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令狀 正文 七、主公

作者 ︰ 冷眼旁官

陳武不顧身上的傷,猛然跪倒在了陳昌的面前,咚咚咚地連續磕了幾個響頭,額頭上面頓時青腫了起來,顯示他的心意十分堅決。

主公,這個稱呼是非同一般的,它代表著對方對你的完全認可和絕對忠誠,是願意為你出生入死永遠不會背叛不會改變的效忠。

陳昌以前看三國的時候,對于其中的那些英雄豪杰擇主而事的舉動感到非常興奮,卻沒有想到自己剛剛穿越過來不久就遇到了有人的效忠。

這種效忠的人,以後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境都不會改變他們對你的追隨,哪怕是你叫他們去死他們也會義無反顧的。

「陳武,你這是做什麼?少主我以前少不更事,你跟著我能夠有什麼前途呀?天下那麼多的英雄豪杰,你隨便去投任何人都會受到重用的,為什麼選擇我呢?」

陳昌並沒有第一時間接受陳武的效忠,而是冷靜地在旁邊的問道,他的聲音沉穩,目光犀利,讓旁邊的二個小丫頭和其他家兵感到少主仿佛換了一個人了。

「主公,陳武以前對少主恭敬,確實只是因為老爺夫人的大恩。但是現在老爺夫人走了,陳府中就只有少主作主了。

本來我只是想盡力地幫助少主好好地安葬老爺夫人,然後告辭離去。但是今天我對少主有了新的認識,從少主沉著勇敢地殺了陳朱、李三,更是以雷霆之勢一舉擊殺陳忠平定了內亂,我就明白少主並不像平時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樣少不更事。

也許以前是因為府中一切都有老爺夫人作主,所以少主很少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而今天老爺夫人不幸離去了,少主才第一次展現了你真正的才能。

另外,剛剛少主先後所做的幾件事情,也讓陳武萬分佩服。陳忠他們雖然大逆不道犯上作亂,但是少主卻能夠寬恕他們的罪過給他們一個美名,讓他們死後不會受到大家的鄙視,也讓他們的家人不會因他們而蒙羞。

少主顧念我們這些下人的生死,讓我們各自逃命,足見少主對我們恩情深重,而少主自己卻不願意離開,要在此陪著老爺夫人,不顧自己的生死。

這些都讓陳武非常佩服,覺得跟著少主絕對不會有錯,哪怕是十常侍要對付陳府,陳武也願意跟老爺夫人和少主死在一起。所以,陳武願意永遠追隨少主,以後少主就是陳武的主公了。」

陳武的一翻話,令周圍的二個小丫頭和其他的家兵們眼前一亮,他們以前對陳昌的看法也與陳武一樣,而听了陳武的分析後,對于陳昌都有了新的認識。

「少主,我們都是老爺夫人收養的孤兒,一直都把陳府當成我們的家的,離開了陳府又能夠去哪里呢?所以我們決定了,我們要留下來,跟陳武大哥一樣,永遠追隨少主,哪怕是死也要跟少主死在一起,決不後悔。」

陳昌還沒有做出反應,旁邊的二個小丫頭竟然也給跪了下去,同時眼淚汪汪地邊磕頭邊對他說道,竟然大義凜然,讓陳昌心里大為震動,對這個時代的人有了更多的認識。

「主公,我們也都受過老爺夫人的大恩,如今陳府正面臨最大的困境,我們絕對不會離開。我們願意與老爺夫人還有主公你生死與共,永遠追隨主公,萬死不辭。」

這時,旁邊的家兵也大部分都跪了下來,向陳昌磕著頭忠心耿耿地叫道,他們的聲音有些激動,但是卻斬釘截鐵,義無反顧。

不過,還是有二名家兵手里拿著武器,看著那些跪下的家兵,臉上充滿了猶豫不決的神色,看看陳昌又互相看看,並沒有表態。

「張二,王五,你們二個難道也被陳忠收買了?為什麼不向主公效忠呢?這些年老爺夫人對你們和你們家人的好,你們難道都忘記了嗎?」

陳武看到那二個家兵沒有跪下效忠的意思,于是眉頭一皺大聲地喝斥道,嚇得二個家兵同時丟掉了手里的武器,同時朝著陳昌跪了下去,一邊磕頭一邊戰戰兢兢地說道︰

「少主,我們並不是忘恩負義之徒,這些年老爺夫人對我們的恩情我們都記得的。只是我們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此時還無法陪著少主出生入死,請少主原諒我們。」

「混帳,你們二個家伙這還不是貪生怕死嗎?老子以前是怎麼教你們的?身為一個男人不能知恩圖報,枉活在人世間又有什麼用呢?」

陳武听到二人如此惶恐的話,眉頭一豎朝二個大罵道,其他的家兵也紛紛譴責起了張二、王五二個,令他們滿臉通紅,頭垂到了胸前。

「罷了,你們下去吧,自己去帳房各領十兩銀子回家去吧。陳武,府中的其他家兵下人等,凡是願意離開的一律不得阻擋,每人發十兩銀子讓他們離開,其他不願意離開的,讓他們盡心做事,我們就未必一定會死,陳府也未必一定會完的。」

「多謝少主,多謝少主。」

張二和王五同時對著陳昌磕頭起來,嘴里連聲地道謝著,然後爬了起來一溜煙地跑了出去,而陳昌看著他們的背影對陳武說道︰

「凡是離開了陳府的人,以後永遠不得再回到府中來了。」

「是,主公。」

「其他人收拾一下院子里面,陳武跟我到屋里來吧。」

陳昌將陳武拉了起來,然後二人進到了陳昌的屋子里面,來到了桌前坐下,而其他的家兵則開始搬動院子里面的尸體,收拾地面上散落的兵器。

「陳武,身上的傷怎麼樣?」

「主公,我沒事,還能夠挺得住。」

「傷了這麼多處,真沒事嗎?」

「除了腿上的傷嚴重一點,其他的都是一些皮外傷,真的不要緊的,多謝主公關心了。」

「陳武,現在我安排你馬上去辦一件事情,將府中能夠搬得動的財物和值錢的東西全部拿上,帶人送到大將軍何進的府上去。現在老爺夫人走了,估計十常侍的人絕對會對我們陳府動手的。

而大將軍何進一向與十常侍不合,而且手握兵權,是十常侍非常忌憚的,所以目前我們陳府的唯一活路就是厚賂大將軍何進,只有他才能夠護得我們的周全。」

「主公放心,這件事情陳武馬上去辦。」

陳武走後,二個小丫頭小紅、小蘭又進來了,她們拿來了一套孝服給陳昌換上,二人的臉上都淚流不停,悲傷不已。

「小紅小蘭,你們別難過了。」

「可是少主,老爺和夫人就這樣丟下我們走了呀。」

听了陳昌的安慰,二個小丫再也忍不住撲到了陳昌的懷里,緊緊地抱著他的腰失聲痛哭了起來,看得出來她們都是非常重感情的。

「好了,老爺夫人同時走了,但是我們陳家還不會倒下,我們活著的人還得活下去,這樣他們才可以永遠地活在我們心中。」

陳昌伸出手來,在二個小丫頭的頭上輕輕地撫模了幾下,同時柔聲安慰她們道,因為威脅雖然在,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應對。

「少主快去靈堂吧,昭姬姑娘已經哭昏過去一次了。」

「昭姬姑娘?」

陳昌听了一愣,但是隨即他就從記憶中找到了一些信息,原來小紅小蘭說的昭姬姑娘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才女蔡文姬,也是漢末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

蔡文姬原名蔡琰,因仰慕前代有名的才女班昭,故又給自己取名昭姬,只不過後來晉代時為了避諱司馬昭才給她改名為文姬,而後世的人們一直以為她叫蔡文姬呢。

原來,司徒陳耽與大學士蔡邕一向關系莫逆,陳昌與蔡文姬從小就訂下了親事,而且陳昌還師從蔡邕學習文章道德,與蔡文姬從小就在一起讀書學習。

蔡文姬雖為女兒身,但是從小就有志向,希望能夠像班昭一樣幫助自己的父親續修漢書,她不但博學多才,而且精通音律,更有辯才,兼修天文數理,是歷史上屈指可數的才女和文學家。

只不過,歷史上的蔡文姬遇上了漢末亂世,出嫁之後丈夫早逝,自己被婆家嫌棄而自己回了娘家,後來被羌胡番兵擄掠到了南匈奴,飽嘗了異族的凌辱,直到十二年後才被曹操派人贖了回來,留下了傳世的《胡笳十八拍》。

所有喜歡三國的後世之人,都免不了對蔡文姬這一位絕代風華的才女的不幸深感遺憾,而陳昌也是如此,卻沒有想到自己就是蔡文姬的未婚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軍令狀最新章節 | 軍令狀全文閱讀 | 軍令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