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 卷二 開疆擴土 第二十四章 西北戰局(一)

作者 ︰ 小八哥

在彭玉麟率領大清皇家海軍第一艦隊與皇家海軍第二艦得取得大勝,徹底消滅了俄國在亞洲的海上力量之時,俄國在西北與蒙古兩地也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此時的唐努烏梁海與烏里亞蘇台、蒙古等地已經再不復先前的荒涼,自己從同治八年開始,大清在載淳的旨意下,就加強了對唐努烏梁海、烏里亞蘇台、內蒙古和外蒙古的建設。由其是在鐵路建設方面,這些年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繼北京城到綏遠城、綏遠城至伊犁的惠遠城、綏遠至庫倫城、等鐵路之後,又相繼修建了惠遠至雅爾城至科布多至沙賓達馬哈鐵路,科布多至烏里亞蘇台至庫倫的鐵路,哈密至肅州至甘州至西寧至蘭州的鐵路,庫倫至呼倫貝爾的鐵路。

可以說現在西北與蒙古的鐵路網是大清最為稠密的地區。這也是西北與蒙古常年不穩,載淳想要加強對兩地控制的舉措。

同時在鐵路修好之後,也同時加大了從內地向唐努烏梁海、烏里亞蘇台、新疆、內蒙古、外蒙古的移民力度,經過這幾年,向這幾地移民已經突破了五十萬人,使這些地廣人稀之地得到了極大的改變。

而左宗棠與張之萬、曾國荃等人這幾年在大清朝廷的支技之下,在這五省建城不下五十座,並且在逐漸的改變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

因為在城市里,都聚集了大量的商人,並且也建造了很多的各類工廠,為百姓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同時在與商人們交易之時,也都在這些城里。他們這些游牧民族在見到城中的繁華之後,也都存有羨慕之心,同時就有了一部分人開始嘗試進入這些城市。

讓他們欣喜的是,他們在城中生活也很容易,只要遵守大清律,遵守工廠的規章就可以,沒有任何與漢民不同的待遇。同時在城中居中,他們的孩子也可以免費讀書,這就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漸漸的人也就多了起來。

同時在繼惠遠城建造了采礦廠、煉鋼廠、槍炮廠之後,在內蒙古的包頭城再次建起了大型的煉鋼廠,和槍炮廠,使得皇家第二軍與皇家第四軍的槍炮彈藥不用再從內地中運送。

同時左宗棠也早就知道大清與俄國早晚必有一戰,所以在以沙賓達巴哈與恰克圖兩城為中心,構築起了堅固的防線,並且在兩城之中也囤積了大量的戰略物資,就等與俄國一戰。

在大清對俄宣戰之後,左宗棠立即移駐在烏里亞蘇台,同時調皇家第九軍的周馥部皇家第九零二師移駐綏遠城一帶,第九零三師移駐哈密一帶,第九零四師移駐烏里亞蘇台,以保證後方的穩定。

就在彭玉麟率領大清皇家海軍尋俄國太平洋第二艦隊決戰之時,在唐努烏梁海的沙賓達巴哈城已經打響了清軍與俄軍在陸戰的第一槍。

同治十一年六月底,俄軍在亞洲的第一軍與第二軍兩個軍率先向沙賓達巴哈防線發起了攻擊。

而此時的聶士成就坐陣在沙賓達巴哈城,開始之時,俄軍也只是試探性的進攻,面進入七月份的時候,俄軍開始猛烈的進攻起來。

在薩彥嶺的一處三零一高地,是由大清陸軍皇家第二軍的一個營在此駐防,此處雖然地勢不算太高,但山頭陡峭,並且位置相當的重要,在通往沙賓達巴哈城的必經之路的一旁,如果在進攻沙賓達巴哈城時,如果不攻下此高地,那麼隊伍就會受到騷擾。

所以俄軍派了一個旅的兵力進攻三零一高地。俄軍旅長名叫巴恰洛夫,在觀察完三零一高地之後,就是一皺眉頭,因為這個三零一高地的地勢太險要了,即使能攻下,也並付出慘重的代價,但又不能不攻。

最後,巴恰洛夫旅長決定,先派一營進行試探性的進攻,當這營剛爬到五十米高處時,就遭到了大清陸軍的猛烈攻擊,而這一個營五百人,在遭到突然攻擊之後,很快就敗退了下來,同時扔下了三百多巨尸體。

在經過試探性進攻之後,巴恰洛夫旅長很快的就發現,這個三零一高地構築的防御工事,是就著山勢而成,有的在山洞之中,所以很難發現,如果要是對方彈藥充足的話,自己的這個誘即使全都添進去,也不見得能攻得下來。

所以巴恰洛夫又根據實際情況,從新制定了進攻計劃,由于這個山頭的地勢不高,所以大炮能直接轟擊到山頂之山。

在巴恰洛夫決定之後,三零一高地之上,一時炮火連天,亂石紛飛,碗口粗的樹木被炸得東倒西歪,濕樹枝也劈啪的著了起來,同時是一片濃煙。

駐守三零一高地的營長叫王虎,看著俄軍的炮彈就好象是不花錢一樣,不斷的向三零一高地轟炸,濃煙已經遍布整座三零一高地。王虎的臉也被燻黑黑的。

在俄軍的一輪轟炸過後,王虎模了一把臉,笑罵道︰「他女乃女乃的熊的,老子都成灶王爺了,這群俄國佬,炮彈還真象是白來的。命令兄弟們,做好準備,俄國佬很快就要攻上來了,給老子好好的打,讓他們也見識見識我大清陸軍的厲害。」

在一處山洞之中,一個小兵問道︰「排長,听說這些俄國佬都是吃人的,比惡鬼還凶呢,你說咱們能打贏嗎?」

這位排長叫李二牛,一听小兵的話,眼珠子一瞪,說道︰「混你娘的球去,他們要是惡鬼,老子還是鐘馗呢,專捉他們這群惡鬼的。

你小子怎麼這麼孬種,出去了後別說是我的兵,我都替你害臊,你也這麼大的人了,人家說什麼你都信啊。

當初皇上在惠遠城,那時我還是一個小兵,那仗打得才叫一個激烈呢?咱們的彈藥被那群可惡的回賊們給燒了,皇上都親自上城頭了。而那時咱們皇家第二軍的一旅,為了完成任務,最後子彈都打光,左大人都命令退回來了,可是當時的旅長看完表後,只說了一句話,‘弟兄們,咱們還差四十五分鐘就完成任務了。’剩下的弟兄們沒有一個退的。最後是旅長求城上的炮兵弟兄們幫忙,向陣地開炮,才完成任務的。」

李二牛說完之後,眼圈就已經紅了。以幾位老兵知道,這是要二牛心中的痛,因為他就是當時幸存下來的一位士兵,當時他還很小,只有十八歲,是他個班長用身體為他擋了一刀,他才能活下來,可是那麼班長卻永遠的倒下了。

當時的李二牛心如刀割一般,他們一個旅五千多人,最後活下來的只有十三人,而這十三人最後都被送去了皇家陸軍軍校,等他們回來之後,皇上親自將戰旗授給了他們,他們就是大清皇家陸軍的第一旅。

有一位老兵輕輕的拍著李二牛的肩說道︰「排長,我們這次就是為皇家第一旅報仇的時候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閱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