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九日,甲子日,天氣初肅,朔風漸息,冬日高懸,萬里澄清。
靈帝召集洛陽城四方大軍會于平樂觀下,而令西園禁軍八營各守要道,羽林軍及五營將士各守都亭八關,拱衛京畿。
陳昌中軍營負責防守平樂觀前出入洛陽城的要道,阻止過往行商閑人通過,而朝中文武百官途經此地,陳昌皆一一問候。
此時,朝中文武百官皆知道了聖上向陳昌賜婚承平公主一事,所以對于陳昌紛紛刮目相看,無論品級高低路過之時都會上前與陳昌寒暄幾句。
要聖駕到來之前,一隊羽林軍將士約數百人飛奔而來,中間簇擁著一名身著金色戰甲,背後系一襲大紅戰袍的將軍,頭頂上一面大旗飛揚著,上面大書著一個「何」字,卻是大將軍何進路過了。
「末將陳昌,參見大將軍。」
陳昌對于何進還是有一些心存感激的,盡管他知道此人出身低微,而且本身並無多少能力,但是對于他當初派黃忠維護了陳府一事,還是記在心中了。
「哦,小將軍就是中軍校尉陳昌?司徒陳眈大人的公子?」
「正是末將,昔日全仗大將軍厚愛,才保全了我陳府安寧,陳昌永記心中。」
「此許小事何須再提,今聞陳將軍深受浩蕩皇恩,賜下承平公主為妻,真是可喜可賀呀。想必司徒陳大人得子如此,也能泉下瞑目了。」
「大將軍不知,末將即使有錦衣玉食,但是父母之仇未能得報,也是食不下咽呀。大將軍曾經對我陳府多有關照,以後如有什麼吩咐,必不推辭。」
陳昌當然知道大將軍何進此話的意思,何進已經明白聖上組建西園禁軍的目的是為了對抗他的羽林軍,所以一直對禁軍沒有好感,今天踫到陳昌,想起自己還曾經幫過陳府渡過十常侍的難關,不由得叫來陳昌一問,看他是否還記得自己的大恩。
所以,他干脆直接向何進表明了自己瑟十常侍之間的仇怨是不可化解的,而且願意為他做事,這樣一來何進就不會記掛著他了,而且以後何進誅殺十常侍的時候,陳昌還有著自己的想法的。
事實上,只有陳昌才知道,靈帝年底之後就會病重,西園禁軍也會散亂分離的,其中一部分為蹇碩控制,另一部分則投靠了何進。
與其那個時候再向何進靠攏,不如現在就先向他示好,這樣以後在何進身邊更能夠獲得他的信任,對于陳昌想做的有些事情,是更為有利的。
「陳將軍年輕有為,他日必定前途無量,好好做事吧。」
何進滿意地離開了,而陳昌也滿意地笑了,他抬起頭來望向了遠處的平樂觀,一座高丈高大的土壇撥起而起,周圍約三十步左右。
大壇之上,更是建起了十二重華蓋,華蓋高達十丈,直聳雲霄,彩繡輝煌,龍鳳呈祥,迎風招展,映日奪目,如同天空的彩雲一般。
而在大壇東北方向,又另起一座三丈高下的小壇,上面同樣建有九重彩繡華蓋,只不過華蓋高僅九丈,上無龍鳳,僅有金色巨蟒環繞。
平樂觀前,來自洛陽城周圍四方的步兵騎兵約數萬人齊集于此,按照各自的方位排列成陣,建起了大營,一眼望去竟有無邊無際之感,頗為壯觀。
申時一刻,靈帝親率文武百官駕臨平樂觀前,聖上駐于大壇之上華蓋之下,令大將軍何進駐于小壇之上華蓋之下,遙遙巡視著大軍。
「各位將士,今日朕聚集大家于此,是為了展現我大漢軍隊的雄威,告誡四方賊寇,與朝廷為敵只有滅亡一途,讓老百姓看到我們無敵之師能夠保家衛國,一掃妖氛,蕩平乾坤,還天下清靜太平。朕自為無上將軍,親自率領各軍將士奮勇向前,斬寇殺敵,剿滅叛賊,建立不世功業。」
靈帝身著金色甲冑,身披九龍巨氅,頭戴黃金盔,頂插飛鳳羽,隨後跨上了御馬,率百官巡陣而行,背後打著「無上將軍」的旗號,一直繞著大軍方陣巡視了三圈才回到大壇之上,將兵符還與大將軍何進。
「萬歲。」
「萬歲。」
「萬歲。」
當靈帝巡視大軍之時,所到之處各軍紛紛三呼萬歲,頓時氣勢如虹,聲威震天,整個平樂觀周圍數萬將士的喊聲,令洛陽城中的百姓也能夠听到。
而後,各軍步兵騎兵列隊操練,發出一聲聲吶喊之聲,如同滾滾的雷霆掃過原野,好似朗朗晴天里霹靂乍現天際,令觀者無不熱血沸騰,更令靈帝紅光滿面,頗為興奮。
講武結束後,群臣紛紛上前朝賀,口稱聖上英明神武,四方大軍威震天下,假以時日,定能蕩平妖賊,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令靈帝大為高興。
當時討虜校尉蓋勛隨侍一側,靈帝高興之下轉頭問道︰「蓋愛卿,朕今日講武于此,聚集數萬精兵強將。激勵將士士氣,促使他們奮勇討賊,安定天下,你覺得如何呀?」
討虜校尉蓋勛上前拱手一禮,微微思索了一下後道︰「臣聞聖主彰顯德行而不炫耀武力,此之謂天下之福也。而今天下四方賊寇並起,但是所亂之處皆在遠離京城洛陽之外的地方。而聖上陳兵于此,講武演軍,于天下大勢並無益處,也不能彰顯聖上的仁愛勇毅。老百姓知道了,卻會說聖上是在窮兵黔武,非造福于民也。」
靈帝正在興頭之上,而蓋勛的話卻如同一盆冷水,又猶如當頭棒喝,令他一愣,不由得感覺到臉上有些發燒,目光環視周圍的群臣眾將,發現大家都低垂著頭不言不語,于是嘆息一聲道︰
「愛卿言之有理,朕實不知。遺憾的是沒有早點見到愛卿,之前也沒有大臣向朕諫議,所以才會這般勞民傷財,卻于事無補了。」
「聖上,並非沒有大臣想要進諫,只是大家看到聖上興致正高,而朝廷各處戰事不利,也希望聖上能夠借此機會宏揚軍威,以助四方將士之士氣。臣方才從觀前經過的時候,曾與中軍校尉陳昌將軍寒暄了幾句,深深覺得他的話頗有見解呀。」
靈帝感嘆的話還沒有說完,尚書盧植上前啟奏了一件事情,令靈帝听後頗有興趣︰「哦,盧愛卿听到了朕的駙馬說些什麼呢?不妨說出來大家听听。」
「是,駙馬爺感嘆地說,而今天下雖然四方亂起,然而平息不難,難在于如何處置那為數眾多的賊寇。為何會有如此多的百姓加入賊寇呢,一個原因是天災導致他們吃不飽穿不曖,另一個原因是郡縣鄉里官員未能及時賑濟百姓讓他們保住性命,三是一些居心叵測之賊蠱惑人心利用老百姓的想活命的心理而率領他們反叛的。事實上,真正一心反對朝廷和聖上的百老姓卻是極少的,而有些人則是走上這條路後沒有了退路不得不頑抗到底。加上一些地方郡縣官員剿賊不力,貪生怕死或者貪圖朝廷的物資,才導致了天下的賊勢浩大。」
听了尚書盧植轉敘陳昌的話,不僅是靈帝沉默了,還有周圍眾多的將校大臣也全都不語了,良久之後聖上才哈哈一笑︰
「原來天下的百姓並不是反對朕的,他們是因為吃不飽穿不曖又受到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蠱惑,才會走上了對抗朝廷的道路的。傳令中軍校尉陳昌上來,朕要親自听他說一說如何安定天下,為何長久以來卻從來無人想到這些呢?」
不一時,陳昌快馬奔馳而至,他負責防守的地方距離平樂觀不過數里,侍衛傳令之後陳昌立即趕來,不過半刻鐘左右而已。
「陳愛卿,朕听尚書盧愛卿說起你對天下大勢的理解,想在此听一听你有何良策?」
「聖上,天下八方烽煙並起,令各州郡大亂,而賊勢不消,日甚一日。若要除去賊黨,須得派出得力將領征討四方不可,此為其一;聖上可傳令天下,各處討賊只誅首惡及頑固者,凡是被蠱惑的老百姓可以各歸其家,不予追究,但是若再次從賊,則處以死罪,此為其二;各州郡牧伯,可就地征兵討賊,但若是賊患消除,則需立即解散各地軍隊,令其各歸其家,不得再擁兵而據,此為其三;可令各州郡牧伯,開倉放糧,凡是歸家樂業屯田之民,均可從官府得到基本的口糧度日,等待來年收成,此其四也;聖上宜廣開言路,親賢臣遠小人,勤于政事,則百姓可待也,此為其五。有此五者,安定天下不難也。」
靈帝听了,默立良久,向陳昌點了點頭,然後輕輕揮手讓他退下,但是卻並沒有立即采納陳昌之言,而是就此回宮去了,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