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 卷二 開疆擴土 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首將軍(三)

作者 ︰ 小八哥

就在皇家第六軍六零二師師長方振,為了接到重要任務而興奮的時候,宋慶確給六零二師師長當頭一棒。

宋慶道︰「方振,你不要高興的太早,你知道我為什麼,要在六零一師與六零五師攻下函館之後,要派你們六零二師掃平整個北海道嗎?

你以為事情真的有你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嗎?我就實話告訴你吧,你們六零二師進攻北海道的時候,絕對不能爛殺無辜。但是在與倭國人交戰之時也不能心慈手軟。」

六零二師師長方振一邊听一邊小眼珠亂轉,就在宋慶說完之後,方振說道︰「軍長,我明白了,你和丁司令的意思,就是我們對倭國人堅決不能手軟,但是對那些個蝦夷人卻要向對待我大清子民那樣,不能讓他們反感我們。」

丁汝昌一听,哈哈大笑道︰「宋老哥,我真的服了,沒有想到,我們兩人在知道皇上的意圖之後,想了多日,才設計出來的計策,沒有想到,被方振這個小子一下子就給猜到了,這真不愧是號稱皇家第六軍小諸葛的方振啊。

不過,方振,你也不要自滿,宋老哥可不是只有這些,要不然也壓不住你們這群大清皇家陸軍軍校的高才生們。宋老師與馮軍長一樣,雖然早年不得志,但是,自打遇到咱們的當今皇上之後,那可是很得皇上的器重。

你們也都看得出來,咱們如今的大清皇家陸軍,一共有十三個軍,第一軍軍長長庚、第七軍軍長永山,第十軍軍長長山,那是當年的皇上還是太子之時,隨皇上南下之時,寶慶大捷的主力戰將,才有今日。

而皇家第十一軍軍長楊班候,那可是皇上當年的老班底,同時,楊軍長在當時號稱楊無敵。同時也是隨皇上縷立戰,才能成為軍長。

剩下的就是皇家第二軍軍長聶士成、皇家第三軍軍長劉銘傳、皇家第四軍軍長馬玉昆、皇家第五軍軍長劉錦棠、皇家第九軍軍長周馥五人,那都是隨皇上當年抗擊英法聯軍的重要人物。

而只有咱們的宋老哥、皇家第八軍軍長馮材、皇家第十二軍軍長吳長慶不是最早跟隨皇上的。但是皇上卻慧眼識珠,破格重用。所以說,咱們的宋老哥的戰略眼光可不是你們想象得那樣簡單。

還有就是我與皇家第二艦隊的司令官陳玉成同,我們當年都是太平軍的降將。我只能說是運氣好,當年在皇上的安排之下,拜在了彭老師的門下。

但是你們細想一下,這細個人,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不論是年輕的鄧世昌司令官,還是陳玉成司令官,都有驕人的戰績。再有就是皇家海軍第三艦隊的魏瀚司令官,這幾年雖然名聲不顯,但是你們要知道,在夏威夷群島附近,已經沒有什麼海盜了。

我說了半天,就只有一句話,宋老哥的作戰計劃沒有這麼簡單。宋老哥想得很是長遠。方振,你理解的是很快,但是宋老哥後面還有更重要的。

那就是,你們不光要賣好給蝦夷人,打擊倭國人,同時還要適時的挑拔蝦夷人與倭國人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要是起來,可就不光光是蝦夷人建國的事情了。後面還關系到皇上對倭國人大計處理上的事情。

如果你們能成功的制造他們之間的矛盾,然後我大清再扶植蝦夷人建國。那麼在其他三島上的倭國人會怎麼想?

你們可不要忘了,倭國人的那個明治天皇統一整個倭國,不過才十年的時間,還有很多的幕府存有不滿,如果給他們一個合適的機合,你們想,面對如此權力時,又有幾個人架得住這種誘惑呢。

如果當這些個有心之人,看到蝦夷人得到好處之後,他們又會怎會去想呢?還能沉寂得下去嗎?由其是在外部有我大清的強大軍事壓力之下。俗話說,大難臨頭各自飛,我們再拋出點誘惑,他們肯定會自動找上門來的。這就是宋老哥的不戰而屈敵之兵的計策。」

眾人一听,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心想,這麼宋老軍長,滿頭的白發,但是設計起來卻是這樣的深。難怪皇上這樣的看重宋老軍長。

皇家海軍第一艦隊司令官丁汝昌又接著說道︰「在我剛開始和你們講這十三位軍長和四位艦隊司令官的時候,你們一定會認為皇上會認有為親的吧。但是你們想過沒有,我們再親,還能親得過皇上的親王叔嗎?

當初皇上在處決恭親王奕訢的時候,可是兩天水米未進。皇上是重感情的,但是在大事大非面前,皇上還是很有原則的。

你們再看看,這十三位軍長與幾位艦隊司令官,哪一位不是一時的人杰,哪一個給皇上丟過臉。所以說,我們的皇上,那才是真正的慧眼識珠,才是真正的伯樂。」

六零二師師長方振听完之後,立即一立正,鄭重的給宋慶和丁汝昌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後大聲的說道︰「軍長、丁司令官,屬下這次真的受教了。屬下定會完成軍長和丁司令官的任務,我們六零二師一定不會讓軍長與丁司令官失望的。」

宋慶又說道︰「方振,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你也不要有太多有壓力,所謂說,謀是在人,成事在天,我們只要盡力就好。

再有,我大清現在雖然強大了,但同時也是危機四伏,此時我大清是強敵環立。這正是我大清的關鍵時刻,正是我輩軍人努力向前的時刻。

如果我大清能沖破此局,那時就是我大清更加強大之時,那時我大清,就再也不會有人敢小覷,因為那時我大清才是真正的強國。

但是,現在,正是我大清解決後院起火之時,只有解決了這些個後顧只憂,才能安心的向更大的目標。

諸位,現在正是我們用命之時,我們不能只看眼前,要精誠團結,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的勝利,開疆擴土,是我們軍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

同時,我輩軍長又是幸運的,因為我們遇到了當今的開明之主,皇上他高瞻遠矚,目光高遠,這也給我輩軍人創造了立功之機,所以我們無話可說,視為知己者死。」

宋慶的一席話,其實也正是載淳希望看到的,只有大清的每一個人,所有的中華兒女,都以國家強盛為榮,都能為國家的強大盡自大的一份力量,那麼這個國家還能不強大嗎?還能被其他人小看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閱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