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 卷二 開疆擴土 第四十章 驚天之謀(四)

作者 ︰ 小八哥

此次賈楨、興宣大院君李罡應、與俄國的弗拉基米洛維奇和波利托夫斯基三方再次相聚,主要是為了在此戰結束之後,三方的利益分配問題。

恭親王奕訢主要就是要重掌大清朝政,甚至是完成他的皇帝夢,而興宣大院君李罡應則是要除掉自己的政敵,閔妃閔茲映一黨,重新鞏固自己在朝鮮國中的地位。而俄國表面上就是提出要大清的唐努烏梁海等地。

此事說起來還是要從大清剛剛對俄國宣戰時開始的。

在載淳向俄國人宣戰,並且成功的偷襲俄國的太平第一艦隊和海參崴之後。恭親王奕訢就感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所以恭親王奕訢就秘密召來了賈楨、周祖培等人,將自己聯合俄國人的計劃說了出來。恭親王奕訢知道載淳去東北地,在齊齊哈爾指揮此戰之後,就定出了說細的計劃,讓俄國軍隊借道朝鮮國,然後秘密偷襲大清在東北陸軍後方,主要是偷襲齊齊哈爾城。施行擒王之計。

那時的大清陸軍必會亂了陣角,然後俄軍再進行反攻,載淳就會大敗,甚至會命喪殺場,那時的北京城就會一片慌亂,以自己的威望,到時振臂一呼,就能重入朝堂,再掌大權。

賈楨與周祖培等人听了恭親王奕訢的瘋狂計劃之後,當時都被驚呆了,過了好一會才緩過神兒來。但是他們又能如何呢?已經上了恭親王奕訢的賊船,就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但他們對此還很是擔心的,聯合俄國人,到時候可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周祖培擔心的說道︰「王爺,我們現在沒有一兵一卒,又拿什麼來和俄國人結盟呢?就是與俄國人結盟成功,我們沒有兵權,也很難控制得住局面啊,到時可不要被俄國人有機可乘啊。」

恭親王奕訢听了周祖培的擔心之後,而部都有些扭曲了,大笑道︰「周先生,此事你們就不用擔了,實話告訴你們吧。你們真的以為本王沒有一兵一卒嗎?本王那只是給載淳看的,其實吉林將軍依克唐阿、盛京將軍玉明、黑龍江將軍德英一直就沒有背叛本王。他們都是出于本王的受意,保存實力,才假意投靠載淳的。

所以本王手中還是有十五大軍的,這就是本王的資本。本王隱忍了多年,終于等到了現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本王又怎麼能措過呢!」

賈楨听完恭親王奕訢的話後,也是十分的興奮,同時也有一些擔憂,擔心俄國人萬一在戰勝皇上之後,戰據東北與西北之地,不退兵,又能怎樣?如果再與俄國人開戰,那麼又有多少的勝算。

但這確實又是恭親王奕訢的機會,如果此次再失去的話,那麼就很難再找到機會了,那麼自已這些人就會從此沉寂下去。可是自己現在才六十多歲,正是入直軍機的最佳時期,自己又不是沒有能力。

所以此時的賈楨也很是不甘心,誰又不想官居一品,封閣拜相,達到臣子的最高峰。這是每個進入官場的讀書人的夢想。賈楨當然也不能例外。賈楨如是的想著。

而後賈楨對恭親王奕訢說道︰「王爺,此次確實是我們難得的機會。同時我們現在在暗處,皇上他們對于我們也是疏于防範的。同時,現在吉林將軍依克唐阿、盛京將軍玉明、黑龍江將軍德英正好被皇上調到與朝鮮的交界之處,也給了咱們便利。

屬下不才,願意去一趟朝鮮國,說通他們,與我們結盟,然後再與俄國人接觸,將咱們的計劃說與俄國人,來促成此事。」

恭親王奕訢听到賈楨自動請命之後,也很是高興,說道︰「賈先生,本王能得你們的相助,是本王的幸事,如果此次大事成了之後,本王決不會虧待諸位。

賈先生此次與俄國接觸,可以滿足俄國人的一些要求,比如說唐努烏梁海之地,那里離我大清太遠了,自古就是我大清的不安穩之地,所以給俄國人也是無防。再有,象外蒙古那些不安穩的地方,實再不行也是可以讓給俄國人的。但是東北之地乃我大清的起兵之地,絕對不能有所雨讓,這就是本王的底線。」

賈楨與周祖培等人看到恭親王奕訢在此等時候,還能有自己的原則的,所以心中還是很欣慰的。沒有為了權利,而丟掉所有的東西。

賈楨肩負著恭親王奕訢的重大使命,以及恭親王奕訢一黨所有人的命運。隨後就有了賈楨去見興宣大院君李罡應的那一段。

賈楨在說服了興宣大院君李罡應之後,又馬不停蹄的去見了俄軍在亞洲的負責人波利托夫斯基。

當波利托夫斯基听完了賈楨的計劃之後,眼前就是一亮,看到了破大清陸軍防線的機會。並且自己做為此次對清國之戰的總指揮官,也是一直沒有找到清國陸軍防線的露洞,所以沙皇與自己制定的偷襲之計,也找不到很好的突破口,所以那十萬奇兵也就一直沒有用上。

波利托夫斯基听完了賈楨的計策之後,自認為可行性很高,所以就一面向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匯報這個情況,一面將十萬奇兵向海參崴方向調來。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接到了波利托夫斯基的情報之後,當時也是非常的興奮。他的眼光也是獨到的,很快就看出了取勝的機會,所以對自己的輔政大臣弗拉基米洛維奇交待一番之後,就讓他全權負責此事。

三方都各有所圖,所以很快就達成了同盟。然後俄軍就借重新修建海參崴軍港的名義,將十萬奇兵偷偷的移到了朝鮮國內,然後就是興宣大院君李罡應為俄軍提供了朝鮮國的軍服。俄軍就以朝鮮部隊的名義偷偷的向鴨綠江移動。

同時恭親王奕訢還為他們假造了一份大清的聖旨,就是同意朝鮮軍進入大清助戰,共同與俄軍交戰。同時還有恭親王奕訢一黨的官員進行掩護,所以一直沒有被發現……

而俄國方面也表現得一直是胃口不大,同意了此戰結束之後,只要唐努烏梁海等地。但是此戰的軍費,大清與朝鮮要負責一半。在經過多次的討論之後,賈楨與興宣大院君李罡應還是同意了俄國的要求。

但是實際上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味口卻是一直都不小的,他不光想要唐努烏梁海,並且還有烏里亞蘇台、外蒙古、東北之地,以及朝鮮半島,只是現在還不是表現出來的時候。待此戰結束之後,他們就是想阻攔也阻攔不住,到時還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嗎?

所以一切都要等戰敗大清的陸軍之後再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閱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