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 卷三 一戰風雲 第十二章 新北海道(一)

作者 ︰ 小八哥

大清皇家海軍第一艦,在浩瀚的大海上,排著壯觀的隊伍,護送著載淳的出行隊伍,向原來的日本的本海道,也就是現在大清的津輕省而去。

大清的津輕省是由渡島半島、津輕半島、下北半島和青森等地組成,省會在函館。扼守著津輕海峽。與伯力省隔海相望,這也是大清通住太平洋的一條重要水道。

載淳此次出訪阿依努共和國,其實也只是載淳的一目的地之一,載淳還準備出訪蘭芳共和國、戴燕王國、車臣共和國和親幾內亞共和國,這五個國家,這也是大清扶植起來的五個新國家。

而這五個國家之中,其中有三個國家,也是華人國家,與大清是同祖同宗,與大清是依依相息的。而阿依努共和國和新幾內亞共和國,雖然不是華人為主的國家,但也都是因大清才建立起來的國家。所以這五個國家與大清的關系都很是親密。

同時,載淳在經濟上,將五國的經濟完全綁定在大清之上,他們的貨幣用的也是大清的龍元。載淳的目的其實也是很明顯,那就是要將龍元,發展成為那一世的歐元一般,但又不同于那一世的歐元,因為大清要佔據主導的地位。使得這些國家完全不能月兌離大清。

而載淳在此時要相繼出訪這五個國家,第一就是向這個世界及這五個國家,展示一下大清的軍事實力。第二個目的就是,這五個國家,不管是不是華人國家,但他們在教育方面,都將大清的文化,作為天朝文化來學習。

而載淳在五國的都育方面,也是投入很大,為他們建造學校,來幫助五國對國民的教育。同時,還在這五個國家修建了高等的學府——孔子學院,來傳播國學。在習俗上來一點點的改變他們。並且,這五個國家在這五年的時間里,已經將漢語了展成了他們的國語。

載淳見時機已經差不多了,大清也已經完全的穩定下來,同時也已經成為此個時代的軍事和經濟強國。而‘大清’這個名字,就已經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這個‘大清’帶有濃重的旗人色彩。

所以載淳已經決定,準備在大清在巴拿馬運河之後,借大清國土再次增加之時,更改國名,為‘中華帝國’,這才能代表是中華民族的國家,同時,在此之後,旗人的影響也就將會被完全消除。

而在大清更名為‘中華帝國’之後,載淳就會準備著手建立一個華人國家的聯盟,來進一步增加大清在這個時代的影響力。這也是在迷惑其他國家的目的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目的。

載淳在大清皇家海軍第一艦隊的護送之下,很快就抵達了津輕省的函館市。在函館港的碼頭之上,當清省的道位省長,張之洞與津輕省的一眾官員舉辦了隆重的歡迎儀式,來迎接大清的這位同治大帝的到來。

在津輕省的省長人選之上,是載淳親點的張之洞,因為張之洞在那一世也是晚清的名臣之一,能力不俗。在這十幾年中,將大清的廉政公署辦理得有聲有色。這也是載淳想要進一步鍛煉張之洞,讓他出來積累經驗。

載淳下了自己的客輪之後,見到張之洞之後,親切的與張之洞說道︰「香岩,朕听說了,你這幾年可是將這個津輕省建設的不錯啊,由其是這個函館,朕可都是聞名久矣啊。此次朕前來,香岩就來為朕做個向導,來參觀一下這函館市。

朕可早就听說了,站在函館山上,俯視函館的夜景,可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啊,所以朕與皇後、珣嬪和李大人一家,可是專門為了函館的夜景而來的。」

張之洞听了載淳的話之後,笑著說道︰「皇上謬贊了,之洞有何德何能,得皇上如此的夸講。這還不全是皇上的指導及下屬們的共同努力,才有津輕省的今日之成就。」

載淳將李鴻章與張之洞一同拉到了自己的車中,讓兩人很是惶恐。能與大清的這位同治大帝同乘一車的人,到現在可以沒有幾位,這可是莫大的榮幸。

上了車之後,張之洞又說道︰「皇上,在這函館市中,可以觀看的也就是在函館山上觀函館的夜景了。所以臣將皇上的行宮安排到了函館山上,不知是否還合皇上的意呢?」

載淳笑著說道︰「沒有想到,香岩這幾年出來,可是長進不少啊,也會做這些迎奉之事了,朕是一位隨遇而安的,不過香岩的一番好意,朕還是很滿意。不過呢,朕與津輕省的官員們見一面之後,就同香岩一人陪朕就可以了,讓他們都各忙個的去吧!」

張之洞听了載淳的話,臉上微微一紅,應下了此事,覺得載淳對自己的安排好象是有些不滿意似的,偷看載淳一眼,看到載淳臉上掛著一絲戲謔之意,才明白皇上這是在和自己開玩笑,但張之洞卻知道,皇上不喜排場,說那些官員的話肯定是真的。張之洞想明白之後,尷尬之色也去了。

載淳又接問道︰「香岩啊!再在的津輕省的情況怎麼樣啊,簡要的先與朕說一下,此次朕在函館不會多留的,只有兩天的時間,隨後就會前住阿依努的札幌,到時香岩也陪朕一起去吧,香岩與少荃先先是對阿依努共和國最了解的了。」

張之洞听到載淳的話之後,說道︰「皇上,我大清自己立津輕省之後,到現在已經近六年的時間了,由于這里的地理位置重要,並且我大清在阿依努共和國還修建了幾條鐵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函札線,給函館帶來了很大的商機。

同時,阿依努共和國也是產糧和養殖的國家,所以臣就在這函館一帶引導商人們建立一些食品加工的工廠,有函館港可以直接向北本州等共和國出口,同時,這津輕海峽也是重要的水道,商船往來也頻繁,所以使得這里發展還是很快的。

而在青森那一邊,則主要以種植水果等為主,同時大清的商人們也在這里創建了一些工廠,使得青森一帶發展得也很快。

現在津輕省在這幾年里,從內地的不斷移民,到此時,整個津輕省已經有二十萬的華人了,還有很少一部阿依努人和高麗人。

此時的津輕省雖然還不能和大清的江南幾省相比,但早已經能夠自給自足了,再有兩年的時間,臣敢說,即使比不上江漸,但也可以比上山東省。」

載淳微微的點著頭道︰「好,我大清在新增這些省之後,由其是西伯利亞諸省,那里地廣人稀,發展的很慢,而朝鮮三省,在當年的那一場瘟疫之後,破壞程度太大,這幾年我大清都投入很大。

這也使得國家事務院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過還好,我大清總算挺了過來,雖然還不能完全實現自給自足,但大清每年的投入也在減少。

朕看到了津輕省,感到真是欣慰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閱讀 | 中華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