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 卷二 開疆擴土 第一百八十三章 沖冠一怒(十四)

作者 ︰ 小八哥

當日本陸軍省大輔山縣有朋下令,發動進攻之後。在望遠鏡中一直在觀察著日軍情況的陳玉成再一次露出了笑容。

陳玉成笑著說道︰「這一次倭國的山縣有朋大輔已經是黔驢技窮矣,他這樣做,只是不想承認他們已經失敗而矣,也只能是圖增傷亡而矣。」

在陳玉成一旁的三零五師師長薛通也笑著說道︰「陳司令,這一次應該大局已定了。陳司令,我們什麼時候開時反攻呢?」

陳玉成說道︰「不著急,如果山縣有朋總是這樣進攻,那麼我們就不作反攻。我們防守,就讓倭國人進攻來吧。我們也可以多消耗他們點人。」

三零五師師長薛通說道︰「陳司令說的不錯,我看這個山縣有朋也不過如此,戰局已經如此,還不知求變,只是圖增傷耳。」

陳玉成听完之後,看了一眼薛通道︰「我說薛師長,有時候戰爭可不光看局部戰場。一場戰爭的勝負,決定因素是多方面的。

比如如說軍隊的戰力如何,比如說武器是否犀利,再有就是兵力對比如何。但這些都只是直接影響戰局的。但還有一些,正如皇上經常所說的,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這個綜合國力,體現了一個國家的財力如何,制造力如何,兵源素質如何,這些都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薛通听著陳玉成對戰爭的理解,不住的點著頭,這些可都是陳玉成多年的經驗之談。這對一位領兵之人來說,可是難能可貴的。薛此時才對這位大名鼎鼎的陳玉成真心的佩服起來。怪不得別人對陳玉成的評價這麼高,說陳玉成是水路皆通的全才。

同時,當年載淳力勸陳玉成的事跡,在大清已經成為一段佳話,令很多人都很羨慕和妒嫉陳玉成。因為當年的載淳為了說降陳玉成,可謂是煞費苦心,經過一年的時間,載淳終于收服陳玉成。

薛通很是誠心的請教道︰「陳司令,屬下還有一事不明,按理說這位山縣有朋能做到倭國陸軍省的大輔之位,肯定也是一位知兵之人,但現在為什麼還明知事不可為而為之呢?」

陳玉成嘆息一聲道︰「這位山縣有朋豈知是一位知兵之人,那可是一位剛毅果決之人,可稱得上倭國的一位兵法大家。

玉成雖然初次與山縣有朋大輔交手,但山縣有朋在武器不如我大清的情況之下,能果決到想出、並用上人體炸彈戰術、密集戰術,這等殘忍的戰術,就可見此人的不簡單,否則我們當時也不會有如此大的損傷。

在這方面,玉成自嘆不如山縣有朋。但此時的山縣有朋也有不得以的苦中。那就是倭國與我大清開戰以來,就未償勝跡,使得整個倭國的士氣非常的低落。

而此次,據說是倭國的青年才俊,一個叫伊藤博文的人,親自去了我大清的京城之中,站我大清的皇家情報局與皇家調查局都措手不及,安排下了刺殺皇上的策略。才為倭國贏得了這一次難得的機會。

而倭國與我大清的交戰點雖然非常多,但是倭國現在的海軍根本就不限再出港一步,所以倭國可戰之地也就只有這伊豆半島。並且此時的倭國也急需一場勝利來鼓舞倭國人的士氣,如果他們這一次再失利,可者是大敗,那麼整個倭國將會如何?

所以此時的山縣有朋已經被逼到懸崖邊上了,他不得不如此做下去,他山倒有朋現在背負的是整個個倭國的命運。所以此時明知不可為也要為知之,這就是山縣有朋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

薛通听後,才恍然大悟一般明白了過來。但薛通又問道︰「陳司令,既然山縣有朋必須如此,那我們為什麼還要進行反攻呢?我們現在處在守方,那肯定會對我們有利。」

陳玉成听了之後,笑著說道︰「好,你這一點問得好。如果換作是其他的人,我也不會如此。但山縣有朋卻實是一位讓我忌憚的對手。因為我不知道時間一長,這位山縣有朋大輔又會想出什麼計策來。

所以此時,在我們佔盡優勢的情況之下,就要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盡早的擊潰他,不能出現任何的變術。」

薛通這一次終于徹底的明白了陳玉成的想法,這才是一位真正可怕的對手,絕對不會給對手留下任何的機會。這也難怪,當年那麼有名的兵法大家,曾國藩曾大帥,都拿這位沒有一點辦法。

薛通同時不禁也有些悚然的想到,這位陳司令已經這樣厲害了,那麼當年還只有六歲的皇上,就能設計大敗這位陳司令,那麼會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呢。

就在陳玉成胡思亂想的時候,陳玉成已經不想再給日本的山縣有朋任何的機會了。陳玉成一聲令下,大地立時振動起來。

皇家第三軍的五個騎兵團立即分兵五路,向日軍沖去。這一去隱藏的部隊,一沖出來的那一刻,令正在沖鋒的日軍都驚呆了,那棵支撐日軍的精神稻草,在大清皇家陸軍第三軍五支騎兵團出擊之後,被無情的摧毀了。

日軍在大清騎兵沖過來之時,已經沒有勇氣再做任何的低抗了,剩下的只有抱頭鼠竄。而在後方的山縣有朋大輔,在大清騎兵出擊的那一刻,就已經知道,日軍敗了,徹底的敗了。

山縣有朋對天長吼道︰「為什麼?這是為什麼?老天為什麼對我大日本帝國如此的不公,分岐大神、日照大神,為何不佑我大日本帝國。」

面在山縣有朋一旁的松平四郎大佐,卻知道敗局已定,多留此地也于事無補,只增危險,所以拉著已經麻木的山縣有朋,沒命的向後逃去。

在大清皇軍陸軍第三軍五個騎兵團的追擊之下,日軍茫茫如喪家之犬、煌煌如露網之魚一般,倉皇而逃。

而當日軍逃至韭山與沼津一帶之時,再一次遭到了大清皇家海軍第二艦隊的炮擊。十萬日軍,被大清皇家陸軍第三軍的五支騎兵團追了一日一夜,最後逃出去的已經不足兩萬人。

而大清皇家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陳玉成,也下了一道命令,那就是不留一個俘虜,將投降的五萬多日軍全部槍殺。從而,繼周閻王之後,大清再出了一位陳殺神,令日軍听了之後,無不聞風喪膽。

此佔過後,日軍已經無力現反攻大清所佔據的伊豆半島,陳玉成也穩固住了大清,進攻日本本州島的一處重要登陸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閱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