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定良緣 第二百八十九章共住

作者 ︰ 鳳亦柔

收費章節(12點)

听從謀士們勸告,仁王散布不利于兄弟和睦的言論之後,趙瑜並沒有立刻旗幟鮮明地向太子表明自己,而是以行動示人,該找太子時依然坦然前往太子府,兄弟倆仍如從前那樣,偏殿議事彼此不相避讓,軍機政務互通,入宮與父皇共進御膳同進退,太子善于言辭,趙瑜便省下口舌不多說話,兄友弟恭,一如既往,外邊人看不出什麼來,連太子內心也是陰晴不定。

拿不準趙瑜會否有意背離自己,若說會,他又不太願意相信,畢竟自己這個親弟弟不算老實,但從小絕對忠誠于父母兄長,可誰知道呢?時至今日大家都不是小毛孩了,權利當前,錦繡江山唾手可得,九五至尊之寶座想要稍微爭取就能坐上,他能不動心?

而連續多日兄弟相處下來,太子又不免覺得自己想太多,趙瑜雖然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但他的表現卻足以令人安心。

最關鍵一點,密探未報上來端王有與仁王親密接觸的跡象。

關于仁王的參奏,皇帝把兄弟三人都叫到跟前,太子據實陳述︰因去年春末夏初,根據需要多次動用大額銀錢,國庫空虛,正趕上端王請建騎兵營,軍資未能付訖,此事兄弟二人有商榷,已妥善處置。

端王則毫無遮掩,坦白承認︰確實如此,東境被夷敵窺探,騎兵營組建刻不容緩,自得準奏之後兒臣即著手去辦,所用銀兩物資全部由端王府銀庫墊付,但這筆銀子必須要平上,端王妃帳冊上記著呢!

皇帝听了哈哈一笑︰「莫讓那丫頭認為咱們窮到借用她的嫁妝銀子,國庫既然暫時收不上太多賦稅,便取用宮中內藏典庫的銀子,連本帶利,先把端王府銀庫平上!朕可不想讓媳婦兒抱怨,覺著嫁了皇子還為銀子發愁!」

太子忙道︰「回稟父皇︰內藏典庫可不必動用,年節已過,國庫已然充盈,兒臣自會最先平上端王府銀庫!」

「嗯,那也罷了!還有其他的呢?趙瓔這折子上寫的欠發軍餉,真有其事?」

「稟父皇︰兒臣多年跟隨父皇,雖未親自上陣打仗,卻謹記父皇嚴令,拼力四處籌措錢糧,保證我軍將士食能飽月復衣能御寒,方可所向無敵,百戰百勝……兒臣豈會不知軍隊之中,軍餉糧草最是要緊?便是缺了自己吃用,也絕不能缺了邊關衛士的餉銀!仁王想是眼花看錯了帳冊,此種事怎會發生在咱們天朝!」

皇帝臉色嚴肅,頻頻點頭,雙眼瞪向仁王︰「不屑子,只知貪玩,讓你學著做點事便出錯,朝政國事非同兒戲,半點輕率不得,怎能如此粗心大意?若監察御史們都似你這般,如何成事?此後有不懂的,當請教太子。再有,回去好好跟珞兒多讀幾本書,看你這折子寫的,妄用詞句,豈有此理!還不下去!」

仁王滿臉羞愧,趕緊對著皇帝躬身一揖,又側身朝二位兄長略略拱了拱手,即轉身離開。

凡監察御史者,若是不經觀察無憑無據彈劾朝臣,那是要論重罪的,仁王即便貴為皇子,太子還是皇儲呢,皇上就這麼稀松平常幾句責斥了事,甚至都不記得叫仁王向太子道個歉就攆他快走,完全一副慈父護短之態,太子內心寒涼一片。

皇帝趕走仁王,與兩個嫡子共進御膳,其間太子向父皇稟告,想讓皇長孫趙燁住進端王府,並說是經過知名郎中提示,燁兒若能長期與年紀相仿、體健好動的兄弟在一起,居于當陽之處,對其身體有諸多好處,端王府雖不及太子寬廣,但較之太子府更當陽。燁兒自小愛往端王府去,與弟弟趙炫相處甚歡,尤其喜愛厚院所出的野菜,不用勸說他都能吃得歡快……

端王站在一旁月復誹︰厚院所出那是野菜嗎?是一家人閑暇時精心伺弄的,正宗自家菜院生長!

皇帝抬眼看了看端王,又看向太子︰「太子府就沒有一個當陽的院落?燁兒想吃端王府的野菜也罷了,若干脆住到那里邊去,你夫妻二人成日里也跟著來,吵吵鬧鬧,那丫頭能高興嗎?此事不用你操心了,炫兒滿兩周歲即要入宮開蒙,早晚行走多有不便,索性與燁兒相伴就在宮里住吧,宮里有的是當陽院落,由欽天監取他們生辰八字,挑一個最適合他兄弟二人住的地方。」

端王說道︰「稟父皇︰炫兒才兩歲,雖白天頑皮,夜晚卻還要找他**哄著才睡,若要入宮也等再長大些吧。至于燁兒,體質確實太弱,因他愛吃端王府食物,且與炫兒相處融洽親和,兒臣也願他住進端王府,端王府東南面有厚院,有風華院,有瑞華院,風華院寬闊敞亮,少有花草,但林木茂盛,原本就是要給炫兒住的,秉承母後教養兒郎的方式,十八歲之前只由小廝近身服侍,因而風華院既通內院,又自有角門出夾道直通大門,燁兒來了,可與炫兒同住風華院,左右風華院內房舍很多,前後兩進,正房、廂房自成格局,便是四五個兒郎一起住也可以!」

皇帝听著端王這麼說,唇邊泛起一絲微笑︰「那風華院、瑞華院是朕隨手改了他們的圖紙建成的,你們也看出來了,那其實就是昔日楚王府常青院的格式,你們兄弟幾個自小住的地方,讀書、舞刀劍,吵吵鬧鬧,你們的母後每天最牽掛、最要緊的也是那里……」

他聲音漸低落,慢慢閉上眼楮,往後靠在椅背上,長嘆一聲,瞬間滿臉倦色。

太子、端王兄弟倆悄然站起,端王侍立一旁,太子趨前兩步,眼含熱淚輕喚一聲︰「父皇!」

皇帝張眼看看他,點點頭,又擺擺手︰「你們自去吧,既然兄弟倆有商量,那便讓燁兒入住端王府,與炫兒一起住進風華院,隨侍的人,除了他們的女乃娘,待朕另拔宮嬤與內侍——日常出入只走夾道,勿擾端王內府,朕記得有一道牆,一個月洞門隔著。你們夫妻總要探視親近燁兒,若想多陪他,可住進風華院隔鄰的瑞華院——無事盡量不進內府就是了!」

「兒臣謹記!」

此事定了下來,小喬雖然被趙瑜半糊弄半央求著答應了,還是稍有不滿︰明明太子府比端王府華麗寬敞,硬要把趙燁放自己家來住著,是哪個郎中出的餿主意?非得住進端王府來趙燁才能好?多養一個子佷並非難事,何況皇帝公公很明事理,趙燁和趙炫每人派了兩個教養嬤嬤、四個大小內侍,一切用度由宮里出,就是說不用她小喬操半點心,可她卻不是介意那點花費,兒子住進來了,父母可不就天天來看?她怕自己沒那閑功夫與太子夫妻周旋打交道。

趙瑜又跟她解釋︰父皇有旨,太子夫妻進府探子多走夾道,無事不得騷擾內府。

小喬頓時松了口氣,這還差不多。

趙炫奉旨進宮讀書,拜見開蒙老師許俊卿,師生居然很投緣,許俊卿喜愛趙炫,因為他天真敏慧,善于動腦,趙炫則純粹就是喜歡,不需要理由,晚上回到家父母問及先生,他一臉仰慕,說許先生這樣好那樣好,听得趙瑜直皺眉頭,早早趕他回房洗澡睡覺。

小喬耐心陪趙煒和趙雯玩彩色小積木,忍不住斜睨著趙瑜偷笑,趙瑜靠近來貼著她坐下,咬牙道︰

「你和父皇一樣壞,明知道我忌諱什麼,就不肯避一避,有才學的人多了去,卻為何偏要選許俊卿給我兒子做先生?」

小喬將趙煒扔過來的積木又扔回去,笑道︰「你才是莫名其妙,人家怎麼了?你憑什麼這樣看人家不順眼?」

趙瑜微微垂眸︰「他倒是有膽子……你不懂!總之敢惦記我妻,再不改的話要他好看!」

小喬冒汗︰人家許俊卿犯得著嗎,非要惦記他妻子?

趙炫入學之後,就該听太子的安排,陪趙燁入住風華院。

這也是小喬不高興的地方,自己生的兒子,才這麼點子大,便開始不由娘老子作主了,不是听皇帝的就是听太子的,親生父母想駁一句話還要顧前顧後,實在是沒有天理。

風華院本就干淨清爽,各房屋家俱齊備,只略作修整灑掃鋪陳即可,欽天監奉皇旨挑選日子,恰好是個陽光明媚的天氣,趙燁和趙炫兄弟倆就這麼住進了風華院。

小喬仍指派從小抱大趙炫的蘇媽媽跟著他,蘇媽媽手下另有兩位媽媽,宮里派來的教養嬤嬤,一位姓楊,一位姓白,四十歲左右,是由德妃挑選,經確定人品無誤,皇帝指定跟著趙炫。

四名內侍則由張童挑選,兩個二十來歲,管外務,兩個八九歲,貼身跟隨,這麼小的孩子能懂什麼?無非是做個伴閑時陪著玩罷了。

張童對小喬說︰「這兩個小孩都是四五歲進宮,灑家從小帶大,頗費心機教導,靈敏懂事,特意給了小主子做長隨。但他們畢竟還嫌太小有些事不通透,王妃若不介意,此後仍由灑家指教一二!」

小喬點頭道︰「我相信張公公,那就拜托張公公了!」

張童躬身垂眸,含笑道︰「不敢!灑家盡心盡力,只願小主子安好!」

趙燁身邊也如同趙炫一樣,所不同的是太子府多派了五六名僕從,俱是中年以上的,那也不足為奇,畢竟過府而居,若是有什麼不妥的,也可以多些人手做安排。(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定良緣最新章節 | 天定良緣全文閱讀 | 天定良緣全集閱讀