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 卷一 男兒當掌權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刺齡案(五)

作者 ︰ 小八哥

載淳在知道此事的第二日,軍機處也收到了兩江總督府的八百里加急快報,曾國藩接到快報打開一看,當時就目瞪口呆了,而此時的曹毓英也在軍機處。現到曾國藩的表情,心里也很是驚訝。心道,到底是什麼事啊,能將軍機領班曾大人驚到這個份,肯定不會是什麼小事情,而且還用的是八百里加急。

就在曹毓猜測是什麼事的什麼候,曾國藩將快報轉交給了曹毓英,同時吩咐一名章機道︰「趕快去將其他軍機大臣、外務部李尚書以及刑部尚書瑞麟請來,就說這里有重大事情,讓他們馬上就來,不得耽擱。」

在曾國藩吩咐叫人的時候,軍機大臣曹毓英也看完了,內心之中的波濤不比曾國藩的小,兩江總督裁齡遇刺身亡,這可是堂堂的朝廷二品,封疆大吏,是誰有這麼大的膽子。

曾國藩說道︰「曹大人,朝廷剛穩定沒有兩三年,現在又出了這麼大的事,這還真是多事之秋啊。哎,弄不好又要掀起一聲血雨腥風啊。」

曹毓英听到曾國藩的話,也立刻明白了過來,說道︰「是啊,大清經過這兩三年的休養生息,剛剛恢復一些元氣,就又出了這麼一檔子事,看起來有些人又是不甘寂寞了,這是在拿大清的前途開玩笑啊。」

曾國藩也是一臉的苦笑,心中也生出了一絲的無奈,暗道,難道此事真的會是恭親王奕訢等人所為,本來還認為他是個識得大體的人,可是沒想到剛消停沒幾年,又不甘寂寞了。其實你就做一個逍遙王爺不就得了嗎。

哎,這個權力對人的誘惑是太大了,可皇宮中的那兩位,一大一小,哪一個又是好惹得,大的要是真狠起來也是夠人看的。小的別看年齡小,可心機頗深,當初的湘軍被皇上談笑之間就給解決了。同時還老早的就將自己拉上了船,自己這一家子人誰都沒有跑了。

不過皇上也真對得起我們老曾家,這個軍機領班不用說了,曾國荃如今也是總督封疆大吏,紀澤也是海關總署的侍郎,紀鴻就更不用說了,那可是皇上的侍讀,皇上對這幾個侍讀可都是非常的看重。

看起來這次要不是不恭親王奕訢點顏色看看是不行了,食君之祿,分君之憂,這次老夫也不能手軟了。

曹毓英低聲說道︰「曾大人,您看此事真的是那位所為嗎?如果真是大話,曾大人準備怎麼辦。」

現在的軍機處都已經是帝黨之人,所以也是空前的團結。

曾國藩听了曹毓英話,冷笑著說道︰「此事不管是不是恭親王所為,看老夫眼色行事。老夫也這麼大的年紀了,就讓老夫再為皇上沖鋒一次吧。」

就在兩人談話之時,其他幾位大臣也都相繼過來了,這些人將快報一一傳看之後,也都面露驚色。

曾國藩說道︰「滋事體大,我們也做不了主,咱們還是一起去見皇上吧,也好一起議個章程出來。」

這些個大臣們之中,只有瑞麟一個外秧兒,所以當曾國藩說完之後,也沒有人反對,就一同去了養心殿。

眾位大臣見過禮之後,就將快報遞給了載淳,載淳皇完之後,面色平靜,說道︰「都說說吧,此事應該怎麼辦?」

眾位大臣都低著頭,沒有一個言語的,因為都知道此事重大,但看皇上的樣子好象是提前知道此事似的,但又沒有任何表態,所以都拿不準皇上是怎麼想的。同時這里還有一個刑部尚書瑞麟,也有一些做樣子。

載淳見眾人都不言語,也沒有生氣,而是又接著說道︰「曾愛卿是軍機領班,還是你先說說吧,看看總要有個章程不是。」

曾國藩面色平淡的說道︰「皇上,微臣認為,此事要先從兩方面去做。第一就是兩江總督現在無人,而兩江之地又是大清的財賦重地,不能受此事影響太大,皇上應早做安排。

第二,被刺之人乃是兩江總督,堂堂朝廷二品大員。所以臣以為皇上應該派人前往江寧審問此案,也好給兩江百姓以及裁齡大人的親屬一個交待。」

載淳听後,點了點頭。其實載淳在一看到這些進來之時,就已經明白了他們所想。載淳又接著說道︰「曾愛卿所言極是,朕看這兩江總督就由浙江巡撫馬新貽署理吧。馬新貽在浙江也是成績斐然,也是該升一升了。

這個去江寧審案之人要有足夠的份量,才能顯出朝廷的重視。並且此事還關系到了漕運總督府,所以朕以為就讓刑部尚書瑞麟去吧,眾位愛卿以為如何?」

曾國藩听了載淳的安排之後,不緊不慢的說道︰「皇上,臣以為此事關系重大,在兩江之地影響頗深,所以臣以為,即使不三司會審,也應該是刑部與大理寺二堂會審,這樣也可盡早查個水落實出。」

載淳听後,心中一樂,這曾老爺子這次怎麼改了性子了,居然完得這麼狠,朕還想小刀子拉肉,慢慢來呢,沒想到這老爺子都急了,也好,朕就給這個六叔點厲害顏色瞧瞧。

想到這里,載淳說道︰「是朕考慮有些不周了,那好朕就任刑部尚書瑞麟與大理寺卿鮑源深為欽差大臣,赴江寧審理兩江總督裁齡遇刺一案。

同時朕感現在的各周城府縣的治很是不穩,所以朕欲再立一部,名為*,意為公共安全之意,下面之人名為警察,專門負責各周城府縣緝賊拿盜等不法之事。這些警察的來源主要是以後退伍之軍人,這些人都是大清的有功之人,所以朕也要盡量為他們的生活著想,這樣也給了他們一個活計。

這里有朕的具體一些章程,你們先下去議一下,如果可行,就由兵部侍郎李續宜任這*尚書吧。」

載淳只接就用這個*之事將刺齡案的兩個欽差之事給揭了過去,這讓瑞麟都沒有機會開口,所以只得應下此事。

瑞麟心想,這樣也好,就草草將此案給結,並且趁此機會將一些東西銷毀,他們就是想再察,也沒有證據了。

雙方之人都各有各的打算,載淳與曾國藩的用意也很明顯,就是要借此事將刑部尚書瑞麟與大理寺卿鮑源深給拖下水,準備就此事將這兩個人也一並給解了。

不過到底是誰能算計誰,那就要看各自的實力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閱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