了,自己的計策並沒有成功,六合與儀征的清妖不為所動。

陳玉成不得已,只得漸漸向六合城方向靠近,表現出要抄江北清妖後路之勢。但六合與儀征清妖就好象鐵了心一樣,就是不為所動,堅守不出,這讓陳玉成也有些無奈。

陳玉成坐在地圖之前,冥思苦想,最後一拍地圖,說道︰「本王看你們還沉不沉得住氣,即使你們能沉得住氣,你們的狗皇帝也肯定沉不住氣。」陳玉成隨即傳令,圍攻蚌埠。

此時的蚌埠守軍不過五千之數,在探得陳玉成領十萬大軍直奔蚌埠殺來之後,一個個心驚膽戰,趕緊向六合與儀征的清軍求救,但聶士成與劉銘傳並不為之所動,也不派援軍。蚌埠被圍五日之後,陳玉成見江北大營清妖並不派軍救援,就一鼓攻下蚌埠。

五日後,陳玉成率部再圍全椒,聶士成與劉銘傳接到求援之後,還是按兵不動,再三日,全椒被攻陷。陳玉成再圍安徽重鎮滁州,聶士成與劉銘傳還是不為所動,五日後,陳玉成再下滁州。

轉眼進入同治元年八月,陳玉成所部連下二十余城,聶士成與劉銘傳一直置之不理,乃是按兵不動。

而在鎮江的載淳,案前已經收到一摞彈劾聶士成的奏章,象什麼安徽巡府彈劾聶士成見死不救,滁州知府彈劾聶士成畏敵不前,鳳陽知府彈劾聶士成居心叵測,等等一堆,而載淳全部留中不發。同時還有彈劾曾國藩的奏折,說他畏敵不前,擁兵自重等。

載淳知道聶士成與劉銘傳的用意,所以對這些彈劾奏張一直都置之不理。現在已經進入八月了,載淳覺得火候也差不多了,是該配合他們作作戲了。就給曾國藩與聶士成兩人各下一道聖旨,對二人大加斥責,言辭毫不留情。並將彈劾他們的奏折分別給了兩人。

安慶大營的湘軍眾將與江北大營的皇家第二師與第三師將官,都紛紛請戰,言這樣太窩囊了。

載淳同時又分別給了曾國藩與聶士成一封密信。當曾國藩與聶士成兩人在兩地分別打開之後,卻都是一樣的,一人一張白紙,沒有一點墨跡,兩人當時就愣住了,皇上這是什麼意思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閱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